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菊花平肝湯(楊秀明方)

【藥物組成】夏枯草16g,鉤藤45~60g(后下),白芍14g,枸杞14g,牛膝14g,龍骨18g(先煎),牡蠣18g(先煎),菊花14g,甘草6g。

【用法用量】每日1劑,450ml水煎2次,藥液合并,每日2次服,上、下午各服1次,6天為1個療程。

【功效主治】本方適用于肝陽上亢證,其癥頭暈,面部潮紅,兩眼視物模糊不清,舌質偏紅無苔,脈弦。

【方解方義】老年高血壓風陽上升沖激是標,陰虛為本,但腎陰是有形物質,不能驟生,風陽上沖猛烈之勢難以收斂,治療頗為棘手。因此,治宜滋腎平肝、熄風潛陽,止眩湯中關鍵一味是鉤藤,后下且用量獨重(45~60g),寓意深長,后下則氣薄而升浮,量重則味厚而沉降,藥顯二性,有升則降,先引全方藥力到達頂巔,后以沉降之勢領導全方諸藥,共奏滋陰清火、平肝熄風之效,引導血壓下降,所能達到迅速降壓止眩的作用。配合白芍、菊花平肝;配夏枯草清肝火、平肝陽之力更強;玄參滋陰,祛腎上浮游火;龍骨、牡蠣重鎮潛陽;牛膝下行降壓;甘草配白芍,酸甘化陰。

【加減應用】頭痛者加全蝎、白花蛇;舌苔黃膩有濕熱者,加牛黃、竹茹;下肢浮腫者加澤瀉、防己;肢體麻木加蒺藜、地龍;腰膝酸軟者加杜仲、續斷;失眠者加柏子仁、大棗。

【病例詳解】田某,患者,69歲,眩暈10年。多次到附近醫院治療,測血壓210/110mmHg。用過復方降壓片、羅布麻等降壓藥,服藥3個月,沒有好轉,改請中醫,癥見肝陽上亢,用羚角鉤藤湯治療,連用3個月,血壓稍降,眩暈不減。2005年6月7日晚,突發頭痛,眩暈加劇,面部潮紅,兩目視物不清,舌質偏紅無苔,脈弦。測血壓200/105mmHg。證見肝腎不足,風陽上亢之急證。用平肝熄風急治其標,用止眩湯治療,處方:鉤藤50g(后下),夏枯草16g,白芍14g,枸杞14g,牛膝14g,龍骨18g(先煎),牡蠣18g (先煎),菊花14g,甘草6g。服藥5劑,血壓下降至165/95mmHg,眩暈癥狀明顯減解,原方加首烏14g,石決明16g。繼續服藥6劑,血壓下降至正常,眩暈消失。原方減半再服5劑鞏固療效,續以杞菊地黃丸善后,隨訪1年已康復。

【專家按語】《素問·至真要大論》曰:“諸風掉眩,皆屬于肝”,著重指出眩暈由風引起,病變多在肝。《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又說:“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陰氣,即身體腎陰。若腎水虧虛,肝陽易亢而生風,則陰陽失調、氣血逆亂是導致本病的內在因素。

【藥方引自】《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城市| 漠河县| 大渡口区| 伽师县| 内江市| 连云港市| 札达县| 双城市| 佳木斯市| 来凤县| 定南县| 安仁县| 永吉县| 呈贡县| 保定市| 尼玛县| 平凉市| 弋阳县| 镇坪县| 尼木县| 灵台县| 嘉鱼县| 资兴市| 门源| 大田县| 城步| 高平市| 明溪县| 安图县| 恩平市| 迁安市| 靖边县| 东兰县| 奉贤区| 边坝县| 海盐县| 延安市| 湖州市| 深水埗区| 巴东县| 横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