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離退休工作創新研究與實踐
- 劉子焱
- 2571字
- 2019-01-10 18:43:34
培養感情,傾注熱情,奉獻真情全面做好離退休干部工作
2012年是黨中央頒布實施《關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決定》30周年。習近平同志最近指出:“建立干部離退休制度,是黨和國家領導制度改革的一個重大成果?!?/p>
30多年來,我國離退休干部工作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我們要認真總結成績和經驗,積極探討新形勢下老干部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大力宣傳老干部工作者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進一步全面做好離退休干部工作。
江漢大學現有離退休人員1700余人,其中,離休干部75人,退休教職工1583人,副高以上專業技術人員688人。離休干部中抗日戰爭時期參加工作的12人,解放戰爭時期參加工作63人,平均年齡83歲。退休人員正副局級干部41人,正副處級干部384人。離退休人員黨委有共產黨員838人,是學校黨員人數最多的基層黨委,也是武漢市屬高校中離退休老同志人數最多的單位。
我校離退休人員是一個龐大的隊伍,同時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由于人員數量多、層次高、結構復雜、思想活躍,且分散居住武漢三鎮,給服務管理工作帶來不少問題。近年來,我們在離退休干部和教職工的管理服務工作中不斷探索新思路、新方法。特別是教育離退休工作人員為老同志服務一定要有“三情”,即有感情、有熱情、有真情。培養了一支讓黨放心、讓老同志滿意的離退休干部服務工作隊伍。
黨的十八大重申“全面做好離退休干部工作”,為我們做離退休干部工作的同志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正確的方向,使我們深受教育和鼓舞,同時倍感肩上的擔子更繁重、更光榮。通過學習,使我們深刻認識到,在新的歷史時期,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才能全面做好離退休干部工作。而“以人為本”是全面做好離退休干部工作的具體體現,只有堅持以人為本這個核心,就會把離退休干部工作者和離退休干部有效融合在一起。全面做好離退休干部工作的檢驗標準就是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與“全面做好”之間需要“深入學習、不斷實踐”才能融會貫通。
樹立以人為本,全面做好離退休干部工作。首先,要通過學習,解決老同志是財富還是包袱的認識問題,只有思想認識提高了,才會重視并全面做好離退休干部工作。老干部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離退休老干部為我國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都做出了很大貢獻。就以我們學校離退休干部教師為例,他們幾十年來為黨的教育事業,為江漢大學的建設和發展,教書育人做出了貢獻。今天,他們雖然退休,但仍然關心國家大事,關心支持學校工作,不少老同志發揮各自的政治優勢、智力優勢,繼續為黨的教育事業、精神文明建設和關心下一代工作發揮余熱,他們確實是黨和國家、學校的寶貴財富,是有功之臣。因此,我們不能因為今天他們年歲已高,體弱多病,已退出了工作崗位,而視為包袱。工作中,我們深刻認識到,要全面做好離退休干部工作,就是要從中央到地方,全社會各階層、各部門都來關心、重視、支持、積極配合,才能把這項工作抓落實。并按黨中央的要求做好離退休干部服務的工作,使老同志安度晚年、健康長壽。
當前,退休人員逐步進入人數高峰期,離休老干部進入高齡期和高發病期,加之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利益分配的調整,對離退休老同志的思想必然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關愛離退休老同志,使老同志身體健康、心情舒暢、思想穩定,在良好的環境中安度晚年,就更需要我們用感情、用熱情、用真情去做好“個性化服務”。
以人為本,全面做好離退休干部工作,做到“個性化服務”,要求我們要經常上門走訪、慰問住院老同志,主動協助去世老同志家屬辦理喪事,特別是離退休老同志中孤寡、空巢、喪偶、獨居、病殘特困老人,他們各方面的困難更多,更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使他們充分感受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組織的關懷溫暖。黨中央特別強調關注民生問題,關心弱勢群體,動員全社會都來為他們獻愛心、送溫暖。為此,我校離退休工作黨委也多次制定修改了上門慰問空巢、孤寡、高齡、病殘、特困老年人的具體方案,處領導親自帶隊,去醫院看望生病老同志,利用暑假到外地上門看望高齡病殘老同志,幫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使他們感受到組織上的親情、友情、大家庭的溫暖。
工作實踐中,我們認為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全面做好離退休干部工作,特別需要培養一支高素質、能全心全意為離退休老同志服務的隊伍。
一是培養感情。離退休老同志是個特殊的群體,做好離退休工作只能是服務好,沒有任何索取。要盡職盡責,踏踏實實做好工作。為此,我們一方面加強對干部職工隊伍的理想信念教育,從政治思想上提高大家對服務老同志重要性的認識。另一方面,經常用老同志的堅定的政治信念和崇高的精神風范教育職工,使職工和老同志建立起深厚的友誼。
二是傾注熱情。離退休工作人員對工作有無熱情,對老同志有無感情,直接關系到離退休工作的質量和效果。實踐證明,有了熱情,工作就有主動性,有了感情,工作就容易做到位。
我們平均每年上醫院看望離退休病人300多人次,上門走訪慰問老同志400余人次,發放醫療聯單30000多份,為老同志辦理住院手續260人次,還上門為200多位孤寡、空巢、殘疾、特困老人解決實際困難,幫助25位去世的老同志家屬處理喪葬事宜。近年來,我們針對離退休人員“三高”期(退休高峰期、高齡期、高發病期)的特點,加大了個性化服務力度,進一步提高了人性化服務的要求,深受老同志的好評。
三是奉獻真情。多年來,離退休工作處干部職工在服務離退休老同志、在加強離退休老同志工作的管理過程中,用一片真情,耐心細致、積極主動地協調學校有關部門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對于離退休人員要求辦的事而能辦到的積極去辦,對因條件、政策所限解決不了的,也要耐心做好解釋工作,讓老同志心服口服。
多年來,我校離退休工作處干部職工在為老同志服務時,不分酷暑寒冬,經常沒有節假日,很多同志犧牲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只要老同志一個電話,立馬上門處理。有人說,我們的工作經常是“別人戴紅花,我們戴白花;別人聽音樂,我們聽哀樂;別人進賓館,我們進殯儀館。”由于我們用一片真情對待離退休老同志,因而換來了離退休老同志對我們工作的尊重和理解。在服務工作中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個性化服務、人文關懷,充分得到了老同志好評、上級領導部門的肯定。江漢大學離退休黨委、離退休工作處在職黨支部曾多次被湖北省高校工委、武漢市老干部局、武漢市教育局、江漢大學評為離退休工作先進基層黨組織、離退休工作先進集體。
(作者單位 江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