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六、滑伯仁與桐葉

歷史溯源

滑壽(約1304—1386),字伯仁,晚號櫻寧生,元代大醫學家。

梧桐為梧桐科落葉喬木植物,據明代許浩《復齋日記》載,元代醫家滑伯仁治病不拘泥于古方,用藥奇怪而無不顯效,曾用梧桐葉救治過難產之癥,被傳為美談。

話說有一年秋天,蘇州仁人邀請滑伯仁在虎丘山游樂,正是游興最濃時,趕來一求醫仆人,說是他家主人有求。原來,一富裕人家孕婦難產,想請滑伯仁診治。滑伯仁不言不語,登上石階,恰逢一片梧桐葉隨風落地,遂順手拾取,給求醫者說:“回去趕快用水煎桐葉湯,讓產婦飲下,即可保平安”。各位仁人以為滑伯仁隨便胡謅,以推脫之,便繼續對景吟詩,游興不減。一會兒,病家便來報喜:“小兒順利生下來了,請滑伯仁喝酒領賞”。眾人才覺奇怪,皆問此方出自何書?滑伯仁笑曰:“醫者意也,哪有一定之方呢?這婦人懷孕超過十月才臨產,乃因氣虛所致,梧桐葉得金秋蕭降之氣而落,煎湯借秋氣以輔助產婦之正氣,即可催生矣”。因此,后人也因此仿效用梧桐葉催生,卻沒有效果,因為桐葉本身并沒有催生的功能。

中醫觀點

梧桐葉雖沒有催生之功,但入藥治療其他疾患卻療效確實。中醫認為,本品性味苦、寒,歸心、脾經,有祛風除濕,清熱解毒之功,適用于風濕疼痛,咳血,哮喘,癰疽瘡腫,痔瘡出血等。《本草綱目》言其“祛風除濕”。《常用中草藥手冊》言其“清熱解毒”。《貴州民間方藥集》言其“鎮咳祛痰,除風濕,治麻木”。《中國樹木分類學》言其“煮汁可熏治白帶”。藥理研究表明,本品含甜菜堿,膽堿,蕓香甙等,水煎劑對狗、貓有降壓作用,對小鼠有鎮靜作用。臨床觀察治療100例高血壓及高膽固醇患者,服藥1月后,其降壓有效率為86%,血膽固醇下降率為60%,但女性肥胖型高血壓患者服藥后,有明顯利尿作用,體重下降,月經增多,但血清膽固醇下降不明顯。本品苦寒,故脾胃虛寒者慎用。用于平肝降壓,宜采開花之前之葉入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兴市| 衡水市| 兰溪市| 镇原县| 保靖县| 张家口市| 灵石县| 绵阳市| 江西省| 高台县| 崇仁县| 和硕县| 磐石市| 鹤峰县| 大姚县| 宁夏| 平度市| 塘沽区| 银川市| 刚察县| 彭泽县| 信丰县| 靖宇县| 徐闻县| 嘉荫县| 常德市| 东海县| 宜兰市| 上思县| 辽宁省| 兴隆县| 明光市| 城固县| 萍乡市| 金华市| 杂多县| 仪陇县| 三明市| 商水县| 吉林省| 乡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