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孫思邈與老鸛草

歷史溯源

老鸛草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傳奇來歷。相傳在隋唐時期,我國著名的醫藥學家孫思邈云游四川峨嵋山上的真人洞,并在洞中煉丹和炮制多種治疑難病的妙藥以解除病人的疾苦。

由于四川屬盆地氣候,濕度很大,上山求醫的患者大多都患風濕病,而孫思邈用遍所有方法仍束手無策,孫思邈陷于一片苦思之中。

一天,孫思邈帶著徒兒上山采藥,忽然發現有一只灰色的老鸛鳥在陡峭的山崖上,不停地啄食一種無名小草,隨后拖著沉重的軀體緩慢地飛回密林的鸛鳥窩中。過了幾天,孫思邈又見到這只老鸛去啄食此草,奇怪的是這次老鸛比上次飛得雄健而有力了。于是,孫思邈對徒兒說:老鸛鳥長年在水中尋食魚蝦,極易染上風濕邪氣,老鸛鳥能食此草,說明此草無毒,食用該草后此鳥疾飛更有力,表示該草對動物有一定益處。隨即命徒兒采回很多這種無名小草,煎熬成濃汁,讓前來應診的風濕病患者服用,并帶些藥草回去自己熬湯服用。幾天之后,奇跡發生了,原來雙腿及關節紅腫的癥狀均已腫消痛止,并且可下地而行走了。喜訊驚動了各地山民,人們奔走相告,慕名前往治病的絡繹不絕。有許多經過治療痊愈的風濕病人,請孫思邈給此藥草起一個名字,孫思邈略思片刻稱道:此藥草是老鸛鳥認識發現的,應歸功于老鸛鳥,故取名為“老鸛草”吧!

由于中藥老鸛草對風濕病確有顯著的療效,民間習用的老鸛膏和老鸛草外用膏藥治療風濕痹證一直流傳至今,經久不衰。

中醫觀點

老鸛草,為牻牛兒苗科植物牻牛兒苗或老鸛草的地上部分,前者習稱長嘴老鸛草,后者為短嘴老鸛草,以長嘴老鸛草應用較普遍。夏、秋二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捆成把,曬干。中醫認為,本品性味辛、苦、平,入肝、腎、脾經,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瀉痢之功,適用于風濕痹痛,麻木拘攣,筋骨酸痛,泄瀉痢疾等。藥理研究表明,牻牛兒苗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香葉醇,又含槲皮素及其他色素。老鸛草全草含鞣質、沒食子酸、琥珀酸、槲皮素、鈣鹽、甜菜堿、嘌呤、精氨酸等。長嘴老鸛草全草煎劑在試管內對卡他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乙型鏈球菌、肺炎球菌等有較明顯的抑制作用,其中所含鞣質對其抑菌有一定影響;對亞洲甲型流感病毒京科68-1株和副流感病毒1型仙臺株有較明顯的抑制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安市| 思南县| 淳安县| 林芝县| 大兴区| 玉树县| 临沭县| 文水县| 龙川县| 新营市| 五华县| 贞丰县| 格尔木市| 高平市| 托克托县| 庆云县| 淅川县| 洞头县| 甘南县| 正蓝旗| 普洱| 威宁| 林周县| 荥经县| 安阳县| 裕民县| 泸西县| 昭平县| 广水市| 南平市| 静安区| 衡阳县| 汶上县| 彩票| 大邑县| 池州市| 鄯善县| 宣威市| 海宁市| 广平县|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