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味中醫(yī)叢書:詩經(jīng)與中醫(yī)
- 胡獻(xiàn)國
- 499字
- 2019-01-10 18:37:28
二、樛木
原文: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樂只君子,福履將之。
南有樛木,葛藟縈之。樂只君子,福履成之。
譯文
南山有樛木,葛藤爬上樹。和樂君子啊,福祿安撫你。
南山有樛木,葛藤覆上樹。和樂君子啊,福祿扶助你。
南山有樛木,葛藤纏上樹。和樂君子啊,福祿成全你。
這首詩是祝福親人得到福祿。詩中“葛藟”,為葡萄科植物。
葛藟葉
【來源】 葛藟葉,為葡萄科植物葛藟的葉,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陜西、臺灣等地。夏、秋季采摘,洗凈,鮮用或曬干。
【功用】 中醫(yī)認(rèn)為,本品性味甘、平,入脾、肺經(jīng),有消積化食,解毒斂瘡之功。適用于食積,痢疾,濕疹,燙火傷等。
葛藟實
【來源】 葛藟實,為葡萄科植物葛藟的果實。夏、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鮮用或曬干。
【功用】 中醫(yī)認(rèn)為,本品性味甘、平,入肺、胃經(jīng),有潤肺止咳,涼血止血,化積消食之功。適用于肺燥咳嗽,吐血,食積,瀉痢等。
葛藟根
【來源】 葛藟根,為葡萄科植物葛藟根莖。秋、冬季挖取根部,洗凈,切片,或剝?nèi)「ぃ衅r用或曬干。
【功用】 中醫(yī)認(rèn)為,本品性味甘、平,入肝、脾、肺經(jīng),有利濕退黃,活血通絡(luò),解毒消腫之功。適用于黃疸型肝炎,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癰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