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味中醫叢書:詩經與中醫
- 胡獻國
- 860字
- 2019-01-10 18:37:27
第一章 國風
一、卷耳
原文: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譯文
東采西采采卷耳,卷耳不滿斜口筐。一心想我出門人,擱下筐兒大路旁。
行人上山高又險,“我的馬兒腿發軟!且把酒壺來斟滿,好讓心兒寬一寬。”
行人過岡高難爬,“我的馬兒眼發花!牛角杯兒斟滿它,喝一杯兒莫想家。”
行人上山石頭峭,“我的馬兒晃搖搖,我的伙計快累倒,這份兒憂愁怎得了!”
這首詩描寫別后相思。首寫女子懷念征夫,然后寫征夫旅途勞頓,飲酒遣愁。詩中“卷耳”即蒼耳,為菊科植物。“兕觥”為犀牛角做的酒具。
蒼耳花
【來源】 蒼耳花,為菊科植物蒼耳的花或花蕾。
【功用】 中醫認為,本品性味辛,苦,涼,入心、大腸經,有殺蟲療癬,燥濕止痢之功,適用于濕疹,瘡癰疥癬,濕熱痢疾等。《本草綱目》言其“主白癩頑癢”,《南寧市藥物志》言其“治白痢”。
蒼耳子
【來源】 蒼耳子,為菊科植物蒼耳的果實,秋季采收。
【功用】 中醫認為,本品性味辛、苦、溫,有小毒,入肺經,有祛風通竅,勝濕止痛之功。適用于風寒表證所致的鼻塞流涕,鼻淵長流,不聞香臭,頭痛鼻塞,風濕痹痛,四肢拘攣等,本品辛溫疏散,尤善宣通上竅,為治鼻淵之要藥。《本草正義》言其“溫和疏達,流利關節,宣通脈絡,遍及孔竅肌膚而不貪于燥烈……為頭風病之要藥”。藥理研究表明,本品含蒼耳子甙等,有顯著的降血糖作用,水煎劑有一定的呼吸興奮作用,能使心率減慢,收縮力減弱。臨床觀察發現,其對慢性鼻炎、頭痛、鼻塞有明顯療效,故辨證選用蒼耳子,可治療鼻流濁涕,香臭不分等癥。
蒼耳根
【來源】 蒼耳根,為菊科植物蒼耳的根莖。
【功用】 中醫認為,本品性味微苦、平,入脾、腎、肺經,有清熱解毒,利濕通淋之功。適用于疔瘡,癰疽,丹毒,纏喉風,闌尾炎,宮頸炎,痢疾,腎炎水腫,乳糜尿,風濕骨痛等。《醫林纂要》言其“治同蒼耳子,作浴湯去風潤燥”。《廣西中藥志》言其“治咳嗽”。藥理研究表明,根的水或甲醇提取物能延長接種艾氏腹水癌小鼠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