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課堂教學宏觀上是預設的,微觀上是生成的

課堂教學既是教師按照教學的基本要求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又是師生共融、創生,教學相長的過程。因此,課堂教學既有其鮮明的目的性、明確的計劃性,又有其現實的動態性、多姿的生成性。

沒有預設,課堂教學就因缺乏計劃性而散亂無序,就因缺乏明確的教育指向而失去了它的價值和意義;預設過細,就可能嚴重束縛教師和學生在具體環境下的臨機創生,課堂教學就可能因為限制太死失去了它的內在活力,學生的思維和創造能力就有可能在計劃的藩籬中慘遭扼殺。

那么怎樣的課堂教學才是理想的狀態呢?

我認為要滿足兩個方面的條件:一、課堂教學宏觀上應該是預設的;二、課堂教學微觀上應該是生成的。

課堂教學宏觀上是預設的

一節課的教學是一項工程的話,那么工程的先期,總會先有一個整體規劃,這個先期的總體規劃,就是宏觀上的預設。預設是對課程實施的整體規劃和對課程實施績效的一種預期判斷,具有鮮明的計劃性和目的性,預設對于課程目標的達成和防止課程實施過程中的隨意行為具有重要作用。從課程實施的過程來看,它具有保障、規范、指向作用,從課程實施的效果來看,它是生成學習的起點,是生成的基礎和前提,也是教師檢驗反饋信息,促進學生下一步學習的一個重要依據。

因此,課程預設不可缺少,合理、科學的預設是課堂教學成功的計劃性保障。

要達到理想的宏觀預設,就必須精心備課,透徹把握文本在整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挖掘教材的價值因素,明確通過教材要達到的教學目的,設計出教學目標,勾勒出實施的基本手段,操作的大致步驟,這樣,基本預設才算基本完成。就像雕塑一樣,先掄起大斧砍出個輪廓,至于細節就需要留待雕塑家根據自己的情感、愛好、現實場景帶來的情緒、各種因素的現實性碰撞等多種因素來生成了。

課堂教學微觀上是生成的

預設是課程實施的一個理想性規劃,它絕不等同于課程實施的具體過程和實然狀態,在具體操作層面上,課程實施會受到現場性多種因素的制約,會出現課程宏觀預期沒有預料到的內容變化,這種在具體環境下,動態過程中形成的內容,我們稱之為微觀生成。

微觀生成是由發展著的、動態的課堂因素決定的,師生的即時碰撞,課堂具體運動的環境,課堂中的某一偶然因素等都有可能促進課堂的生成。從教學實踐來看,課堂生成有兩種類型:

一是生成是預設的擴展。是指課堂預設的思路、設想,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在師生的交流對話中的實現。預設變成現實的情境,策略轉化為具體的教學形態,生成是預設的具體化、實踐化,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引導、調控是在預設的規約內,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教學本身表現出流暢的美、完整的美、飽滿的美。從實質來看,生成是預設的豐富、拓展,是預設基礎上的量的增加,問題的性質沒有發生質的改變,話題沒有發生根本性轉變。

這類生成并不改變教師的教學思路,而是比預設的更豐滿、更豐富。這是由于教學現場中,理想的氛圍已經形成,學生的思維已被激活,對話交流漸入佳境,就可能有學生靈機一動,把老師的預設拓寬,使教學情境更為豐富、更添情致。

二是生成是預設的逃逸、改變。由于教學現場的各種可變性因素,課堂教學中可能會出現意外的情況。而這種意外情況,不在預設(包括來自教者、課程標準、教科書、教參等方面對學生學習的預設)的范圍之內,而是逃逸出了預設的既定軌道,衍生出背離預設框架的新問題,從而導致教學思路的改變。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課堂是不可能完全預設的。

這類生成就需要教師足夠的教學智慧,因勢利導,將看似無機的課程資源轉化成有機的課程資源,推動課堂持續健康發展。

具體情態下,教學狀態應該是達到師生和諧、有趣、深入、共生為目的,讓學生和老師在最佳狀態中交流碰撞,讓學生充分發揮他的主體地位,在自然、生態、智慧的交流中達到對文本深入而有價值的挖掘。從這個角度看,預設內的生成和打破預設的生成都是寶貴的課程資源,都是我們期許的課堂生成狀態。

預設和生成是一對矛盾,我們不能只看到其對立的一面,還要看到其統一的一面,生成的精彩在于預設的充分,沒有扎實的預設作為根基,生成就難得到升華。在預設的過程中著眼整體,在生成的過程中尊重個性,在授課時不迷信預設,并把體現在預設中的教師的教學經驗和生成時師生活動的火花結合起來,才能達到預設和生成的和諧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边县| 东兰县| 平顶山市| 赣州市| 新昌县| 东乌| 监利县| 荣昌县| 扎赉特旗| 鄱阳县| 孟津县| 沅陵县| 札达县| 东辽县| 太仆寺旗| 天气| 额济纳旗| 永年县| 安顺市| 正安县| 泸溪县| 黑河市| 宝坻区| 武定县| 黔西县| 新化县| 太仆寺旗| 黄大仙区| 赞皇县| 广宁县| 揭阳市| 南京市| 盐津县| 修武县| 台东市| 泗阳县| 西乌| 天台县| 武鸣县| 昭觉县| 法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