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十年危難(1966—1976)(6)

這個立場在去年第六次聯大特別會議上鄧小平代表中國政府作過闡述。

鄧小平非常欣賞法國主張用對話的方式同生產國解決能源問題的立場,并表示支持法國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

會談結束時,德斯坦總統請鄧小平轉達對毛澤東主席的敬意。他說,我沒有見過毛主席,我本人對他的思想及其對中國的領導才干非常欽佩,希望在下次訪問時能見到他。

雙方一致認為這次接觸和交換意見,對發展兩國關系極為有益。

5月13日晚上,法蘭西共和國總統瓦萊里·吉斯卡爾·德斯坦在總統府舉行宴會,招待鄧小平副總理。

德斯坦總統和鄧小平副總理先后在宴會上講了話。

德斯坦總統在講話中,對鄧小平副總理正式訪問法國表示熱烈歡迎。他說:“這次訪問特別表明了法中關系是非常良好的,同時也突出表明了在當前形勢下的重大歷史意義,另一方面又表明了對世界問題一定的看法。”

德斯坦總統回顧了中法兩國對話的發展歷程,說:“這種對話,就是十一年前戴高樂將軍和毛澤東主席決定建立我們的外交關系而恢復的傳統的對話。這個決定為我們從那時候起的多次接近開辟了道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時,法國等西方國家在美國的操縱下,對中國采取一種敵視、孤立和封鎖的政策。1958年法國成立第五共和國,戴高樂將軍重新執政。他奉行獨立自主的政策,希望改善同中國的關系,中國方面也有相同的愿望。但法國有些人希望中國先停止對阿爾及利亞獨立斗爭的支持,因為法國對阿爾及利亞正進行殖民戰爭。1961年法國參議員密特朗訪華時表示,中法建交必須在阿爾及利亞問題解決之后。中國方面表示:我們對中法建交可以等待,但我們對阿爾及利亞人民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支持,將一直持續到他們的獨立斗爭取得最后勝利為止。1962年2月,法國同阿爾及利亞簽署了《埃維昂協議》,結束了阿爾及利亞戰爭,為中法關系的發展掃除了一個障礙。

1963年10月,戴高樂將軍授權法國前總理富爾攜帶他的一封親筆信前來中國,代表他同中國領導商談兩國關系問題。法國方面表示:像中法這樣兩個大國的領導人現在還不能進行會談是不正常的;現在如果中國愿意同法國談判建交,法國將不管別的國家的意見,獨立自主做出決定。中國方面也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強調了中法之間的共同點。雙方都認為中法建交的時機已經成熟。

在建交的具體做法上雙方采取了靈活態度,最后取得了一致。

在中法雙方就法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達成默契的情況下,同意法國提出的中法先宣布建交,從而導致法國同臺灣斷交的方案。

雙方代表經過在瑞士就建交的具體事宜進行談判,兩國終于在1964年1月27日發表聯合公報,宣布建立外交關系。法國是西方大國中第一個同中國建立正式外交關系的國家。這對于中國加強同西歐的關系是一個重大突破,對美國孤立中國的政策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此后,中法兩國加強對話。1973年法國總統蓬皮杜訪問中國,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國領導人會見了他。

德斯坦總統接著說:“副總理先生,請允許我表示相信,您和您周圍的高級人士的訪問在這方面標志著一個新的階段,并將使我們能夠為法中友誼開辟新的道路。”

“我們歡迎您,您是一個對國際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的十分偉大的民族的代表。因此,法國接待中國代表時不能不討論當代的重大問題。”

鄧小平副總理在講話中對德斯坦總統的熱情款待表示誠摯的謝意。他說:“十一年前,我們兩國在戴高樂將軍和毛澤東主席的親自關懷下建立了外交關系,在中法關系史上開辟了新的一頁。事實證明,我們兩國的建交不僅符合我們兩國人民的利益,也是符合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潮流的。1973年蓬皮杜總統正式訪問了我國,對此,我們仍然記憶猶新。我在這里還必須提到,一年多來,德斯坦總統為推動兩國關系的發展做出了新的努力。同樣,我愿意告訴總統閣下,毛澤東主席十分關心中法兩國關系的發展。我相信,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兩國關系一定會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中法兩國社會制度不同,但是我們都愿意在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兩國關系。在國際上,我們都反對超級大國壟斷世界事務。德斯坦總統曾經說過,要堅持法國政策的獨立性,要維護‘對大國而言的做出決定的主權’。我們贊賞總統先生的這個決心。中國政府一貫主張,國家不論大小,都應一律平等。各國的事情應由各國人民自己來管,任何國家都無權對別國進行侵略、控制和干涉。如果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在彼此的關系中都能遵循這個原則,這個世界就安寧得多了。但是不幸的是,世界人民所面臨的現實卻完全是另一個樣子。當今不是天下太平,而是天下大亂。如果形象地說,就是我們這個地球有病。現在有那么一兩個國家,它們總是要干涉別人的獨立,實行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它們為了爭霸世界,正在進行激烈的爭奪,從歐洲、地中海、中東、波斯灣到印度洋、亞洲甚至太平洋。”

“它們爭奪到哪里,哪里就不得安寧,而歐洲則是它們爭奪的重點。現在,誰都知道,那個把和平與安全的調子唱得最高的人,正是把它的軍事威脅露骨地強加到世界人民,特別是歐洲人民身上的人。超級大國這樣爭奪下去,總有一天要導致戰爭。對這個嚴峻的現實,我們不能不予正視,否則要吃虧。我們相信法國人民、歐洲人民是不會忘記這種歷史教訓的。”

“但是,我們并不因此而感到悲觀。世界總是走向進步,走向光明的。我們對世界前途滿懷信心。超級大國正在衰落,而且還要進一步衰落下去,因為它們脫離本國人民,欺負其他國家。世界人民的正義斗爭正在風起云涌。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西歐人民也日益清楚地看到擺在他們面前的現實情況。他們要求加強聯合的呼聲日益增高。正如你們所知道的,中國是堅決支持西歐聯合的。我們認為,西歐國家為維護獨立和保證自己的安全,在聯合的道路上不斷取得進展,這有利于世界局勢朝好的方向發展,任何人如果不是對西歐抱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就不必害怕西歐的聯合。我們高興地看到,法國政府在吉斯卡爾·德斯坦總統的領導下,繼續為推動西歐聯合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法國和歐洲人民可以相信,在他們維護獨立和加強聯合事業中,總是能夠得到中國人民的支持的。正是根據這種精神,最近中國政府同歐洲經濟共同體建立了關系。我們希望聯合的歐洲將在世界事務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鄧小平最后說:“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屬于第三世界。中國人民正在努力把中國的事情辦好。按照毛主席的教導,我們的方針是‘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深挖洞’是為了防御。很明顯,地道不管挖多深,侵犯不到別的國家。‘廣積糧’是為了備戰備荒。‘不稱霸’是我們的一個根本原則。中國還是個發展中國家,沒有資格當超級大國,就是將來強大了,也不當超級大國。想當超人一等、到處橫行霸道的超級大國,就是把自己置于世界人民和絕大多數國家的對立面,就是自掘墳墓。我們要教育我們的子孫后代永遠記住這一點。”

5月15日,鄧小平在法國國務部長兼內政部部長米歇爾·波尼亞托夫斯基的陪同下,乘飛機離開巴黎到達法國著名的工業城市里昂進行友好訪問。

里昂市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早在公元16世紀,中國和里昂通過著名的絲綢之路,就有了往來。改革開放之后,中國同里昂的友好往來日益增多,中國曾參加過著名的里昂國際博覽會。里昂曾接待過中國文藝、體育團體和中國考察團的訪問。

鄧小平對里昂并不陌生。

五十年前的一個春天,鄧小平曾作為中共旅歐支部的特派員被派往里昂地區工作,曾經先后擔任宣傳部副主任、青年團里昂支部訓練干事,并兼任黨的里昂小組書記,成為中共旅歐支部在里昂的黨團地方組織的領導人。在這里,他曾領導旅歐勤工儉學學生的革命斗爭。當時可以說是“不受歡迎的人”。

今天,鄧小平來到里昂訪問,受到了里昂人民的熱烈歡迎。

里昂市市長路易·普拉代爾在市政廳為鄧小平訪問里昂舉行了盛大的招待會。里昂市各界代表出席了招待會。路易·普拉代爾市長在招待會上致歡迎詞,對鄧小平的訪問表示熱烈歡迎。

鄧小平在答詞中,請市長轉達中國人民對里昂市人民的敬意和友好問候。

鄧小平在留言簿上寫道:“向里昂人民致敬!”

招待會后,鄧小平在米歇爾·波尼亞托夫斯基國務部長兼內政部長的陪同下前往羅納省省政府。皮埃爾·杜埃伊省省長在省政府舉行午宴,招待鄧小平一行。

波尼亞托夫斯基部長和鄧小平副總理在友好的氣氛中先后祝酒,祝愿兩國之間良好關系不斷發展、兩國人民之間傳統友誼日益增強。

鄧小平還用法語說:“中法人民友誼萬歲!”

鄧小平的這次訪問,解決了多年懸而未決的法航西線直飛北京的問題,使北京到巴黎一天往返,比以往節約了兩個半小時。1978年鄧小平在會見希拉克時深情地說:“你那個巴黎我還想去,你們巴黎比紐約好得多,紐約頂多住3天。巴黎住3個月都可以。”

鄧小平5月17日下午離開法國時,在專機上致電德斯坦總統和希拉克總理,感謝法國政府和法國人民所給予的熱情友好接待。

山西大寨之行

1975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1號文件,任命鄧小平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8日至10日,中共十屆二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追認鄧小平為中央政治局委員,選舉鄧小平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13日至17日,四屆人大一次會議舉行。在這次會議上,任命鄧小平為國務院副總理。在毛澤東、周恩來的支持下,鄧小平實際上開始主持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日常工作。

當時,“文化大革命”的狂風已經肆虐了近十個年頭。全國政治經濟形勢非常混亂,國民經濟瀕于崩潰的邊緣。鄧小平臨危受命,開始對幾近癱瘓的國民經濟進行全面的整頓。經過幾個月的整頓,各方面的工作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這年的9月,黨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召開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召開這次會議的目的是討論建設大寨式的縣、農業機械化和整頓社隊等問題。

實際上,召開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早在1972年就提出來了。1972年2月,國務院副總理華國鋒向農業部部長沙風布置:今年要開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會上要把“農業六十條”修改出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會議被一再延期。1974年7月,農林部召開了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預備會議,研究了農業學大寨和農業機械化會議的準備工作,確定把兩個問題結合起來,作為會議的主題。1975年8月13日,由國務院副總理華國鋒、陳永貴領導的會議籌備小組向國務院提交了《關于召開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的請示報告》,確定這次會議的內容是:“交流農業學大寨,特別是建設大寨式縣的經驗,研究進一步開展農業學大寨運動和迅速改變窮隊面貌的問題。同時,交流農業機械化經驗和討論1980年基本上實現農業機械化問題。”8月16日,鄧小平批準了這個報告。

毛澤東對這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十分重視,他提議:凡能去的政治局委員,都要參加這次會議,并委托鄧小平代表中央作重要報告。

9月15日,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在山西省昔陽縣開幕,參加會議的有國務院有關單位負責人,各省、地、縣負責人,農業、科技、財貿等許多單位代表,共3700多人。這是中共中央在山西召開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會議。

會議分兩段進行:9月15日至28日在昔陽,參觀大寨等先進單位,聽取經驗介紹;9月29日到北京,參加國慶活動,繼續開會。10月19日在北京閉幕。

鄧小平是在9月15日會議開幕的當天趕到大寨的。他先從石家莊乘火車到陽泉,然后轉乘汽車到昔陽。到陽泉站迎接鄧小平的有陳永貴和山西省委第一書記王謙及主持昔陽縣委工作的王金籽等。

這是鄧小平第二次到大寨。兩年前,他曾陪同馬里國家元首兼總理穆薩·特拉奧雷上校參觀過大寨。

今天,鄧小平走下火車,環顧一下陽泉車站,感嘆地對陳永貴說:“這里太古舊、太古舊了!”他轉身又對王謙說:“不要怕別人說什么,最重要的是把領導班子整頓好。關鍵是用好人!”

江青懷著她個人的目的,于9月8日提前到了大寨。她帶了50多名隨行人員,還從北京運來四匹馬、一卡車評《水滸》的印刷品和電影、電視片以及放映設備等。昔陽縣委和大寨大隊不得不興師動眾地為她舉行了歡迎儀式。

9月12日,江青在大寨禮堂接見大寨全體干部、社員,并作了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評《水滸》報告。她在講話中對評論《水滸》的意義任意發揮。她說:“《水滸》的要害是架空晁蓋,現在中央就是有人架空毛主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迈县| 南宫市| 莲花县| 靖西县| 临澧县| 灵川县| 临夏县| 南京市| 靖安县| 高陵县| 平遥县| 图木舒克市| 韶关市| 峡江县| 历史| 罗山县| 定兴县| 宾阳县| 乌鲁木齐市| 蕲春县| 临武县| 太保市| 滨州市| 巴里| 衡南县| 黔西县| 呈贡县| 仙游县| 桂东县| 台东市| 嘉义市| 绥中县| 江华| 新宾| 双峰县| 淮滨县| 黑河市| 天水市| 苏尼特右旗| 辽中县| 浪卡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