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留學西方求變革

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初期,中、日兩國均處于政治大動蕩時期,都在尋求變革、富強之路。兩國都派遣留學生赴英國學習,考察西方社會和海軍事務,嚴復與伊藤博文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們努力學習西方思想,力圖推行國家維新改革,尋找強國富民道路。

中國首批赴英國學駕駛的留學生

當時,李鴻章熱衷創辦水師學堂,并向英法派遣留學生,嚴復便是其中留學英國學習駕駛的學生之一。圖中為:羅豐祿(上中,譯員)、黃建勛(右1)、蔣超英(左1)、林永升(右2)、葉祖珪(左2)、林泰曾(右3)、薩鎮冰(左3)、劉步蟾(右4)、林穎啟(左4)、方伯謙(右5)、何心川(左5)、嚴宗光(后改名嚴復,右6)、江懋祉(左6)。

東方才子1868年,15歲的嚴復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馬尾水師學堂學習駕駛,1871年畢業,曾到東南亞進行遠洋航行。1877年3月,他被派赴英國留學,入格林尼治海軍學校學習駕駛、槍炮技術。他廣泛接觸西方社會,同英國社會名流德勒塞、朱爾典、赫德等交往甚深,對西方世界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懷有強烈興趣,熱衷于學習外國進步思想。他曾隨英艦“紐喀什爾”號在大洋航行半年,“考試成績屢居優等”,成為出類拔萃的優等生,有“東方才子”之稱。1879年,他被李鴻章看作“有用之才”而提前召回國內任職。

遭受冷遇 嚴復這批留學生風華正茂、血氣方剛,有著強烈的變革思想,他們帶著學到的先進軍事技術,懷著振興祖國的宏圖大志回到中國。但清政府對他們十分冷淡,“惜未為當政者所重任”,他們的思想與才干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閩浙總督兼理船政大臣邊寶泉在1897年3月奏疏中慷慨陳詞:“船政學生學成回華,各散處無事,饑寒所迫,甘為人役。上焉者或被外國聘任辦事,其次亦多在各國領事署及各洋行充當翻譯,日本現在執政大臣,多與我第一屆出洋學生同堂肄業,豈中國學生資質盡出人下哉。”

出類拔萃的嚴復回到中國,只受到一位小官員相迎,清政府僅委任他為福州船政學堂的一名技術教官,“嚴復幾經周折,方才跪見到李鴻章,俯首稟陳報國大志時,李根本沒聽嚴稟告些什么……”

嚴復銅像

1880年,嚴復27歲,擔任了天津水師學堂的教務長,但由于不是科舉出身而備受排擠。他雖有滿腹才氣,企盼熱血報國,但由于不斷抨擊朝廷,被認為“不馴”而受到冷遇。久懷的革新強國大志難以實現,嚴復終日悶悶不樂,意志消沉,最后不得不離開政界和軍界,在學術領域里以筆耕報效祖國。嚴復的思想,對國家的變革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靖市| 巨野县| 香港| 天长市| 玉田县| 本溪市| 浠水县| 奉节县| 泸水县| 民和| 两当县| 庆城县| 腾冲县| 河池市| 大英县| 兴山县| 鹰潭市| 鸡东县| 孝昌县| 荥阳市| 扎赉特旗| 五原县| 沾益县| 无棣县| 务川| 宾川县| 从化市| 肇州县| 垫江县| 成安县| 信宜市| 宽城| 洛宁县| 兴国县| 丽江市| 农安县| 灌阳县| 丰镇市| 霍林郭勒市| 垫江县| 金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