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煮雞蛋——生命的延續與更新
這是一個古老的傳說。孝感一帶的人們以打魚為生,經常在湖上吹著風,很多人都得了頭痛病。一天,神農路過這里,看到一些人因頭痛在湖灘上打滾。神農嘗試了很多草藥,可什么效果也沒有。三月初三這天,神農從山上撿來幾個野雞蛋,又挖了一大把地菜,拿到船上煮給人們充饑。人們吃后,頭痛病就好了。后來,三月初三吃地菜和水煮蛋就成了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清明吃的水煮蛋分為兩種,一種是畫蛋,另一種則是雕蛋。畫蛋可以吃,雕蛋僅供玩賞。在掃墓時,將水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征“脫殼”一樣的生命更新,并祈愿子孫出人頭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