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老秦人收書西歸故土,舊武卒喋血北望家園(四)

  • 秦亭
  • 曉風干
  • 4844字
  • 2019-01-16 20:00:14

“三翎書疾至——”

嘶啞的叫喊聲由遠及近,飄入公孫弋的耳中。

幕府帳簾被揭開,一位身批紅甲斗篷的將士半跪在地,大口大口喘著氣。少傾,將士略緩了過來,但仍然喘著大氣,撐著身子,作揖道:“三翎書疾!還請上將軍一覽!”

“好,”公孫弋應了一聲,“三翎書何在?”

那王宮來的侍衛長猛然一驚,隨即從腰間抽出來一封被封著封泥的金銅信筒,遞給了公孫弋,這才道:“三翎書至。若上將軍以后有需臣①之處,會臣以助之。”

公孫弋作揖回禮道:“如此也善。還請侍長入側帳飲茶歇息片刻。”這王宮侍長才正色躬身退去。

此時大軍已出行十日之久,這王宮三翎書才追了上來,莫非國內又何變故?不對,三翎書是邦國外交絕密重信,除非國外有什么重大變故,否則王宮是不會遞出三翎書的。但這變故在哪兒?莫非出兵伐蘊是一項錯誤的決定?不管如何,先得拆了這書。

“退下。”侍女聽見公孫弋的話后,輕輕一應,隨后便從后賬飄出幕府,不知所蹤。

公孫弋輕蔑一笑,展開了帛。那帛中暗紅鬼文所言如下:

“河東斥候探報,秦驪山西疑集有大軍十萬;太行山東斥候探報,燕國在齊燕邊境屯兵若干,估有萬數;山東斥候報,齊國在西屯兵數萬,疑西進天下。

齊國密探探報,齊國丞相入秦。

愛卿謹慎考慮。閱畢少傾自焚。”

讀完鬼文天書,那帛便猛然間在公孫弋手中自燃起來。

公孫弋手中覆蓋了一層幽藍色的元氣,雙眼靜靜地看著那帛在手中燃燒,眨眼間便升起一股青煙,化作了灰燼。

原來如此。

秦國老弱之輩,不足為患;齊國愚蠢之輩,有燕國制衡,不足為患;戰勝蘊國,為女兒公孫菡報仇,還可擴大公孫家族威望和影響力,更可鞏固晉國霸主地位。

君上多慮了。

公孫弋輕輕冷笑。

可惜自己的女兒,未能享受人間百多歡樂便被奸人所殺!待父卻敵②,定屠奸人滿門!

想到這里,公孫弋怒火中燒,不由得驅動元氣鎮壓了這股怒火。戰事當頭,他需要冷靜。

他抖落了下手中由天書自焚而成的灰燼,揭開隔簾,走到幕府左帳。

左帳設有一個推演沙盤,沙盤上是由黏土制作搭成的鳩關方圓八十里地形推演圖。

鳩關地處神農山的一條大余脈九蘊山中。九蘊山東西走向,地勢崎嶇,懸崖溝壑遍布。往南是萬里大江平原,往北是萬里大河平原,扼守著通往華夏南北的要道。九蘊山有六徑通口,三徑被蘊國盤踞設置關卡,是為鳩關,鷺關,鷹頭關。三道關卡縱橫相置,扼守要地,南北交通便捷,是蘊國的西北大門,來往商旅行人百姓莫不甘心上稅。

三道關卡,鳩關為要。鳩關連接其余兩關,與其二者形成犄角,但鳩關往東西各有小徑依山而下,可直抵其余二關之上,自上攻之,毫不費力便可拿下其余二關。一旦鳩關被破,其余二關便會任由宰割,大軍便可沿長川東南而下,與蘊軍主力兩軍對壘正面決戰,所到之處,蘊國百姓莫不道旁俯首系劍。

然鳩關地勢崎嶇,卡于懸崖之中,三十米高關卻只有十米之寬,戰車戰陣擺不開,步軍壓不上,騎兵用不了,真是讓人為難。

讓高修為士兵去沖陣?在漫天鋼矢劍雨之下元氣基本沒用,等于白白送死。

“報——前軍斥候探報!”一名鐵甲軍士猛然揭開幕府大簾,半跪在地,拱手道“斥候探報,八萬蘊國前軍由蘊國左前鋒公子勝帶隊,正往鳩關趕來,現離鳩關八十里,半日可達;十萬蘊軍主力由蘊上將軍公子涵帶隊,緊隨其后,在鳩關外兩百里處扎營歇息,兩日可達!”

公孫弋輕“嗯”一聲,那軍士這才轉身離去。

公孫弋左右渡步,眉頭緊鎖,似乎在為某事遲遲猶豫。

良久,公孫弋才舒緩了眉頭,長呼了一口濁氣。

“召諸位將軍。”公孫弋輕輕放聲。

帳外“喏”聲飄了進來。

半刻不到,幕府大簾便又一次被人揭開。走入其中的是十位身批青色鎖子鎧甲,背掛七尺赤紅麻披肩的晉國將軍。在這十位將軍之后又緊跟而來的是三位身批鎖甲,背掛紅、土黃、紫色披風的三名將軍——三人自然就是小唐、茹、奕三國協助晉軍的帶兵將領了。

十三位將軍在侍衛的指引下依次進入幕府左帳,將那三丈寬的沙盤圍了起來。十三人默不作聲,靜靜掃視沙盤,各自想著各自的作戰方略。

“前線斥候急報,”公孫弋拔出御賜長劍,劍指鳩關東南四寸之地,“蘊國三十萬大軍已行至此地,往鳩關馳來,前軍十六萬預計半日可達。”

十三位將軍皆是一驚——這蘊國怎么就突然集結起了三十萬大軍?莫非斥候探報有誤?還是蘊國早有準備?特別是那三位小國來的將軍,平時帶兵操練最多也就數千,見到晉國十萬大軍已是極為震驚,更何況鳩關之內還有三十萬蘊國大軍浩浩蕩蕩飛馳而來呢?

公孫弋見狀,不由得心中一笑,但表面上仍然嚴肅正色道:“鳩關地處要沖,若是任由蘊軍趕來扼守要地,則我軍必敗;若是我軍在蘊軍之前占領鳩關,便可憑借天險以拒蘊軍,以此為根據,方能再有所圖,”眾將若有所思。公孫弋繼續說道,“鳩關守軍兩千,我撥出兩千弓手三千武卒,哪位將軍敢接下來啃了這塊硬骨頭?”

公孫弋環視左右,見諸位將軍不乏有唇唇欲動而思謀者,不乏有低頭畏懼上將軍目光而怯戰者,公孫弋心中不由得一聲冷笑。

少傾,同時便有四位將軍要請兵出戰。公孫弋欣慰一笑,走入幕府正帳上將大案后坐了下來。十三位將軍尾隨其后,矗立在兩側。

“聽令!”

“末將在!”眾將拱手齊喝。

公孫弋拿起案上四寸銅色將令,道:“前軍副將柳云何在?”

“末將在!”柳云前踏一步,拱手應道。

“著你引兩千弓手三千武卒,一時辰內拿下鳩關,否則軍法行事!”公孫弋遞出將令。

“喏!”柳云前踏幾步,接過將令,退到一旁,等候聽聞其他將令。

“中軍置令狐耳何在?”公孫弋又拿出一支將令道。

“末將在!”狐耳向前一步,拱手應道。

“風自西北③,著你引三千勁弩,憑山借風,支援柳云!”公孫弋遞出將令。

狐耳道“喏”,隨后上前幾步,接下將令。

“前軍左右二將何在?”公孫弋抽出兩只劍令。

“末將在!”

“著你二人待關破之后引前軍順著小路,取鷺、鷹頭二關!”公孫弋遞出將令。二人一“喏”,上前接過將令。

“其余將軍各自安頓軍務。河南三國將軍可自由在軍中行走。”

“喏!”

十三名將軍拱手而應,隨即躬身退出幕府大帳。

偌大的幕府大帳只剩公孫弋一人。

——————————

鳩關山頭聳立,山頂直上青天。遠觀之,山頭凸起似如鳩喙,故而山名鳩山;鳩關內外三層卡入峽谷依石而建,歷經蘊國三百余年的不斷修繕,從第一層往后到第三層,三層疊嶂,已有三十余米之高。然而山勢陡峭,石堅土硬,不易橫向開發,故而這最高處有三十余米高的鳩關,最寬處卻不足十米。鳩關懸崖兩臂平平整整如刀切過,但關前百米便突兀的出現了一塊巨石橫在懸崖上空,形如鳩喙,故將峽谷稱作鳩喙峽,將關稱為鳩關。

此刻的鳩關關門緊閉,不見商旅路人。關內外三層上大纛旗凜風而矗,旗尾伸向東南;關頭上士兵衣著青色軟甲,密密麻麻似有千軍。軍士或執短劍,或執長戈,或樹青色“蘊”旌,或立五尺闊藤盾;第三層箭樓內軍士或執長弓,或端勁弩,或抱長箭,或運弩矢——整個鳩關井然有序,士兵們怒目遠視,無一亂聲,頗有悲壯之感。

少傾,鳩關第三層箭樓之中猛然傳來一聲警報聲:

“箭來——————”

話畢,之間關內所有士兵都低下身子,躲到厚實的夯土之后。

那天空晴如水洗,峽谷中鳥聲不斷,只有陣陣西北風掠過其中。忽然之間,便見遠處長峽內黃塵滾滾。

良久,那遠處天空中出現了一個黑點。少傾,黑點便成了弩矢,劃過天空,刺入離鳩關還有百米遠的大地上。④

峽谷內已經能聽得到晉軍步伐鏗鏘之聲,滾滾黃土全在風的吹動下蔓延向鳩關。

突然間,遠方一片草木內驚鳥四起,長鳴亂飛。

少傾,天空便多了無數黑點。黑點由遠及近,全然成了兩尺弩矢。弩矢雨遮天蔽日,在地面上投出一團巨大的黑影,密密麻麻傾斜而下,劃過長空,刺入鳩關!

鳩關內夯土飛濺,遠處黃塵也已漫蓋到了整個鳩關上空,太陽突然間沒了蹤影。在弩矢的攻擊下鳩關夯土抖落,房檐上關頭上走道內插滿木矢,猶如灌木枯林!

守關蘊軍突然聽見關外殺聲大作,鼓聲如同雨點。鳩關三層箭樓內便長吹號角,士兵們全然提劍起身,預備防御。不料那黃塵彌漫,迷惑人眼,竟睜不開眼,瞇不見十米之外,但能隱隱約約看到關外紅茫茫的一片如同猛獸般撲了過來。

陰空之上忽然傳來一陣“嘩”聲。頃刻之間,那諸多軍士便被傾瀉而下的鋼矢給定入墻中,只嘶著聲兒,定在原地,看著鮮血汩汩自身體冒出,感受著生機迅速從身體流逝而動彈不得。一時間,整個鳩關嘶聲四起。

關外殺聲即至,未等關內蘊軍反應,云梯車便已經推至關前,云梯梯身便已經搭在了關樓之上,云梯鉤也已死死扣住了夯土關墻。

蘊軍士兵提起長戈就往外刺去。眼睛被黃塵嗆得睜不開,便只好胡亂喊叫,瞎刺一通。

那晉國士兵搭好云梯車之后并未急著強攻關頭,緊隨云梯之后又推來了一輛五層沖車。沖車五層皆站滿了士兵。一層士兵推動沖車前進;二層士兵抬起攻城圓木鐵柱灌輸元氣準備破門;三層士兵執短劍矗立,準備補充四層士兵;四層士兵前排舉盾中排立劍后排執矛,怒氣沖沖準備沖上城頭;五層士兵清一色手執長弓,背背箭簍,居高往下直射。

五層沖車沖到鳩關關門之前,霎時間,晉軍步卒便撲向云梯。二層沖車攻城圓木一擊一擊撞擊著關門,關門內蘊國士兵一排奮力頂著關門,后排則排成盾陣,等待門破殺敵;盾陣后一排弓手搭弓蓄勢待發;城頭上晉軍步卒已經殺入其中,沖散了蘊軍軍陣,那些倒霉的蘊軍士兵都被擠下了關頭,從十米多的關上一頭載到地面,頃刻斃命;第二層關頭處蘊軍抵御著黃塵,奮力睜眼尋找敵人射箭;第三層箭樓內已經是號聲大噪,箭矢從箭樓內沖外射殺晉軍。

晉軍先鋒步卒結成盾陣,那箭矢也奈何不得;盾陣分散開來,順著關頭往第二層推去;盾陣之后則是長戈列隊,長戈從盾陣后刺去直收蘊軍人頭;長戈列隊之后便是短劍步卒,他們提著短劍砍飛空中流矢并俘虜哪些蘊國士兵;沖車五層上的弓手不斷地射殺著關中蘊軍;關外兩千弓箭手不斷交替射箭,那滿天箭雨從開始到現在就沒有停息過;天空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有一陣鋼弩矢傾瀉而下,寸寸蠶食著蘊國關頭領地并收割著蘊國軍士的人頭。

蘊軍想奮力抵御晉軍進攻,無奈劍雨鋼矢攻勢太猛,晉軍列隊進攻極為有序,蘊軍已顯頹勢。

半刻,晉軍已攻破關門,那關外更多的武卒便一涌而入鳩關;城頭武卒盾陣也已攻下鳩關二層,那滿天箭雨和鋼矢為防止誤傷友軍這才停了下來。

鋼矢箭雨散去,滾滾黃塵也已經被風吹去,蘊軍壓力頓時銳減。鳩關二層關頭正好是鳩關三層箭樓死角,箭樓內的蘊國士兵便沖出箭樓,支援與晉國武卒血戰的蘊國將士。鳩關三層上突然飛出一名滿身塵土泥垢,鮮血淋漓,披頭散發的青甲男子,青甲男子振臂高呼道:

“蘊軍鐵士,隨我沖殺晉寇!”

“關伊喜⑤威武!”蘊國士兵高呼。

蘊軍士氣高漲,紛紛拔劍沖入晉軍盾陣,霎時間關頭元氣飛逸,五彩斑斕,殺聲遍野,血色飛揚。

關外懸崖的凸起處的那塊巨石上站立著一位虎背熊腰,身材粗壯的晉國將軍——正是晉國前軍副將柳云。

柳云見蘊國關伊喜殺入晉陣,瞬間操動元氣收割了十余晉軍將士人頭,不由得怒喝一聲:

“且看我如何殺死這廝!”

話畢,留下左右近衛,柳云便化作一道流光飛向鳩關而去。

柳云瞬間馳飛到鳩關之上,怒吼一聲:“方才蘊國宵小何在?!”

“大父⑥在此!”話畢,一只由白色元氣凝結而來的元氣劍便刺向柳云。

柳云瞬間化為一道翠色流光,躲開了這暗劍。隨即柳云抽出腰間軟劍,飛身一甩,心中默喝一聲“盤龍劍!”那軟劍瞬間便變有百尺之長,攜帶著元氣暗勁直沖向鳩關二層正欲殺人的那位青甲將軍。

青甲將軍左手捉來一名晉國軍士,便往那軟劍扔去。見那軟劍輕輕纏住那名晉國步卒,隨即又猛然施力繼續伸長刺向青甲將軍。

青甲將軍正欲提劍揮砍,卻不料背后一名步卒的暗劍已經刺入其胸間。軟劍纏住青甲將軍,同時放下了那位驚慌失措的晉國步卒。

軟劍將那名蘊國青甲將軍纏上天空,湊到柳云身旁。柳云見青甲將軍被自己的步卒暗刺一刀方才落得如此下場,隱有不悅。

未等柳云說話,那青甲將軍便發話了:

“殺頭!趕緊砍了你大父的頭!”

柳云看青甲將軍鐵骨錚錚,心中便略有不舍,生出招降念頭。但他明白,像青甲男子這類將軍,俘虜了他倒不如給他一刀痛快。于是柳云在青甲男子脖頸處揮刀一砍,那頭便就著噴出的鮮血被柳云從頭發處提在半空。

柳云仰天狂笑,大吼一聲:

“主將已死,爾等殘兵還不束手就擒?!”

——————————

①臣,春秋戰國時期下級官員向高級官員的自稱

②卻,擊破

③風自西北,風由西北刮來,西北風

④古代戰爭為測量距離而發射的準箭

⑤關伊喜,守關關令

⑥大父,父親。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泉市| 德惠市| 哈尔滨市| 九江县| 和田市| 东海县| 纳雍县| 时尚| 响水县| 江门市| 广河县| 辽宁省| 淮阳县| 舟山市| 安丘市| 宁津县| 龙海市| 常山县| 屯留县| 台江县| 巴塘县| 德安县| 孟村| 石阡县| 寿宁县| 晋宁县| 万年县| 南充市| 长兴县| 宽城| 利辛县| 大兴区| 麻城市| 双江| 仪征市| 甘泉县| 武义县| 乡城县| 介休市| 鹤岗市| 陆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