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命型組織(《哈佛商業評論》2018年第7期)
- 哈佛商業評論
- 764字
- 2019-05-08 10:07:22
高效能人士的七大特征
杰克·曾格(Jack Zenger)、約瑟夫·福克曼(Joseph Folkman),《哈佛商業評論》2018年5月2日微信文章《高效能人士的七大特征,你有幾個?》
你的團隊里有沒有人看起來效率出奇的高?他能夠完成巨大的工作量,且不需要更長的工作時間?根據對7000多名職員的調查分析,高效能人士真的都很擅長做這七件事:設立延伸目標、行為一致、建立自身的知識與技能、結果導向、預測和解決問題、積極主動和具備合作性。他們可能像是通過魔法完成了工作(或者偷工減料),但他們其實是依賴于這一系列的技能組合。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能習得并加以利用之。
隨著信息的獲取越來越容易,地理、語言之間的連接越來越緊密,員工的效率潛能也越來越大。超高效能的員工通常都是規則的改變者。當我在招聘新員工和開發現有人才以解決商業挑戰時,我會尋找有這些特點的人。然而,在團隊協作中,這些人可能需要溫和的提醒,退后一步,放慢速度,從而與節奏不一致的同事一起合作。
——格倫·霍爾斯滕
AstraZeneca生物制品供應鏈業務全球主管
當與節奏不一致的同事一起工作時,高效能人士可能會需要有人提醒他們放慢速度。
——格倫·霍爾斯滕
在我的經驗中,相較于大多數人,超高效能人士同樣更能長時間專注于某件事而不被任何事分心(除非被其他人或會議等事情打斷)。這種專注與延伸目標結合在一起的能力,是他們具備非同尋常的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
——克萊爾·埃弗雷特
Prosegur國家質檢員
HBR調查結果
問題:當政府機構推出一項有爭議性的政策指令時,企業或者CEO應該在多久后表態?

我希望看到一些支持這些結論的數據。盡管這篇文章強調了許多看起來很重要的特點,但它并沒有解釋“程序員洞察力”,這是整個硅谷的共識。優秀的程序員不只是專注——還有別的東西在起作用,比如智力與連接點的能力。正是這種洞察力造就了這些人,使他們比其他的超高效能員工更加出眾。
——喬爾·米勒
Customer Vineyard總裁
- 人員管理新陷阱(《哈佛商業評論》2020年第9期/全12期)(哈佛商業評論)
- 買賣全球(《21世紀商業評論》2021年第7期)
- 中國鄉村振興之路白皮書(2021)(《21世紀經濟報道》深度觀察)
- 中國企業家(2016年第06期)
- 新酒飲賽道(《商界》2020年第10期)
- 中產階級癌
- 第一次領工資就該知道的理財常識·基金篇
- 證券市場周刊-紅周刊(2016年第33期)
- 第一次領工資就該知道的理財常識·股市篇
- 哈佛商業評論·下一個十年,為戰略起點做好準備【精選必讀系列】(全10冊)
- 哈佛商業評論·拯救職場小情緒【精選必讀系列】(全冊)
- 雪球特別版:段永平投資問答錄下冊(投資邏輯篇)
- 中國式企業焦慮(《商界》2017年第6期)
- 對話:門徒合伙基金公司總裁泰德·西德斯(《證券市場紅周刊》2022年35期)
- 共生·共贏:不確定時期的新雇主經濟(《哈佛商業評論》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