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命型組織(《哈佛商業評論》2018年第7期)
- 哈佛商業評論
- 994字
- 2019-05-08 10:07:22
喪失最佳員工
惠特尼·約翰遜(Whitney Johnson),《哈佛商業評論》2018年5月1日微信文章《你是如何失去你的最佳員工》
你希望成為偉大的老板。你希望你的公司成為人們最向往的工作之處。但是現在,就在此時,你的一個重要員工可能要辭職不干了。她一直都以最好的狀態去工作,已經成為公司的重要資產。但是她的收獲已達頂峰,她的成長已經止步不前,她需要新的挑戰來重新振作起來。作為她的老板,你不想改變任何事情。畢竟,她工作效率超高,完美無瑕,總是按時完成一切。你希望她繼續停留在現有崗位上。這是一個永遠失去她的好方法。偉大的老板懂得如何讓員工不斷學習,找到新任務、新挑戰,甚至公司其他地方的新角色,以讓他們持續專注。
這篇文章非常有趣,但是作者給出的解決方案難以應用。比如技術類職工,他的技能仍然需要完善,當他的角色發生變化時,很少有人有能力填補空缺。即使對中型組織來說,這也是一個挑戰。如何避免那些具有專業技能的基層員工職業倦怠,我想聽更多關于這方面的信息。
——馬克·瑞恩
讀者
作者回應: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當人們專業領域很深時——比如腦外科醫生或航空工程師——你看不到很多角色跳躍。但仍有辦法模擬這種情況:新項目、團隊的新配置、新客戶、新區域、新老板。你總有辦法讓工作變得新鮮,即使是在現有領域的限制之內。
這篇文章準確地描述了我對于目前工作的感受。我所在部門特別需要員工,而且公司整體上特別缺人。我愛我的工作,我也擅長于此。但是我現在開始覺得累了。我希望成長,能在事業上更進一步。但是我的老板很清楚地表示,她希望我待在目前的職位上。現在我發現自己想要在其他地方尋找新的職業改變。
——香農·尼奈
阿特拉斯醫療STNA
作者回應:你的遭遇是世界上許許多多人都經歷過的——謝謝你分享這些。在你決定離開公司之前,你可以和你的老板好好談談。如果你們的關系很好,她可能會從你的角度看待問題。你考慮一下這個建議吧。
HBR.ORG
近期熱點話題
《為什么明星員工會離開“偉大的企業文化”》
(Why Great Employees Leave “Great Cultures”)
《通用數據保護條例與互聯網企業大妥協的末路》
(GDPR and the End of the Internet's Grand Bargain)
《開會時陷入尷尬境地該如何回應》
(How to Respond When You're Put on the Spot in a Meeting)
《職場父母經驗談》
(What I Learned About Working Parenthood After My Kids Grew Up)
《謙虛領導力如何起作用》
(How Humble Leadership Really Works)
《要了解特斯拉的未來,且看通用汽車的歷史》
(To Understand the Future of Tesla, Look to the History of GM)
《如何對一個你討厭的人生出同理心》
(How to Develop Empathy for Someone Who Annoys You)
- 雪球專刊290期:新能源大賽道投資攻略
- 雪球專刊第198期:投資“抄作業”指南
- 經濟學中的構建主義和生態理性(諾貝爾經濟學獎演講集IV)
- 第一財經YiMagazine(2019年第3期)
- 現代經濟信息(2021年第8期·中旬刊)
- 人在他鄉漂,哪能沒大招?(財蜜eMook)
- 雪球專刊286期:北交所投資攻略
- 雪球專刊227期:“十年如一”2019雪球嘉年華精選合集
- 新紀元試煉(《商界》2021年第10期)
- 第一財經YiMagazine(2021年第9期)
- 比較(總第88輯)
- 企業不能沒“文化”(《哈佛商業評論》增刊)
- 回歸商業常識(《商界》2020年第8期)
- 大膽創新,大膽試錯(《哈佛商業評論》微管理系列)
- 快速轉換角色(《哈佛商業評論》202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