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怪職場水太深,怪你不懂心理學(《商業評論》精粹)
- 商業評論
- 988字
- 2019-06-17 11:06:31
編者寄語
別怪職場水太深,怪你不懂心理學
一項醫學調查顯示,假如心臟科醫生告訴嚴重的心臟病患者,如果不改變飲食、吸煙等生活習慣,他們將必死無疑——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也只有七分之一的人會真正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梢钥隙ǖ氖?,其他七分之六的人也想活下來,他們并不缺乏緊迫感,促使其改變的驅動因素也相當有力——但是,他們就是無法改變自己。
人們難以改變自己,這種現象司空見慣。其背后的原因,則眾說紛紜。有觀點認為,人們不愿意改變,也許是因為害怕失去手中的權力,也許是害怕離開心理舒適區,也許是人類根深蒂固的懶惰、固執、軟弱使然。其實不愿改變的背后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
哈佛大學成人學習與專業發展William and Miriam Meehan教席教授羅伯特·凱根(Robert Kegan),和他的合作者,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變革領導力小組研究主任麗莎·拉斯考·拉海(Lisa Laskow Lahey),在過去幾十年里一直進行相關的研究,提出了“變革免疫”(immunity to change)的理論模型,用于解釋人類和組織無法變革的心理原因。他們同時提出了制作“免疫X光片”的分析方法,用于診斷和治療這種變革免疫現象。如果你也有不愿改變的問題,請看本期《人們為何難以改變》。
誰能保證自己的職業生涯一帆風順?即便是位高權重的精英人士也可能遇到職場挫折。在快速變化的時代,探尋所有職業挫折共有的關鍵主題與挑戰是十分有價值的。雖然各人的經歷不一樣,但是其中的一些共同教益可以提煉出來,加以推廣。耶魯管理學院(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高級副院長、Lester Crown管理實踐教席教授杰弗里·索南費爾德(Jeffrey Sonnenfeld)在《在職業災難后東山再起》一文中詳細介紹了從職場挫折中東山再起所需要的品質與策略。
除了要具備對抗職業挫折的能力外,職場人士還需要關注自己的心靈管理。日本“經營之圣”稻盛和夫在《稻盛和夫談心靈管理》中指出,如今,很多人重視身體管理、才智管理,卻忽視心靈管理。正因為如此,現代人患心理疾病者不少。煩惱、擔憂、不滿常在我們心里作祟,我們因而痛苦、焦慮。加上當今社會競爭激烈,人心中很容易滋生妒忌和憎恨。而這類心病又會影響到肉體。人的心中時刻有一個“真我”與一個“自我”在爭斗,所謂心靈管理,就是抑制“自我”,讓“真我”呈現。
除了上述這些自我管理之道外,我們還為大家準備了一份溝通秘籍。馬丁·路德·金的那篇“我有一個夢想”的著名演講打動無數人的心靈,我們是否也能像他那樣擁有強大的演講能力?大家可以在《像馬丁·路德·金一樣講話》中找到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