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逃亡潮”
1962年5月,是《明報》最重要的轉折點。“五月逃亡潮”(或稱“五月人潮”)改變了這張報紙和金庸的命運。
1959年到1962年內地發(fā)生大饑荒,廣東靠近香港,對于掙扎在饑餓線上的老百姓來說,偷渡來港自然成為他們的活路。1957年六七月就發(fā)生過一次“大逃港”,最高峰時每月有幾千人偷渡,但與1962年相比,這個規(guī)模根本算不得什么。這次“大逃港”到5月達到高潮,每天都...
上QQ閱讀APP看后續(xù)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一、“逃亡潮”
1962年5月,是《明報》最重要的轉折點。“五月逃亡潮”(或稱“五月人潮”)改變了這張報紙和金庸的命運。
1959年到1962年內地發(fā)生大饑荒,廣東靠近香港,對于掙扎在饑餓線上的老百姓來說,偷渡來港自然成為他們的活路。1957年六七月就發(fā)生過一次“大逃港”,最高峰時每月有幾千人偷渡,但與1962年相比,這個規(guī)模根本算不得什么。這次“大逃港”到5月達到高潮,每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