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觀漢、唐人所引,頗有出《尚書大傳》外者,可見以河內女子補之,《泰誓》始全也。馬融輩以為《左傳》、《國語》、《孟子》所引皆非今人之《泰誓》。《泰誓》稱白魚躍入王舟,火流為烏,語近神怪,以此疑今之《泰誓》。然如以今之《泰誓》為伏生所偽造,則非也。河內女子所得者,秦以前所藏,亦非偽造。以余觀之,今之《泰誓》,蓋當時解釋《泰誓》者之言。《周語》有《泰誓故》,疑伏生所述,即《泰誓故》也。不得《泰誓》,以《...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今觀漢、唐人所引,頗有出《尚書大傳》外者,可見以河內女子補之,《泰誓》始全也。馬融輩以為《左傳》、《國語》、《孟子》所引皆非今人之《泰誓》。《泰誓》稱白魚躍入王舟,火流為烏,語近神怪,以此疑今之《泰誓》。然如以今之《泰誓》為伏生所偽造,則非也。河內女子所得者,秦以前所藏,亦非偽造。以余觀之,今之《泰誓》,蓋當時解釋《泰誓》者之言。《周語》有《泰誓故》,疑伏生所述,即《泰誓故》也。不得《泰誓》,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