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終身幼兒園
- (美)米切爾·雷斯尼克
- 2190字
- 2019-01-05 10:21:11
論點交鋒
新技術運用在教育中的利弊
在學校和家中培養創造力并不容易,即使教育工作者和家長能夠認識到,也看重創造性思維的價值,在他們真正試圖實施鼓勵和支持策略的時候,也面臨著許多利弊的權衡。所以,我在書中專門開辟“論點交鋒”專欄來探討如何權衡這些利弊。而這一篇,我將重點討論新技術在孩子學習中的利弊。
有關新技術的討論如今變得越來越兩極化。一邊是那些可以被稱為技術支持者的人,他們對幾乎所有的新技術都感到興奮,越新越好;另一邊則是那些可以被稱為技術懷疑者的人,他們擔心新技術的負面影響,比起在屏幕上花費時間,他們更愿意讓孩子在傳統的玩具和戶外游戲中玩耍。
這兩方都讓我感到垂頭喪氣。接下來我會解釋一下為什么,并探討如何用一個新視角來看待這個問題。
先來說說技術支持者。隨著數字技術在文化和經濟的各個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人們越來越熱衷于運用新技術來加強學習和教育,這早已不足為奇。而隨著孩子們在手機、平板和電腦游戲上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正在試著把游戲融入課堂活動,這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孩子們在玩游戲時表現出了高度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教育工作者希望能利用這些來促進教學。
這些做法都有一定的邏輯,但不能解決問題。設計教育材料和活動的人通常只是在陳舊的課程和教學過程中添加了一層薄薄的技術和游戲外衣,但就像諺語說的:給豬涂上口紅,它還是豬。這只是在做無用功。
我曾經參觀過一個教室,那里的每個學生都有一臺聯網的筆記本電腦,教室前面還有一個很大的電子屏幕。老師提問后,學生在電腦上輸入答案。每個人都可以在大屏幕上看到一張清單,上面列出了那些給出正確答案的學生的名字以及他們的答題時間。學生憑速度和準確率獲得積分,大屏幕上不斷地刷新他們的分數變化情況。
這個軟件設計得很好,它收集并整理了學生課堂表現的數據,老師也欣喜于可以輕易獲得這些數據。我毫不懷疑,有些學生會覺得這種類似游戲的方式讓他們非常有學習動力;但是我也確定,有些學生肯定覺得這種方式很令人沮喪和掃興。而且,老師提問的重點放在了可以迅速作答的、有著標準答案的問題上,這絕對不是我會在課堂上優先考慮的問題類型。
這次參觀讓我想起了我在小學四年級時的經歷:每個星期一,老師都會根據我們上周五拼寫測試的成績來重新排座位。我相信這個一眼可見的每周排名對所有學生來說都不好,不管你是坐在第一排還是最后一排。幾十年后,我很痛心地看到相同的教學方法重現,而且因為新技術的緣故,它變得效率更高了!
另一方面,技術懷疑者也同樣令我失望。在許多情況下,懷疑者看待新技術的標準和看待“舊技術”的標準截然不同。如果孩子在電腦前玩上幾個小時,他們就擔心這可能會導致孩子不擅長社交;但如果孩子花費同樣的時間去讀書,他們似乎就覺得無所謂。他們擔心與電腦互動限制了孩子的戶外運動時間,但他們不會對孩子練習彈奏樂器抱有同樣的擔憂。我并不是說無需擔心新技術帶來的影響,我只是希望能對兩者的標準保持一致。
當數字技術剛開始進入孩子的生活時,一個名為“兒童聯盟”(Alliance for Childhood)的組織發布了一份名為“愚人的金子”(Fool's Gold)的報告。這份報告認為:“像蠟筆、水彩畫和紙張這樣的低科技含量的工具,能滋養孩子的內在能力,并能鼓勵他們自由地接觸、融入和理解現實世界?!蔽彝膺@一點,但對于高科技含量的工具來說,道理也是相同的。難道制造機器人雕塑和電腦編程不能“滋養孩子的內在能力”嗎?
人們總是會忘記,蠟筆和水彩畫在過去的某個時候也曾被視為“先進技術”。我們現在對它們的看法不同了,因為它們早已融入了文化。計算機先驅阿倫·凱(Alan Kay)常說:科技是在你出生之后發明的所有東西。對于成長在今天的孩子來說,筆記本電腦和手機不是高科技工具,它們就像蠟筆和水彩畫一樣,是日常生活中的工具。
技術懷疑者讓我特別惱火,并不是因為我在很多事情上不同意他們的觀點,而恰恰是因為,我在很多事情上都非常同意他們的觀點。大多數技術懷疑者的目標和價值觀都與我非常相似,他們大多都致力于為孩子們提供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機會。由于我們的目標和價值觀是一致的,所以我真切地希望他們能像我一樣去看待新技術,看到其幫助孩子擴展創造性思維和表達方式的可能性。但是,當技術懷疑者審視新技術時,他們似乎只看到了挑戰,而沒有看到可能性。
新技術正影響著孩子們的生活,今天,人們對這些影響的關注常常著眼于孩子在電子屏幕上花費的時間。家長和老師正在嘗試決定,是否應該限制孩子與電子屏幕互動的時間。我認為這場辯論沒有抓住要點。當然,如果孩子們把所有時間都花在與電子屏幕的互動上,就會有問題,就像他們如果把全部時間都用在拉小提琴、看書或運動上,也會有問題一樣。把你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一件事上,無論這件事是什么,都是有問題的,但在電子屏幕上花費時間的最重要問題不是數量,而是質量。與屏幕交互的方式有很多種,不能一概而論,玩暴力電子游戲、和朋友發信息,與為作業報告做研究、創建Scratch項目,這些時間大不一樣。
與其盡量減少孩子花在電子屏幕上的時間,我認為家長和老師應該盡量延長孩子進行創造性活動的時間。重點不在于孩子運用的是什么技術,而在于他們運用這些技術做了些什么。有些新技術能夠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而有些則會限制他們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舊技術也是同理。家長和老師不必非要在高技術、低技術和零技術的環境中做一個選擇,而應該尋找能讓孩子發揮創造性思維和表達自我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