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莊子諵譁
- 南懷瑾
- 836字
- 2019-01-05 07:07:08
嚇人的音聲
而獨不聞翏翏乎?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
這些都是莊子的文學境界了,也是真的,像是一幅畫面。現在他說風這個東西,靜態的時候,什么都看不出來;等它一有動態,什么現象都出來了。這是講風,講這個氣,同時也形容我們人的境界。當我們心理狀態平靜的時候,什么現象都沒有,意念一動,什么怪現象都來了,喜怒哀樂,也同莊子形容風一樣,開始“而獨不聞之翏翏乎”!
當我們站在阿里山頂上,高山上那個風吹到耳朵里,硬有聲音,翏翏然,好舒服啊!這個時候,人是很平靜的。慢慢的,第二個形容,“山林之畏隹”,畏隹是山嵔,山的轉彎,凹谷,或突出的地方。我們到了山林中,那個有高山巖石的地方,莊子沒有說下去了。“山林之畏隹”,高山上,山林轉彎凹谷的地方,風才大啦!各種各樣的怪叫聲都有,聽到會嚇死人;凸出來的地方,聲音也會怕死人。尤其到了夜里,再加上一點雨,手電筒也沒有,坐在那里,真嚇死人。山上的風大,“山林之畏隹”,可不是好聽的聲音,并不是天風翏翏然;注意啊!“而獨不聞之翏翏乎”,是很好聽,也很清雅的聲音。
“大木百圍之竅穴”,跑到原始森林去聽那個聲音,那些原始森林中的大木,一百圍的大木,樹上有洞,都是竅穴,風吹起來,噓……像鬼叫。莊子形容那些洞穴好像人的鼻孔,又像嘴巴一樣張開,又像耳朵,又像“枅”,就是橫木一樣,又像一個圈圈,又像搗臼一樣,有些深深地洼下去。這個要以畫面描寫,做成模型才容易了解。這許多的洞穴,莊子還沒有形容完呢,莊子很藝術吧!
我們要是在山里找一棵大樹根,那個樹根東一個洞,西一個洞。每一個小洞,像莊子描寫的有的像嘴巴,有的像耳朵,有的像枅關,有的像洼,有的像洞。那些東西,碰到空氣一吹,百聲齊發,百家爭鳴。如果把那么多洞的大樹根,放在黑暗的房間里,用大風一吹,電燈也熄了,外面又下大雨,你在里面會嚇死了,因為各種怪叫的聲音齊鳴。
這是莊子玩的文學技巧,形容物理世界被風所吹的現象。不過中間有個重點,我們先來看它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