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莊子諵譁
  • 南懷瑾
  • 1351字
  • 2019-01-05 07:07:01

計劃之旅

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什么叫“適”?就是走路由這里到那里。早晨的天色,古文形容叫“莽”,晚上的天色叫“蒼”。南北朝的時候,有一首詩:“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那是在西北地方,晚上的境界。在臺灣早晨那個境界是莽,是太陽剛剛要上山的時候,因為氣候不同就是兩種形容。他說,一個人準備早晨出門,傍晚回家,“三餐而反”,是吃了早餐才出門,中午在朋友那里吃一餐,晚上就準備回家來吃晚飯了。“腹猶果然”,他說那個肚子還飽飽的。假使準備走一百里路呢?就不同了,就要帶一點干糧了。路遠一點,說不定兩三天回來了,如果走一千里的話,準備又不同了,要帶三兩個月的干糧。

好像莊子很會旅行,告訴我們出門怎么準備,換句話說,就是告訴我們人生的境界。前途遠大的,就要有遠大的計劃,眼光短淺的人啊,只看現實,抓住今天就好了,沒有明天。有些人眼光寬一點呢,只抓住明天,不曉得有后天。有些人呢!今天、明天、后天都不要,他要有個永遠的。因此又說:“之二蟲又何知?”結論來了,這兩個小東西又懂個什么!它的知識范圍又如何!它也飛過,像那只老母雞一樣飛過三步啊!所以說“小知不及大知”。

“知”是見地,一個知識的范圍,包括學問、眼光、器度。一個人生沒有眼光的,只看到現實,再看遠一點也是有限的;一個有遠見、有高見的人,才有千秋的大業,永遠的偉大。所以“小知不及大知”,智慧大小都有范圍。“小年不及大年”,壽命有長有短,有些人自己不能把握生命,活了幾十年,充其量八九十年,一百年也就死掉了。不曉得把握生命,就不能把握時間,這是“小年不及大年”。

前面講到《逍遙游》的要點,第一部分先提出來物化。物化的作用,第一要點就是沉潛飛動。這就是中國古代生物、化學的科學觀念,只屬于古代的科學,不要拿現在的科學觀念來比較。至于對與不對,另待求證。莊子的意思是講變化的道理,并且以鯤魚變成大鵬鳥作說明。

第二個要點,是說一切生物,萬有的生命,之所以變化,因為中間有一個東西而使之變化。莊子對這個東西提出來一個名稱,就是“息”。息就是消息,是《易經》上的消息。后來的道家稱之為“氣”,萬物皆是氣化。莊子文章的表達方法,所說的道理,把人世間一切學問、知識都歸之于佛學名詞的比量,而不是現量的境界。

所謂現量,就是呈現出來那個真實的東西。我們現在借用佛學名稱,就了解了莊子所說的那個道理。他說人類的見解與知識,生活的經驗,都是比量,不是真實。所以,同樣一個氣候,同樣一個空間,同樣一個時間,同樣一個顏色,同樣一個飲食,而每個人感受程度并不一樣。這都是比較性的,都屬于比量。比較的不是絕對的,不是真正的。莊子認為有輕重的比量、智慧的比量、大小的比量。每一個人,根據自己的知識范圍,看事物都不相同,都是比較的。

莊子的文章太美,看起來,東說一句西說一句,如果把全篇的邏輯搞清楚了,它是非常有條理的,他旁敲側擊,嬉笑怒罵,正面反面地來說;因為壽命時間長短的不同,人的智慧、境界、了解大小也就不同。

“奚以知其然也?”“奚以”是古文的寫法,從秦漢到清代,都用這個寫法,就是現在的何以,白話文就是“那,怎么樣”。“奚以知其然也”,就是那怎么曉得這個道理呢?下面舉一個例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塘县| 吴忠市| 弥勒县| 班戈县| 辽宁省| 乌兰浩特市| 龙海市| 龙井市| 贵阳市| 昌黎县| 洛川县| 建昌县| 克什克腾旗| 商城县| 六安市| 堆龙德庆县| 宜兰市| 杂多县| 屏东县| 陇西县| 四会市| 怀宁县| 阿拉善右旗| 西盟| 商洛市| 莎车县| 新龙县| 北碚区| 余江县| 高安市| 汉阴县| 霍山县| 甘泉县| 沅江市| 呼伦贝尔市| 延川县| 南皮县| 惠来县| 旬阳县| 西青区| 沐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