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做好危機管理是管理者的必修課

危機的到來,對哪個企業都不是一件好事。然而一些富有智慧的企業管理者,卻能從危機的掙扎中學會生存的技巧,從危機的挫折中發現收獲的捷徑,從危機的教訓中總結出成功的法寶。每一次危機的本身,既包含著導致失敗的根源,也孕育著成功的種子。如果我們無法阻止危機的發生,那么,一定要想辦法做好危機管理。針對危機“不可抗力因素”,為使自己的企業最大限度地避免滅頂之災,做好危機管理,這是一個管理者的必修課。危機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化危為機,這才是高手之道。

1.危機是企業大換血的最佳時機

企業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發展過程,注定要經歷多次換血的陣痛。

對于在夾縫中生存的企業而言,更需要時刻面臨變化頻繁、競爭持續加劇的內外環境。而危機的產生,會催促著中小企業急劇提升自我變革的速度,領導者若不具備變革的能力,企業一定會在風云變幻中遭遇滅頂之災。

換人如換刀,有的企業力圖用不斷換人的車輪戰法,來抵御市場寒流的襲擊,而危機中的企業生存狀況卻不見起色,甚至在市場上還有被其他企業逐步打壓的趨勢,渠道的驟變也歸結于此。其實,適時輸入“新鮮血液”有一個方法、時機的問題。危機下的中小企業要生存的話,就自然要在市場、研發及管理水平上不斷創新,從而獲得利潤。換血很有必要,關鍵是掌握好血型是否適合,更換的時機是否適合。

由于危機的發生,要求企業必須轉型,企業組織形式必須變革,企業發展戰略必須有意識地調整,所以企業的換血,在不同程度上已上升到品牌、渠道、隊伍、制度等核心要素的整改,并且決定著未來的動向。

企業換血的選擇,首先要拋棄以前積塵的習慣,改變一些舊有規律。一個新的理念是一個新的起點,在新的起點創造新的企業。

企業作為一個生命個體,發展也有生命周期,企業的生存、發展也是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一旦它的運營機制老化,市場萎縮,其盈利能力下降,就會不可避免地步入衰退期,企業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有關統計資料顯示,我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不超過3年,如此短命,除大環境因素外,主要原因恐怕在于企業本身,新陳代謝的不及時。

企業的新陳代謝,包括許多方面,如人才的更替、技術的創新、管理思想的轉變、企業制度的變更等。一個企業完整的成長歷程會經歷創立、生存、擴張、發展、鼎盛、成熟幾個階段,其中危機潛伏在每一個階段中。

初創時期,企業的新陳代謝實際上是自我造血過程。倘若在創業期不能夠自我代謝,其能力不足以讓企業轉動起來,企業也就死于襁褓之中。

多數企業就此而亡。這也是許多創業者之所以失敗的根本原因。

擴張時期企業的新陳代謝加大加快,于是企業及時輸血,能夠引進一批推動企業發展的人才,那么,企業擴張指日可待。這個階段往往是輸血、造血、換血(引進人才、培養人才、淘汰部分跟不上的員工同時進行,以輸血為主)。如果不及時,企業也許會半路夭折。

企業發展到成熟階段,由于發展的要求,需要一批行業精英,于是職業經理人等高層人才被引進。自然的優勝劣汰把部分跟不上企業發展的員工甚至是一起打江山的患難兄弟淘汰掉。否則企業雖然一時強盛,但很快就會開始老化,所以必須得換血,不換血只有死路一條。

危機時期,人才老化,技術落后,管理機制、經營模式老化,新陳代謝嚴重不通,若不及時地進行大的變革,全方位地換血,企業可能會因此而暴斃。

當然,換血也是有風險的,但卻是危機中的企業的重要選擇。

2.利用危機,在危機中超越自己

危機若能很好地利用,往往就可以因禍得福。

1998年2月21日,號稱中國彩電第一品牌的長虹彩電,因其所謂“銷售方式的改變”,在泉城濟南遭遇了尷尬的一幕,發生了濟南市7家國有商場聯合拒售長虹彩電的事件。

濟南市銀座商城、省華聯商廈、市聯商廈、百貨大樓、人民商場、大觀園商場和中興商廈等7個大商場召開座談會,以長虹彩電存在大量質量問題和服務投訴而廠家不予配合為由,采取統一行動,拒售長虹彩電。這一消息,如晴天霹靂,《中國證券報》等國家、地方媒體紛紛發文報道進行“曝光”。這個彩電巨子突然被“曝光”出現質量事故,立即引起了政府、新聞媒體、廣大消費者的極大關注。“四川長虹”股票受到沖擊直線下跌10%以上,為當時低迷的股市雪上加霜。一時間,“長虹事件”令公眾極為困惑。

這是一起企業危機事件,聯合拒售的商家聲稱長虹彩電存在大量質量問題,勢必引起消費者的觀望情緒、信任危機和彩電的滯銷,將可能給企業帶來收入銳減、形象受損、甚至倒閉破產的不可預料的嚴重后果。在十萬火急之中,長虹集團總部迅速作出反應,并派遣一名副總經理和部分工程技術人員乘飛機從四川火速趕赴事發地點濟南市。

7家商場在“罷售行動”中宣稱:長虹彩電雖有中國彩電“第一品牌”之名,但由于其售后服務跟不上,商家在廠家和消費者之間受夾板氣,屢次找長虹協調未果,故被迫采取統一行動。有鑒于此,長虹公司一行人員到達濟南后立即舉辦了新聞發布會,聲稱將對本次拒售事件進行認真調查。

長虹公司人員迅速與聯合拒售的七大商家取得聯系,剛開始,拒售商家不愿意配合。幾經周折,終于坐下展開談判。經談判和調查了解,拒售的商家拿不出具有說服力的質量問題證據,在售后服務方面存在不配套現象倒是事實。

長虹公司經與當地商界接觸,發現一個十分有利于自己的事實:濟南市最大的商家并沒有參與聯合拒售行列,這似乎大大降低了“聯合拒售”的代表性和廣泛性。長虹同時與濟南市政府部門和新聞媒體進行了大量的接觸。

最后,長虹將調查結果通過媒體公布于眾:關于質量事故一說由于沒有說服力的證據而不能成立,關于售后服務的投訴,長虹誠懇表示將加大售后服務的配套工作。與此相配合,長虹集團總部請出四川省省長,公開肯定長虹的快速成長、品牌信譽和對四川省、國家所做的突出重大的貢獻。

通過以上一系列的企業危機公關,“濟南拒售風波”終于平息,長虹彩電更為暢銷,長虹股票當即迅速強勁反彈。長虹在這起事件中反而“因禍得福”,其品牌知名度被大大提高,消費者對長虹電器的品質也更加信賴。

老子曰:“禍兮,福之所倚。”世界上本來就沒有絕對的禍,也自然沒有絕對的福。禍福總是相對于一定的參照物來說的。當企業出現某方面的危機時,除了積極采取補救措施應對外,如何將壞的情形扭轉過來,將危機轉化為商機更是管理者應做的。因為危機往往不僅帶來麻煩,同時也蘊藏著無限商機。

通過負責、漂亮的危機戰役,公眾將會對企業有更深的了解,企業在危機過后也能樹立更優秀的形象。

3.速度是處理公關危機的關鍵

社會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企業所面臨的環境不可能總是稱心如意,企業與外界的關系也絕不是溫文爾雅的軟接觸。在許多情況下,不管企業如何充滿善意,如何協調各方關系,但客觀環境和主觀愿望間總存在矛盾,有時甚至出現不可逾越的障礙,導致一些突發事件的出現。這些事件不僅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而且會給企業造成形象危機,有時甚至威脅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這時,就需要用適當的公關活動去調解危機。

在危機處理上,速度是關鍵。危機不等人,而主動出擊是最好的防御。企業在遭遇危機時主動迅速出擊,果斷承擔責任,這樣往往能夠得到公眾的諒解,盡可能維護企業的形象。

危機處理的成敗與否,以下因素至關重要:

(1)要建立快捷、高效的危機管理組織

在危機發生時,以最快的速度建立“戰時”辦公室,或危機控制中心,調配經受過訓練的高級人員,配備必要的危機處理設備工具,以便迅速調查分析危機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程度,全面落實危機控制和管理計劃。這一點十分重要,它是保證統一指揮、果斷決策和迅速采取行動的前提,直接關系到危機管理的成敗。解決危機,要求人們迅速決策,快速行動。為此,從總體上看,組織機構必須精簡,統一協調,規章齊全,職責明確。從參與人員上看,根據危機的程度和類型不同,參與者也有所區別,對于關系企業整體的重大危機,要包括企業的最高領導人,以保證危機決策和落實的權威性;包括企業主要管理部門的負責人,原因在于企業的各個組成部分是一個有機整體,牽一發而動全身;此外還要包括相關外部專家,以提供專業咨詢意見。

(2)要對危機進行確認和評估

這是一項富有挑戰性的工作。根據經驗,管理人員最好聽聽公司中各種人的看法,并與自己的看法相互印證,錯誤地估計形勢將會給危機處理帶來災難性的后果。企業的最高領導人面對危機,應考慮到最壞的可能,必須對危機所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影響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如是否導致破產,是否危及企業的生存,影響是短期還是長期等,以此為基礎快速形成危機處理的主攻方向和重點。在危機狀態下,管理者必須果斷。在對情報分析的基礎上,迅速作出決策,以高壓強制政策保證決策的落實,將事態迅速控制住,否則就可能勢如決堤,一潰千里。

(3)要迅速隔離危機

危機爆發往往是在企業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一部門出現,然后擴大到整個企業系統。此外,危機發生還具有漣漪效應,一種危機處理不當,往往會引發另一種危機。因此,當某一危機產生之后,企業應迅速采取措施,切斷這一危機對企業其他經營方面的聯系,及時將爆發的危機予以隔離,以防擴散,造成更大的損失。

(4)要合法轉嫁和分散危機

在企業內部,可以根據危機發展的趨勢,獨立承擔某種危機損失,如關閉虧損工廠部門,停止生產滯銷產品,主動撤出某一投資領域等,或者由合作者、股東來共同分擔企業危機。

在企業外部,可以采取的分擔措施包括:其一,通過資本運營,將危機承受主體由企業單一承受變為由多個主體共同承受,如采用合資經營、合作經營、發行股票、資產重組等辦法;其二,如果是下游企業,可以通過提高價格等合法方式轉嫁風險;其三,如果投保,及時向保險公司索賠,盡快取得流動資金。

(5)維護企業形象,做好危機公關

一般情況下,企業危機的發生會使公眾產生種種猜測和懷疑,有時新聞媒介也會有夸大事實的報道。因此,危機企業要想取得公眾和新聞媒體的信任,必須采取真誠、坦率的態度。越是隱瞞真相,越會引起更大的懷疑。

在與新聞媒體溝通時,企業要掌握輿論的主導權,盡力以組織發布的消息為惟一的權威性來源。在危機發生而事故真相尚未查明前,可向媒體提供背景材料,介紹發生危機的初步情況、企業采取的措施,以及與事件相關的資料來占領輿論陣地。企業需要慎選對外發言人,發言人應當具備足夠的權威,對企業的各個方面和危機事件十分清楚,同時應當頭腦清晰、思維敏捷。企業在處理危機時,應當以社會公眾利益為重。企業可以邀請公正權威性的機構來幫助解決危機,以協助保護企業在社會公眾中的信任度。由社團、權威性機構出面講話,一般給人以公正的感覺,容易得到公眾的信任和輿論的同情。

4.兩害相權取其輕

當危機不可避免時,當事企業的管理者就應權衡利弊,并且當機立斷,從中選擇一個較輕的后果,從而避免不必要的巨大損失,重塑企業形象。

上個世紀60年代的一個星期六,一則電視新聞使這一天成為美國柯達公司命中注定的一個噩夢的開端。

當時,柯達的董事長和總經理都在悠然的心情中邊看電視邊吃晚餐。他們永遠也忘不了那一刻。播音員宣讀了柯達公司和一個黑人團體簽訂的協議書的內容,但他們誰都沒有授權簽訂這樣的協議,況且里邊的條款不但要花費大量的金錢,而且其中的一些反對種族歧視的保證條款更足以引起其他員工的憤怒。

董事長威廉打電話問總經理路易到底是怎么回事,而路易此時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柯達所在的社區有個激進的黑人團體,他們不滿于柯達公司在對待少數民族、特別是黑人的雇傭和升職上的不平等。柯達派出了一個叫杰克的副總裁助理去定期和這個黑人團體溝通。關于此事,當地媒介只是提了一下,全國性的新聞媒介對此事件不屑一顧。

但事情就壞在這個前去溝通的杰克身上。幾個星期過去了,什么都沒有發生,甚至連地方新聞也都不再報道了。正在此時,他未經批準就擅自同意發布了上述的新聞稿,并且說協議有可能達成。

這個突兀而至的協議,打了柯達一個措手不及,他們原來執行的謹慎的少數民族政策一下子就被打破了。

公司不可能簽署這樣的協議,柯達的公關經理硬著頭皮奉命寫了一篇新聞稿,否認周六電視新聞所報道的事,指出協議書是無效的。

這一下可熱鬧了。

新聞界猛撲過來,大幅的報道見于全國性大報的報道,千篇一律是在說柯達同意優待少數民族,可他們又反悔了。至于協議是由無權簽署的職員私自做出的錯誤舉動這點,新聞界則根本連提都不提。

倒霉的柯達因為一個職員的過失被赤裸裸地推上了全國看臺,成為眾矢之的。在種族歧視早已成喪家之犬的背景下,柯達不僅被罵作輕諾寡信,而且被認為十分敵視少數民族。

公關部接手此事之后首先做的一件事是處理來信。柯達無力回復這么多信是造成敵視升級的原因之一,公關部把來信作了分類,分別給予措辭謹慎的回復。

同時他們準備了專題報道、資料短片、照片及少數民族職工升遷的統計資料提供給新聞界,其中著重介紹了柯達公司里一位身居要職的黑人員工。

幾周后,效果初顯。一些報刊,包括黑人刊物開始友好地對待柯達,許多人回信為自己的魯莽而道歉。

然而,仍有棘手的問題沒有解決。

作為一家有影響力的報紙,《紐約時報》對新聞界和公眾都有極大的影響力。他們的一個記者繼續抓住此事不放,對柯達的所作所為一直持不友好態度,盡管有過交涉,但他仍舊我行我素,繼續寫柯達的負面報道。

柯達的領導層感到不知如何是好。

柯達公關部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只好棋走險著。他們決定讓《紐約時報》的總編、資深編輯們和柯達的總裁來一次面對面的會談。這樣做,他們也知道,會有一定的無奈和風險:如果領導層們不能溶化冰山,將會帶來更大的危機;即便成功了,最少也會得罪那個記者。但兩害相權取其輕,柯達只好盡力為之。

通過朋友的安排,柯達董事長威廉和《紐約時報》的編輯們舉行了一次午餐聚會。會上,聰明而正直的威廉贏得了編輯們的喜歡,并且他表達得極好。幾位編輯仔細地閱讀了柯達的有關材料,他們十分驚訝地發現,以前的報道竟然與實際情況有很大的出入。

此后,《紐約時報》對柯達的報道發生了轉變,柯達被寫成是一個完美的公司的標本。很快地,其他報紙也轉而正面報道柯達了。

柯達的應對危機的做法類似于動物界中的一種求生本領,當被某種捕獵工具捕到后,它們會先努力設法掙脫,當這樣的努力無效時,它們便會棄掉被夾到的那部分肢體以求逃脫。因為它們知道,對它們來說更重要的是生命。

所有這些,都強調著一個取舍和魄力的問題。當損失不可避免地發生時,管理者就應權衡利弊,當機立斷舍棄小的利益。患得患失不僅無助于損失的挽回,反而只能使自己丟掉更大的利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营山县| 三明市| 天柱县| 大洼县| 宿州市| 宜章县| 崇州市| 紫阳县| 华亭县| 铁力市| 密云县| 万荣县| 塘沽区| 东辽县| 张家口市| 额尔古纳市| 茌平县| 康平县| 清水河县| 兴安盟| 广州市| 金门县| 鄂温| 资中县| 莱州市| 浦北县| 赣榆县| 昌吉市| 潜山县| 康乐县| 合肥市| 广宗县| 武冈市| 依兰县| 大邑县| 华阴市| 梨树县| 蓬莱市| 西畴县| 三都| 隆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