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澶淵之盟與封禪

見好就收的勇氣

公元1004年的陰歷正月元旦,真宗實施了即位后第二次改元。新年號為景德。以瓷器名聞世界的那個江西小鎮,就是根據這個年號起的名。

剛過完年的正月十一日,北邊傳來契丹企圖入侵的情報。真宗命令嚴加防御,不要輕舉妄動。到了春天,又謠傳秋天會有大規模入侵。華北連續發生地震,夏天發生蝗災。

“天高馬肥之秋”的閏九月,契丹終于大舉南下。這次是其皇太后與皇帝率兵親征,軍司令官是蕭撻覽。宋朝剛就任宰相的寇準進言真宗也到黃河北岸親征,迎擊契丹。但是參知政事王欽若卻暗中建議真宗避難江寧(今南京)、知書樞密院事陳堯叟同樣建議避難成都。這些地方都是他們自己的出身地。寇準雖然察覺到這些舉動,但是他表面上卻假裝不知,仍用堅定的語氣說:“誰敢妄言,斬!”主張堅守黃河防線。真宗無法,只好率軍親征,宋朝主力布陣澶淵一帶,與契丹軍對峙。時為十一月末。

開始,雙方小范圍交戰,契丹司令官蕭撻覽竟中流箭而亡。契丹軍士氣因此大跌。其實寇準本來就沒有真正開戰的意思,他出兵就是為了議和。但是如果自己獨斷專行決定議和,害怕事后被罵為賣國而受到彈劾,所以他硬是把皇帝也拉到陣地,使皇帝也成為交涉的直接當事者。真宗本來厭戰,根本就沒有對戰的勇氣。人在軍中,每日戰戰兢兢,寢食不安,害怕敵人襲擊。看到這種情況的寇準同文人官僚楊億每天晚上故意喝酒作樂。真宗通過近臣的報告知道后,才安下心來,上床入睡。

宋朝派曹利用為使者到契丹陣地議和。這次交涉的焦點是議和條約中宋朝每年應該向契丹提供多少財物。無論如何想回避戰爭的真宗對曹利用說:“只要能議和,一百萬都行。”但是寇準叫住剛出門的曹利用嚇唬道:“超過三十萬我就殺了你!”算寇準沒白嚇唬,曹利用還真交涉成三十萬。曹利用回朝復命,真宗急切地讓宦官問到底是多少。曹利用知道事情重大,要直接給皇上回答,就對宦官只舉了三個手指。沒想到這笨宦官進去就給真宗上奏道:“舉了三個手指,應該是三百萬吧。”真宗大叫:“太貴了!”在外邊等候接見的曹利用只聽到真宗喊叫,所以嚇得渾身發抖,滿頭冷汗,進去就給真宗磕頭:“臣下無能,吃下大虧。”

“到底是多少?”

“三十萬。”

曹利用跪在地上,渾身哆嗦。他當然沒想到真宗聽到他的回答喜出望外。不用說,曹利用得到了巨額獎賞。

于是,契丹撤兵,兩軍合計幾十萬人的武力沖突被和平解決。兩國指揮者具有通過交涉解決武力沖突的智慧和撤兵回朝的勇氣。如果用儒教或者佛教思想潤色一下來表現的話就是,他們都具有不忍心因戰爭使一般民眾受苦的仁愛、慈悲之心。從那時到現在正好一千年過去了,人類不但沒有變得聰明,反而更顯愚蠢。

13 契丹使朝聘圖 《景德四圖》之一,描繪的是遼(契丹)使節團訪問開封宮廷的場面。為祝兩國的友好與和平而作

這次議和意味著石重貴撕毀石敬瑭締結的盟約以后,契丹與華北政權持續五十余年交戰狀態的終結。議和條約雙方互稱“大契丹國”和“大宋國”,建立了對等的外交關系。兩國皇帝互稱兄弟。宋朝每年向契丹贈送銀二十萬兩,絹十萬匹,這其實可以看作是一種無償經濟援助。用這么一點財物換來和平,其實是一筆很劃算的生意。

被稱作澶淵之盟的這個議和條約,直到徽宗為了收復燕云十六州時被撕毀為止,雙方遵守了一百二十年。盟約締結時按羅馬的歷法已經過了年,嚴格地說澶淵之盟應該是公元1005年的事件。但是,與西歷的對照一般是“陰歷某年相當于西歷哪年”,只有以年為單位比較才有意義,所以本書還是把此事件定在公元1004年。

這次最大的功臣其實是寇準。如果真宗到南方避難,那么宋朝會比實際早一百二十年失去華北,而且即使開戰宋朝勝利的可能也微乎其微。既回避了戰爭,還保全了國土,這需要極高的政治和外交手腕。每年的無償經濟援助,防止了契丹對宋朝的侵略。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個援助其實并不是“無償”。

天書降臨與封禪

但是,任何時代都是這樣,這個時候也出現了拉后腿的家伙。這家伙就是王欽若。王欽若早忘了自己當初給皇帝進言放棄華北、避難南方的事,現在反過來咬定這次的議和是結了“城下之盟”。說這是被敵人攻到城下,被敵人逼迫簽訂的屈辱的協定。實際和議內容正如我們上邊所說,根本不是他說的什么屈辱協定。但是從形式上看,也不能完全否定這種看法。本來興高采烈的真宗被他這么一說,情緒大落,又反悔這次議和,進而罷免了寇準。真宗還是覺得郁悶,做什么都提不起興致。為了恢復和宣揚業已墜地的(真宗自己覺得)皇帝權威,真宗策劃實施了一系列國家級儀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天書降臨和封禪。

景德五年(1008)正月,臣下報告說宮殿門樓屋頂掛有不知從哪兒飄來的黃帛。真宗馬上招集王旦、王欽若等臣下,給他們說去年十一月發生在自己寢室的一件奇異事件。有天晚上突然進來一個神人對他說:“在宮中做一個月道教的黃道場,就會有天書大中祥符降臨。”他說現在出現的這個黃帛肯定就是天書。他讓宦官爬上屋頂取下黃帛,只見上邊開頭寫著“趙受命,興于宋,付于恒”。“恒”是真宗本名。臣下是絕不允許直接寫皇帝名字的,所以這毫無疑問應該是神人寫的(按當時的避諱制度應該是這樣。當然,為了制造神人天書的假象,事前得到真宗許可,臣下寫上“恒”字是完全可能的)。

天書都降臨了,當然馬上就改元。年號干脆就是“大中祥符”。有一個韓國總統名叫“大中”,那是儒教經學中表示“皇極”的意思,自古就是象征王的一個詞。蔣介石字“中正”,也是取自“大中至正”。

真宗為了奉安天書修建了龐大的宮殿群。既然有神暗示的天命降于皇帝,所以就出現了勸進皇帝封禪的運動。首先是泰山封禪祭場一帶民眾一千二百八十七人自發(當然是地方官僚支持的)上京上奏勸進。真宗說自己不夠資格,所以回絕。第二次,規格提高,當地的進士率領八百四十六人上京請愿。真宗還是沒有點頭答應。那么下次就該更高級別了。第三次宰相王旦等率領文武百官、軍隊將士、州縣官吏、附屬國首領、和尚道士、社會名流和各地長老共二萬四千三百七十人的大規模請愿團請求真宗封禪。真宗終于說“既然大家如此抬舉朕”,遂答應十月封禪。為了封禪,真宗精心策劃了一場可與禪讓比擬的大戲。

封禪,按當時的儒家經學思想,是只有實現天下太平的皇帝才有資格實施的一個儀禮。上古的帝王們都實施過,后來的社會脫離儒家之道而中斷,秦始皇那樣一個沒有資格的暴君,用被神仙思想毒害的形式封禪,曲解了這個神圣的儀禮。漢武帝的封禪也被儒家指三道四。后漢光武帝恢復了本來的形式,唐高宗、唐玄宗以及稍稍不合規范的武則天也繼承了這個形式。

其實這些都不過是儒教的神學學說,實際上秦始皇按神仙思想搞的才是最古的形式,而上古的那些,都是他們捏造的。所以這是一個儒教非常重視的神圣儀式。本來前皇帝太宗在平定北漢后雍熙元年(984)也曾計劃封禪,卻發生了皇宮火災,覺得是受到上天的譴責,所以沒有能夠實現。只要宋朝以漢朝、唐朝的王權為模范實施統治,那么這就成了一個人們期待什么時候一定應該實施的儀禮。天書降臨,人們當然地認為這就是上天的暗示。

中國歷史上最后的封禪

南宋李燾編纂的北宋編年記《續資治通鑒長編》(下略稱為《長編》)在這一年的記載中,用大量篇幅記載了封禪準備的情況。真宗數次指示不要花太多經費修繕沿途道路和所要通過的城門。其實這是例行伎倆,只不過是想要表明“皇帝慈愛,遍及天下民生”而已。

朝廷派學者官僚孫奭出使契丹,向契丹通告封禪一事。護衛真宗去泰山將有大量部隊移動,怕被契丹誤解為軍事行動。孫奭出發時,真宗叮囑曰:“我們每次派使節去,人家都要盛情接待,太給人家添麻煩了。你這次就在國境把朕的手書傳給人家就行了。”孫奭回來報告說契丹說“收取歲幣以外的禮物違反盟約”,所以沒有接受帶去的大量禮物。真宗聽后大贊道:“異域常能固守信誓,良可嘉也。”《長編》描寫的真宗,簡直就是一個太平盛世的明君。

事前在開封的宮殿認真進行了演習后,十月四日,真宗一行浩浩蕩蕩向泰山出發。二十三日,開始登山。同行的近臣們一個個累得氣喘吁吁,可是年已四十的真宗卻視蜿蜒無盡的石階于不見,興致勃勃如履平地。昨日的壞天氣無影無蹤,秋高氣爽藍天白云。第二天拂曉,在山頂舉行了封禪儀禮。唐玄宗以來二百七十年,終于又舉行了一次。這是一個宋朝終于與自己引以為范的大唐王朝并肩看齊的瞬間。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次封禪。

14、15 泰山二景 左圖是通往山頂的陡峭的石階;右圖是封禪祀祠泰山的情景再現

歸途,真宗到曲阜,在孔廟隆重祭祀了文宣王(孔子的謚號)孔子。同時,給孔子的稱號前追加了“玄圣”二字。雖然出典是《莊子》,但是后來的儒教文獻都使用,說明絕不是根據道教思想命名的。

后世再也沒人搞過封禪——徽宗時蔡京準備搞,但是徽宗完全沒興趣——其原因,是因為封禪被從儒教教義中抹殺了的緣故。一百年后的蘇軾如下記述真宗封禪的起因:真宗因為“城下之盟”郁悶不歡,王欽若建議征討契丹。但是真宗說,“想到民眾將要受苦我不能發動戰爭”,拒絕開戰。王欽若又生一計,建議封禪。真宗很為難說:“沒有天瑞怎能封禪?”王欽若馬上反問道:“難道陛下相信上古圣王時代的‘河圖’和‘洛書’是真的嗎?”他暗示真宗奇跡是人創造的。于是,他們就開始捏造天書。后邊我們還要論及,蘇軾的時代正是儒教開始變質的時期,封禪被當作迷信批判。真宗成了追求漢代以來的皇權形式的最后一個皇帝。從那以后,開封城外南郊的郊祭和利用宮殿舉行的明堂祀兩種上帝祭祀,皇帝親自擔任祭司每三年周期性舉行一次。

雖然大中祥符元年聲勢浩大的封禪活動隨著真宗返回開封告一段落,但真宗開始的國家祭祀莊嚴化行動并沒有到此結束。首先,針對封禪祭祀上天,在山西汾陰又舉行了對土地神的祭祀。他還把上天最高神的名稱定為“玉皇”,作為皇家的祖先神崇拜。認定“玉皇”和儒教一直稱作昊天上帝的上天神是同一的。直到現在,民間還把玉皇大帝當作天神信仰祭祀。

真宗還新設了祭祀出現在自己夢中給自己種種啟示的神人的儀禮。他說神人就是宋朝皇家遠祖名叫“趙玄朗”。按他所說的時間計算,此神人應該是生存在春秋時代晉國臣下始稱趙氏以前的人,但是莫名其妙卻姓趙。正像日本的《古事記》所記載的神代的事情一樣,是不能用“漢意”漢心:漢意,日語寫作“唐心(KARAGOKORO)”,指的是從中國傳來的思想、文化、觀點、看法等。本是日本江戶時代國學家本居宣長提倡的一個概念。與此相對的概念是“和心(YAMATOGOKORO)”,指的是日本古來的心性、精神。來衡量的。真宗營造了祭祀趙玄朗的宮殿玉清昭應宮,還把趙玄朗的畫像掛在供奉皇家祖先遺像的景靈宮里。真宗還給趙玄朗追贈圣祖廟號。

玄朗的意思就是“黑亮黑亮”。這個看起來自相矛盾的名字,反映了當時的宗教風氣。“玄”是漢代末期開始受到重視的一個哲學概念,含有這個字的詞語很多,經常被使用。

但是,因為真宗的夢,以后這個字被禁止使用了。因為是皇家祖先的大名,所以應該避諱。日本也知道的四神之一玄武,被改稱為真武。因此,本來是龜和蛇合體的一個神,經常被誤解為“真的武人”,連神本身的特征都發生了改變。孔子的廟號玄圣,也被改稱為至圣,這個用法今天在日本的湯島圣堂等處還能看到。唐玄宗也去其尊號中的一個字,稱作“明皇”。連真宗自己,如果能用玄字的話,說不定也能得到玄宗廟號。除此之外,幾百年來慣用的許多“玄×”全都被禁止和廢止。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最大限度繼承和發展了玄學思想的真宗,卻葬送了玄學思想。代替“玄”字,在思想界開始風光的字是“理”字。其實這個字,也是為了避諱唐高宗的名字“治”,七世紀以后才開始頻繁使用的文字。

當時有一個官僚上奏說:“我們大宋繼承的是大唐,所以我們不應該是火德,而應該是金德。”真宗要遵守太祖決定的事項,所以沒有采納。但是官僚說“還有很多人持有同樣意見”。可見這種見解在當時是很流行的。實際上太宗的時候也有同樣的上奏記錄。這也是一個說明當時人認為大宋是繼承了大唐的王朝和時代,象征當時人自信的事例。這個自信,后來竟發展到凌駕大唐之上的高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珲春市| 延川县| 申扎县| 河北区| 上蔡县| 本溪市| 长武县| 介休市| 当阳市| 思南县| 闻喜县| 阿巴嘎旗| 谷城县| 石渠县| 娱乐| 寿宁县| 云南省| 买车| 名山县| 庆阳市| 英超| 内江市| 襄汾县| 彰化县| 维西| 金阳县| 鹤山市| 通山县| 龙南县| 阜阳市| 江阴市| 墨竹工卡县| 花莲县| 合川市| 庆元县| 武功县| 杭锦后旗| 耒阳市| 肃南| 乌拉特中旗| 屏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