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天下統一

李斯的野心

呂不韋失足及太后幽禁之后,秦王政開始親政。李斯作為新的智囊人物登上政治舞臺。李斯的政治藍圖與呂不韋不同。

李斯是楚國上蔡縣(河南?。┤?,年輕時與喜是同一地方的基層官吏。喜是縣吏,李斯比他高一層次,是郡小吏。雖然有郡與縣的差別,喜與李斯畢竟是同一層次的地位。但是,一個始終不過是一個地方官吏,一個卻由地方官吏高升至秦的丞相,二人的不同究竟在哪里呢?

李斯與喜之不同就在于:李斯志在將從荀卿(即荀子。本名荀況,尊稱荀卿)處所學的帝王之術,不是通過楚王、而是通過秦王付諸實踐。荀卿雖以其與孟子“性善論”相對立的主張“性惡論”的儒家思想家而著稱,但又非單純地主張人生來性惡。他認為由于人生來好利欲,所以在亂世必須用禮儀與法來治理社會,使之有秩序。荀卿本人出身于戰國末年的趙國,后來曾在楚春申君身邊任蘭陵令(蘭陵縣長官)。荀卿通過縣的治理實踐,總結出帝王之術的思想。

本是一名地方官吏的李斯,入秦之后投奔呂不韋,成為其門下的一名舍人。舍人,不是什么官吏,只是在主人家侍奉雜事而已。呂不韋欣賞李斯的才能,將其推薦為秦王近旁的郎官。舍人的“舍”是指主人的家,郎官的“郎”是指守衛宮中走廊的近臣官吏。李斯侍奉于秦王近旁,得以闡述帝王之術。他強調:歷代秦王從孝公、經昭王,至莊襄王的六世,皆從屬于諸侯,如今正是殲滅諸侯、完成帝業、統一天下的機會。當時所謂的諸侯雖說是周王所封諸國的君主,但實際上是已經稱王的戰國君主了。

在呂不韋腦子里是沒有“天下統一”這類概念的,他考慮的只是如何繼承昭王的帝業而已。秦王采納了李斯的謀略。李斯被提拔為長史,成為中央官僚制下的一名官員,進而得到客卿的稱號?!翱汀?,想來應該是授予外國人的名譽吧!秦王為了實現天下統一目的,向各國派遣了許多攜帶大量金玉的密使,讓他們去那里進行離間君臣關系的間諜工作。

貫徹法治與帝王之術的構想

進一步使李斯登上中央官僚之首的機會到來了:公元前237年,由于反對排斥外國人的《逐客令》,他的上書得到了秦王的認可。秦一直以來積極使用外國人才,那種精神是遠遠超出我們想象的。平定嫪毐之亂的相國昌平君、昌文君曾是楚國的公子(王子)。諸國王室之間,或依靠姻親國戚締結友好關系,或撕毀盟約大動干戈。即便我們了解當時的這種關系,仍不太清楚站在國家的立場起用外國王室究竟出于怎樣的意圖!“相”有輔助之意,相國即輔助王國的人,即后來的宰相。

秦惠文公的相張儀是主張秦與東方各國連衡的縱橫家。他擔任著謀劃與各國間外交政策的最重要官職。他已經不是單純地受雇于外國人了,而是能夠從國際戰略的角度使國家強大,正是當時能夠使一國得以生存的所需人才。然而,即使那個時代也必定有保守派存在。來自鄰國韓國的水利專家鄭國,實際上就是個間諜。韓國派遣他來是企圖讓秦專注于大型土木工程,以此削弱秦國軍事力量。由于此類陰謀層出不斷,王族和大臣要求秦王無一例外地驅逐外國賓客。此事牽涉到楚國出身的李斯,出于保身的考慮,他上書秦王表示反對。

從上書中的巧妙論述來看,他不愧出于荀卿的門下。秦王被他說服。李斯升為廷尉。喜是在公元前235年當上獄吏的,由此,在這位普通的地方法制官吏與最高執法官李斯之間,也就形成了某種銜接關系。地方官吏在犯罪行為發生時,依法執行處罰。如果他們對法律的解釋產生疑義的話,可以直接上報中央的廷尉尋求判斷。特別是喜所在的秦國占領地區,法治更是得到徹底地貫徹。李斯終于將導師荀卿也未能實施的理念在帝王的眼前予以了實踐。

戰國時期的最后十年中,正如李斯所構想的那樣:各國間的均衡瓦解,出現希望統一的趨勢。自從公元前230年韓王安被俘、韓被秦殲滅開始,魏、楚、燕、趙也逐一為秦所滅,最后一個被殲滅的是最東方的齊。于是,公元前221年秦國完成了統一。前面提到的公元前227年發生的暗殺秦王的未遂事件,雖說險及秦王性命,但正是這一事件成為此后秦一系列統一舉措的加速器。廷尉李斯也最終將帝王之術的構想在秦國付諸實現。

看看喜的《編年記》對公元前223年之前秦與各國作戰的記事:(秦王政)二十五年、二十六年僅記年號,內容空白。四十開外的喜對于李斯熱烈倡導并實現的天下統一,究竟作何感受,竟是一片空白的無言。但是,無言也是一種信息。何況,二十七年記錄了家族成員的出生;二十八年記錄了秦始皇的巡幸。

統一天下之翌年

《史記·六國年表》中所載“始皇帝元年”是后來追溯的年號,秦王政即位時是不可能有“始皇帝元年”的紀年的。《編年記》中所記“今元年”的表達,倒是更反映了當時官吏對秦王政時代的真情實感。那一時期的出土史料使人感到了那種時代的氣息,一種緊張的氣氛感染著讀者。

《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始皇二十六年條目,是從六國最后一位國王齊王被捕記起的。齊王建與相國后勝出兵守衛西部國境,并斷絕了與秦的外交往來。當時,秦派遣將軍王賁從燕國南部攻齊,活捉了齊王建。接著記述曰:“秦初并天下?!薄读鶉瓯怼分袑@一年的大事有著提綱挈領的記述:“王賁擊齊,虜王建。初并天下,立為皇帝?!比绻毒幠暧洝分幸渤霈F同樣記載的話,則無任何疑念可言。

這一年所發生的事件不僅是秦國,即便就整部中國史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一年十二個月之中,究竟何時秦滅齊國而實現天下統一的呢?對此我們完全無從知曉。當時的秦歷以十月為一年的開始,以九月為一年的結束。認為一年的開始不是在春天,而是在冬天(十至十二月)。喜的《編年記》于始皇二十六年是空白,那么是否還有其他可以求證的史料呢?新出土的里耶秦簡中發現了始皇二十六年的紀年簡牘。

里耶秦簡的三萬六千支簡尚未全部公開,雖說僅僅發表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卻包括了秦始皇二十五年至秦二世二年的紀年簡。僅此,意義已經非同凡響??傊?,這一史料并非來自中央,而是可以反映周邊地方對當時天下統一這一歷史事件反應的史料。那么,地處酉水上游里耶古城的人們,他們對遙遠的秦都咸陽所發生的,即秦最終殲滅了山東齊國的事件,究竟持何種態度呢?我們無從知曉。

里耶秦簡中記載始皇二十六年木牘共有四塊:即三月甲午(十三日)、五月庚子(二十日)、六月癸丑(四日)、八月丙子(二十七日)的記事。記錄者是洞庭郡遷陵縣的官吏,內容是縣的行政文書。

然而,所記內容大大出乎我們的預想,文書中根本沒有記載統一天下的歷史事件。秦的官吏們在這一年僅僅專注于本縣的行政事務。四篇文書的內容如下:

三月甲午(十三日)的文書是一份由縣司馬導和縣尉乘□(此一字無法釋讀)二人制訂的卒算簿?!八究铡笔菄?、地方官署管理徭役勞動的機構?!白洹笔欠刍蛞蛲聊竟こ潭髡{的服徭役者。“算”是向普通百姓所征收的人頭稅。另外,由于秦時期實行以錢抵罪的贖金刑,而且可以服勞役可以換算為贖金,所以司空也管理服刑者。

根據上述的喜留給我們的《司空律》竹簡文書,其中有服刑一天日薪八錢的規定。比如,八百錢可贖罪的話,勞動一百天可抵罪。秦時戴罪服刑者須從事修筑都城、長城、陵墓等等勞動。如果是役使普通農民的話,還得考慮如何避開農忙季節的問題,但如果是罪犯的話則可以任意驅使??h級官吏負責制訂服徭役的勞力名簿。

翌年的二十七年八月壬辰(十九日)的木牘記錄了鄰縣酉陽縣獄吏啟根據名簿提交的所需徭役的申請報告,以及遷陵縣守丞(副官)令司空處理此事的內容。如果徭役的內容是執行警備任務的話,那么酉陽縣一定發生了某種緊急狀況。

13 秦始皇

叛亂事件與侵占船只事件

二十六年五月庚子(二十日)的文書,是關于遷陵縣下屬一個叫啟陵鄉村莊的記載。當時,縣以下的行政單位是鄉、里。鄉管轄著最基層的里??h官署也設于某鄉,設有縣官署的鄉稱為“都鄉”。這份文書記錄了啟陵鄉劾姓等十七戶人家轉為都鄉管轄時出現的問題。遷陵縣守丞(副官)敦狐命令都鄉處理此事。很可能這十七戶人家本是一個獨處山區的小村落,秦為了控制每一個居民點,就必須將此類村落統統劃歸鄉里制的行政系統。

二十六年六月癸丑(四日)發生的事件更是緊迫,文書記載了越人舉城叛亂的情況。這是一份遷陵縣下判決之前的確認文書。由于出土文書中有斷簡,具體內容不得其詳。在張家山漢簡有稱作《賊律》的法律,規定城邑或亭障叛亂者,以謀反罪處以腰斬。處以攔腰斬斷的極刑,屬于背叛國家罪。越人的“越”看起來雖像是江南山岳民族的首領,但因為這里是對叛亂首領的判決書,所以“越人”在此是個人名。作為人名的“越人”在三十三年的文書里也曾出現過。那位春秋時期的名醫扁鵲也是姓秦,名越人。在遷陵縣,比北方戰局更重要的是如何保障縣內治安穩定的問題。

根據二十六年八月丙子(二十七日)司空守樛的報告,發生了以下事件:二月,南郡的競陵(竟陵)縣一姓狼的男子,借用遷陵縣公船(官有船)運送故荊州之地的瓦,至今尚未歸還公船。遷陵縣面臨酉水,由此至洞庭湖的水運很發達。從洞庭湖向北,是南郡郡治江陵縣東的竟陵縣。因為當時楚(避莊襄王子楚名諱,又稱荊)已經為秦所滅,所以是從楚故地運送瓦。使用縣官署的船搬運物資時,發生了官署之間的借貸問題。狼姓男子是掌管軍馬的縣司馬的部下。我們雖不知道二十六年二月狼為何目的而運瓦,但從他的職務來看有可能是出于某種軍事目的。

究竟將秦滅齊事件編入四支簡牘所見之二十六年三、五、六、八月記事中何處最為合適呢?還是難以作答。這一帶是秦滅楚國黔中郡后,作為秦的占領地、新建的洞庭郡。雖說滅楚已經是早在公元前223年的事了,但是這里不僅完全沒有慶賀天下統一的氣氛,倒是在沅水流域依然殘存著自占領以來產生的緊張狀況。

咸陽宮召開御前會議

地方上的那種緊張狀態,在中央同樣存在。在中央召開了重要的御前會議。除了中心人物秦王,出席會議的有丞相、御史等人。御史即御史大夫,按照左右二人制,有右丞相隗狀和左丞相王綰二人,還有御史馮劫、廷尉李斯。會上首先傳達了秦王的意旨,說秦俘獲六國國王有著各種正當的理由:韓王、趙王、魏王、楚王背叛盟約,燕王圖謀暗殺,齊王與外國斷交。所以,興兵討伐了有罪的六位國王。然后,會議采用了“皇帝”的稱號。

其間臣下稱贊秦王功績說,“今陛下興義兵,誅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建立郡縣制,統一發布法令,這些都是自上古以來未曾有過的”。秦國一方的邏輯在于:因為六國國王是罪孽深重的暴君,所以為了解救民眾進行了正義的戰爭。

之后,又討論了是否有必要恢復地方王的問題。丞相王綰等人主張:燕、齊、荊(楚)地處偏遠,如不置王的話難以統治。群臣大多贊同此建議,認識到秦剛滅六國,統治舊六國并非易事。但是,這一建議遭到李斯的反對,他認為:如今海內仰仗陛下神靈實現了統一,全國實行了郡縣制,用國家賦稅對王族、功臣予以賞賜,是很容易統治的。

秦始皇采納了李斯的建議。二十六年咸陽宮召開的御前會議并非戰勝國的勝利宣言。殲滅六國之后下一步將怎么做,最初并沒有事先的計劃。李斯在變化中摸索著,形成了天下統一構想。但是,李斯并不是無視現實的,正因為他了解統一天下的困難,所以才堅持實行郡縣制。李斯深知地方的問題不在六國國王,而在于那些民眾之中的反秦動向。

古代的時間感覺

張家山漢簡也包含有秦始皇時期的文書。張家山漢簡是1983年湖北省江陵縣西漢墓出土的千余枚竹簡,除了漢代法律之外,在稱為《奏讞書》的法令文集中有一些秦代的事例,可以作為秦的史料。其中,有一份二十七年二月壬辰(十七日)送至南郡官府的御史文書。御史是地方官署的檢察官,他根據中央政府旨意,傳達了對某一事件復審的命令。復審的處理一直持續到翌年的二十八年九月,用了四百六十九天,可見是個復雜的事件。

此文書以馬、船傳送,送信距離五千一百四十六里,按文書的計算:每天行八十五里,行六十天后尚余四十六里。在當時,一里約四百米,若按日行三十四公里計算,總距離為二千零五十八公里。相當于從咸陽至南郡的直線距離四百公里的五個往返的行程。若以馬送信,日行八十五里,約三十四公里。由張家山漢簡《行書律》可知:若以晝夜郵送的話,日行二百里(約八十公里)。從咸陽至南郡,若使用特快郵件的話,要一個星期;一般郵件的話估計大概需要十至二十天。附帶一提的是:漢代的詔書從長安送至敦煌需要五十天。

中央和地方的情報差異,當然有其距離上的原因,不過在此還有必要交代一下古代的時間感覺。地方政府如果在年度末的九月份向中央提交報告文書的話,是無法在十月份的新年度開始之前送到的。所以地方行政的財政決算期是每年的八月,看來就是因為顧及時間差的問題。

中央的意圖是通過郵政制度向地方傳達的。秦代的《行書律》中規定:對文書的收取、發送日期以及早晚時間必須做記錄。命書(詔書)和特快郵件必須立即發送,如有延遲就要受處罰。里耶秦簡中所見文書的最后有送信郵人和收取者二人的名字,以及收取時間的記錄。當時的記時有:旦夕之別計時法,按食時、日中等計時的十二時制,還有水下四刻、水下八刻、水下盡、水十一刻下等晝夜百刻制。百刻制將一時分為八刻,每刻十四分二十四秒。即便今天,在中國五點一刻也是指五時十五分?!秱魇陈伞分幸幎ㄏ騻鬟f文書使者提供的飯食有谷物、醬、蔬菜湯(菜羹)等?!秱}律》中有如何提供傳馬飼料的規定。

《史記》未載的天下統一實情

讓我們回到上文提到的那樁復審了一年以上的復雜事件。事件發生在二十七年二月之前,在南郡管轄的蒼梧縣利鄉發生了大規模叛亂。地點在湖南省長沙以南、湖南省的南端。西漢武帝時所置蒼梧郡的領域實在太遠,這里的蒼梧不妨視為湖南省最南端的九疑山(現在的九嶷山)地區。傳說舜(即虞舜。虞是國名,舜是謚號)在南巡途中,死于蒼梧之野,葬于九疑山。舜是五帝的第四位,曾于堯在位時期執行政務,據說堯死后雖傳位于丹朱,但民心歸于舜。秦始皇曾打算去九疑山祭祀舜,但沒有成功。舜在秦始皇心目中是一位理想的帝王。

馬王堆漢墓出土了兩張繪于絲絹的地圖,其中繪有九疑山周邊的地形。地圖上畫著九座山峰,旁邊記有“帝舜”二字,還有叫做“利里”的村落。叛亂發生的“利鄉”也許就在這附近。2007年,在湖南省寧遠縣九疑山,發現了秦漢時期的舜帝陵。陵區位于一個瑤族居住的、名為漢唐坪村的高粱地中,面積達三萬二千平方米。

“新黔首”即剛剛臣服于秦的地方民眾,政府讓他們抓捕叛亂者時,他們帶著武器逃亡深山?!傲x”等人在追捕叛亂者時失敗,戰死。在事發的蒼梧縣附近的攸縣為鎮壓這次反叛,曾根據名簿有過三次征發,總算平定了這次叛亂。上述二十七年八月將卒算簿在冊的士兵從遷陵縣送往酉陽縣,看來也可能是用來應付這次事件的。因為三次的名簿混在了一起,所以誰是逃亡者、誰該受到處罰,真相已不得而知。

此時,下達了一道令?!傲睢迸c“律”是不同的。成為法律之前的指示稱為命令,是用來應付緊急狀態的。這道命令措辭十分嚴厲:“因為剛剛占領荊地,所以那里群盜多發。如果征兵在與群盜遭遇中脫逃,處以臨陣畏縮罪。根據《律》的規定,對戰場臨陣畏縮者處以斬刑?!弊詈蟮呐袥Q庇護了新黔首,對攸縣令處以剃去胡須罪、并服“鬼薪”(上山砍柴)的勞役刑,逃亡者按臨陣畏縮者處以斬刑。此時,廷尉應該是李斯,可能就是下達了此道命令。李斯對地方的事態是很清楚的。對此有所了解之后,我們對《史記》中出現的李斯等中央官僚的舉止言論就不得不予以重新認識了。

里耶秦簡中也有同樣的記載。二十七年二月庚寅(十五日),洞庭郡守(郡的長官)禮向所轄各縣官吏下達了緊急狀況的對策。要求各縣動員所有可以征調的士兵和刑徒,將洞庭郡管理的武器運往內史、巴郡、南郡和蒼梧??梢?,蒼梧叛亂已發展到中央近畿地區內史也不得不介入的地步。關于蒼梧叛亂,張家山漢簡和里耶秦簡的記述時間,是如此吻合!

上述情況讓我們從地方的角度看到了天下統一的實況。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相互聯絡,在地方的史料中是有所記載的。地方的文書雖然每到年底都要送交中央,但是匯集中央的文件隨著秦朝滅亡也都丟失了。司馬遷是在那些公文沒有保存下來的情況下編纂秦史的。從地方上偶然保留下來的那些公文,可以看到《史記》中所沒有的天下統一時中央與地方的緊張局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城市| 凤山县| 八宿县| 乌拉特前旗| 东阳市| 禄劝| 西林县| 嘉定区| 西宁市| 潢川县| 龙井市| 西青区| 龙山县| 屏东市| 冷水江市| 宝坻区| 盖州市| 建始县| 元谋县| 莱芜市| 安乡县| 五家渠市| 阿城市| 永嘉县| 孝感市| 南部县| 视频| 广宁县| 五峰| 日土县| 白玉县| 高要市| 泗阳县| 太仆寺旗| 洪雅县| 长宁区| 博湖县| 正安县| 邵武市| 沿河| 新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