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行車騎行實用指南
- 雨兒 祁洪旭 于覲誠
- 6195字
- 2021-01-29 16:33:19
Section 2 自行車選購指南
一、自行車類型
1 QB對自行車的分類
QB是“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的強制性標準”。QB/1714《自行車命名和型號編制方法》中對自行車的分類及參數如下。
自行車分類

自行車基本參數

2 騎自行車旅行常用的車型
根據騎行的線路、路況及自己的習慣等,騎自行車旅行常選擇山地自行車(簡稱“山地車”)、公路自行車(簡稱“公路車”)、旅行自行車(簡稱“旅行車”)及折疊自行車(簡稱“折疊車”)。
(1)山地自行車
用于野外地帶、公共道路和公共通道上騎行,配有加強的車架和其他零部件,特別是配裝深花紋的寬輪胎和大范圍變速裝置的兩輪自行車。
山地自行車可以變速;使用粗紋輪胎,抓地力好;減震系統可緩沖震蕩,適用于顛簸路面。相比普通自行車而言,山地自行車騎行速度快,不容易損壞。因為山地自行車的上述優點,自行車旅行愛好者在長途騎行時,經常選擇山地自行車。

圖3 山地自行車
山地自行車零件的尺寸一般為英制單位。車圈為24英寸、26英寸、27.5英寸、29英寸,輪胎尺寸一般為1.0~2.5英寸。車架尺寸大小也用英制單位表示。
很多騎車人的第一輛自行車都選擇山地自行車。因為剛開始買車的人基本都想買一輛既能周末在城市周邊騎,又能長途時騎的自行車。山地自行車一般用的外胎寬度是1.75英寸或1.95英寸的,這里的1.75英寸和1.95英寸指的輪胎充氣后的寬度,1英寸=2.54厘米。胎壓一般是35PSI~65PSI,有明顯的胎齒,基本可適應各種路面。
但是,受工作、家庭等因素的影響,買了車立即去騎長途的人,畢竟是少數。近一兩年來,騎車人漸漸認識到:自己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城市周邊騎行。于是,很多人對山地自行車做了小的改裝。把輪胎換成了26×1.5英寸,甚至26×1.25英寸、26×1.0英寸的光頭胎,胎壓35PSI~100PSI。雖然有人認為山地自行車換成了細胎難看,認為換胎后影響山地自行車的性能,但有一點必須承認:換細胎后阻力減少,車騎起來輕松了。
也有的人騎長途前把山地自行車原裝胎換成細胎,在此建議:
* 不要換成光頭胎。
* 不要換成26×1.25英寸、26×1.0英寸的胎。
* 26×1.5英寸的旅行用防刺胎比較合適。為了減少扎胎率,盡量選擇防刺胎。
* 實踐證明,同一型號不同品牌的外胎抓地力有一定的差別。
關于輪胎的更多內容請參見“第三節 自行車配件選購指南”。

圖4 騎行丙察線進藏時,雨兒使用的是26×1.5旅行用防刺胎
(2)公路自行車
公路自行車簡稱為“公路車”,適合在公路路面(或人為硬化道路)上騎行,可用于公路自行車競賽。公路自行車的騎行速度比山地自行車快很多。長途騎行時,如果路況允許,可騎公路自行車。但需注意的是:長途騎行必帶行李,出廠時自帶后貨架安裝孔、能安裝固定式后貨架的公路車不多,卡在座管上的快拆式后貨架承重力有限。

圖5 公路自行車
公路自行車比山地自行車速度快。
* 公路自行車車身重量較輕,風阻較小。
* 公路自行車的輪胎比山地自行車的輪胎窄,胎壓可達到100~120PSI,常見的輪胎有700×23c、700×25c,競速常用700×20c,長途旅行可以考慮700×28c或700×32c。
* 飛輪和牙盤的齒比(即齒數比值)較大。標準大盤通常是52或53齒,壓縮牙盤為50齒。飛輪最小片是11齒或12齒,最大片27齒或28齒。

圖6 安裝固定式后貨架的公路自行車和安裝快拆式后貨架的公路自行車
很多人不習慣操控公路自行車的彎把,可把彎把改成直把,手變(公路車是剎車變速一體)換成指撥和剎車手制,再買個把套。換直把時注意把立的口徑要和把橫的尺寸配套。

圖7 美利達百萬紀念款改裝成平把
公路越野(Cyclo—Cross)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當時歐洲車手們在冬季為了保持自己的競技狀態,私底下進行一項比賽—公路越野賽。比賽的內容是看誰可以先騎到下一個村莊。比賽時不限制路線,選手們通常以最短的直線距離沖往目的地,他們穿過農田、河川和草原,跨過圍欄、石階等障礙,能騎的路段騎車,騎不了的路段扛車。因為這項比賽,而產生的公路越野自行車,這類自行車具有公路自行車的車型設計和類似山地自行車的齒胎,也因此有了公路自行車速度快的性能和山地自行車適應泥濘石礫等路況的性能。
公路越野自行車漸入國內,有的車友在嘗試騎公路越野自行車長途,比如走新藏線、川藏線。至于效果如何,我們也不得而知,因為嘗試的人很少,在此我們且僅給出越野公路自行車和普通公路自行車相比的特點。
其一,公路越野車架的前叉和后叉的寬度較寬,因為這兩點需要更大的間隙以兼容更寬的輪胎和防止泥巴積聚。而且為了操控的穩定性加大了前叉的長度,其后下叉明顯比一般公路車長了約3厘米,即約43厘米,和山地車差不多。為了方便隨時下車,上管也比普通公路自行車低。
其二,為了在比賽中騎行越野路段,公路越野自行車的輪胎和山地自行車齒胎一樣,不過比山地自行車的胎窄,一般是1.1~1.4英寸。胎壓一般是85PSI,比一般的公路自行車要低,以吸收路面的顛簸。
其三,比賽中涉及泥濘路段,所以公路越野車的制動裝置都是使用制動力較高以及排除泥沙效果相對較好的懸臂剎(也稱為“吊剎”),方便泥巴通過輪子而不容易卡在制動裝置上面。另外,還加裝了副制動把。
其四,公路越野自行車通常把前后變速線和后制動線設計在上管的上方,而不是下管走線,這也是為了避免過泥濘路段時泥土沾到變速線上影響變速。再就是,有的路段必須扛車,上走線扛車方便。
其五,為了適應顛簸的路況,公路越野自行車的前叉比普通公路自行車結實。
其六,普通公路自行車的牙盤、飛輪一般分別是53/39和11-26,公路越野自行車比較小,是46/38和11-28。這是因為公路越野賽時不需要用大齒比來提高速度,而更需要用小齒比來起步加速和爬過陡坡。尤其是扛過一段路,再重新上車爬坡時,小齒比尤其實用。

圖8 梵·尼古拉斯Amazon Cross越野公路自行車
(3)旅行自行車
旅行自行車簡稱為“旅行車”。顧名思義,旅行車是用于旅行的車。
人們騎自行車旅行時,還沒有旅行自行車這個車型。隨著騎自行車旅行的人越來越多,自行車商家看到市場需求,慢慢開始推出針對旅行需要的改裝和適合旅行用途的車款,旅行自行車才作為一個車種出現。各品牌廠商設計旅行車的理念不同,標準配備也各有不同。
不過,有幾個顯著的特點是共同的。
其一,自帶前后貨架和擋泥板。
其二,鞍座比較寬大、舒適,以緩解長途騎行時臀部的不適。
其三,車把通常采用的又大又寬的蝴蝶把(有的車是直把),以便長途騎行時可以不斷地變換握把姿勢,緩解手腕或者手臂的不適。
其四,后三角比山地自行車長;前叉行程較短,大多有鎖死功能。
至于旅行自行車的輪徑,以700C(700×28c,胎壓50~75PSI)居多,也有26英寸的,平地騎起來比山地車快。
(4)折疊自行車
折疊車由車架折疊關節和立管折疊關節構成。通過車架折疊,把前后兩輪對折在一起,可減少約45%左右的長度。整車在折疊后可放入登機箱或汽車的后備箱內。在折疊的過程中也不需要借助外來工具,用手即可方便、快捷地將車折疊或展開。因為這些特點,折疊自行車被稱為“短距離通勤和‘4+2’的利器”(4+2指的是汽車和自行車混合出行的方式)。
目前,中國大陸長途旅行的人,多選擇山地自行車或公路自行車,而不是旅行自行車。選擇旅行自行車的人多為中老年人。
究其原因,一是很多人買車的初衷是“一車多用”,即:長途騎行和周末城市周邊騎行。城市周邊的路況基本較好,而旅行自行車重舒適性和負重性,速度上不來。二是和山地自行車、公路自行車比,旅行車的配件偏“小眾”,長途騎行時、尤其是進藏等強度較高的線路,不容易更換配件。三是舒適性問題。有一種說法是騎旅行自行車直立騎行,舒適性高。但同時有人質疑:舒適性是否真的高需要實踐論證,直立騎行增加了風阻。論路面的通過性,旅行車不如山地車;論速度,旅行車不如山地車和公路車。四是旅行車的強度問題。
我們在選購旅行用車時,從自己實際的用途出發,不要看重廠家宣傳的理念、概念。在國內有限的選擇范圍內,長途和偏遠地區的自行車旅行,需要負荷大,路面情況復雜,選擇山地車還是旅行車要考慮清楚。

圖9 旅行自行車
但切記折疊車的用途。折疊車的穩定性不如大車,若用于旅行的話,要注意控制騎行速度,尤其是在放坡時。

圖10~圖11 折疊自行車
二、自行車價位的選擇
車友中流行一句話:自行車上最重的和最重要的都是人。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平時常見的自行車都可以完成普通的自行車旅行,甚至騎車進藏的途中也有騎折疊車,甚至死飛車的身影(具體騎多少路段,暫且不論),但有一點是明確的:一輛合適你騎行線路的、車況完好的自行車,是你順利地完成旅行的重要保證之一。
建議:
1.盡量選擇帶快拆裝置的自行車。快拆裝置詳見第三章第二節“日常維修與保養”。
2.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優先考慮大品牌、成熟品牌的自行車。
3.若公路自行車用于長途旅行,盡量選擇自帶后貨架安裝孔的。
山地車要看用途。一般來說,新手入門的價位在1500元左右。但是如果考慮日后的升級,就應該至少選擇ATX770以上的車型。當然,有條件的話建議DIY,可以根據以后的需要,做出配件的選擇。

圖12 進藏等路況比較復雜的線路,騎鈦合金自行車舒適性較強
三、車架尺寸的選擇
整車都是固定尺寸生產(同一型號大都以每間隔2英寸為一種尺寸生產)。以山地自行車為例,有的型號整車分成16英寸、18英寸、20英寸幾種尺寸;有的型號整車分為15英寸、17英寸、19英寸和21英寸幾種尺寸;有的山地自行車和公路自行車整分為XS(156~165cm)、S(166~175cm)、M(176~185cm)和L(186cm以上)幾個尺寸。這里講的自行車的尺寸指的是車架的尺寸。
1 車架的尺寸是怎么量的?
車架基本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傳統的水平上管類車架,上管水平,目前多見于公路自行車;另一類是壓縮類車架,即上管從頭開始向尾傾斜下降,公路自行車和山地自行車都有。
車架的尺寸因此可簡單分為兩個標示系統:一是C-C(center-to-center),二是C-T(center-to-top)。兩系統都從五通中心點沿著立管往上量,前者量到立管銜接上管的中心點,后者量到立管頂端。看自行車尺寸的時候,要先弄清楚是C-C還是C-T。

圖13 C-C:五通中心到立管與上管交接處的長度;C-T:五通中心到立管頂端的長度;T-T:有效的上管長度

圖14 水平車架公路自行車

圖15 壓縮車架公路自行車
關于身高和車架尺寸,一般自行車廠家都會給出下表:
表中根據身高給出相應的車架尺寸,同樣身高的人,他的上身長度、腿長、臂長等未必相同,但鞍座、把立可以微調,所以可以按身高初步選擇自行車的尺寸。

請注意,根據身高選擇車架尺寸,然后再根據自己的上身長度、腿長、臂長等微調鞍座、把立等。有的人買車時,因種種原因買的車架尺寸不適合自己的身高,便采用前移或后移鞍座、更換長或短把立的方式微調,這樣是完全不可取的。
2 選擇車架尺寸必須考慮的因素
(1)有效上管的長度
有效上管的長度就是從頭管和上管中心線的交叉點開始,水平往后到與座管的中心線交叉點處,這兩個點的距離。請參見上文“車架尺寸的選擇”配圖中“T-T”。
(2)STANDOVER HEIGTT
STANDOVER HEIGTT指的是跨騎在自行車上時,從地面到車架上管(胯部正下方那一點)頂部的距離。對應的一個概念是STANDOVER HEIGTT CLEARANCE,即胯部到上管頂部的空隙距離(公路自行車2~3厘米,山地自行車稍微多點),也叫安全距離。保持跨下有一定的安全距離是很重要的,下車時,或自行車失去控制時,騎行人會本能地伸腳支撐路面,如果沒有一定的安全距離,車架的上管就可能會傷到跨部,即俗稱的“卡襠”。
測量自己的STANDOVER HEIGTT的方法:用一把尺或一本書頂在恥骨上,測量尺或書上邊緣到地面的距離。注意:不是測量褲襠到地面的距離。胯立在車架上,如果你的下襠和車架的上管有適當的間隙(即上文所說的安全距離),那么這個車架是適合的。

圖16 STANDOVER HEIGTT
(3)臂長
臂長指一只手水平抬起伸直,指尖到腋窩的距離。同樣身高的人,臂長未必相同,就是同一個人,左臂長和右臂長也有微小差別。按身高選擇車架尺寸不是絕對的,所以前文稱之為“初步選擇”,還必須考慮臂長。如果條件允許,先試騎,再確定車架的尺寸。身高在160厘米以下或在180厘米以上的人,選擇車架時更是如此。

圖17 臂長
3 若喜歡某款車架,但沒有適合自己的尺寸,怎么辦?
很喜歡某款車的顏色、樣式或涂裝,但恰巧沒有適合自己的車架,遇到這種情況怎么辦呢?山地自行車把握一個原則:選擇最接近自己的尺寸,寧小勿大。比如身高170厘米,可選擇16.5~17.5英寸的車架,即以身高對應的車架尺寸±0.5英寸。公路自行車為了給上半身充分的延伸空間,可選+1厘米的車架。不過,無論是大一點還是小一點,都要以個人的騎行習慣、所感受到的舒適程度為準。
4 女士是否要騎女式自行車?
明確兩點:
(1)女士不一定要選擇女式自行車。
(2)由于女性普遍身材嬌小,男式、女式自行車在設計上是有區別的:
① 車架的區別:同一尺寸的車架,女式的橫梁略短。
② 女式車架橫梁更低,以方便女性上下車腳著地時不至于讓跨下卡著車架。
③ 女式車鞍座偏寬,以對應女性普遍較男性寬的盆骨。
④ 女式車架的焊接更加平滑、更美觀,顏色更鮮艷。
⑤ 女式自行車的車把偏窄,因女性普遍比男性肩窄。
⑥ 女式自行車的曲柄長度偏短,以便女性發力。
⑦ 女式自行車的把套舒適性更高,不那么硬。
⑧ 女式自行車的車把普遍比鞍座高。

圖18 女式山地自行車美利達維多利亞500
5 BIKE FITTING
BIKE FITTING是一個程序,這個程序旨在協助騎車人選擇及設定自行車的配件,讓自行車的設定最適合騎車人的騎乘目標。一般來說,騎行目標包括舒適、效率和安全。
BIKE FITTING分為不同的程度,越精確需要的工作時間越長,需要的專業知識要求越高。騎自行車旅行的車友多數是業余車手,做BIKE FITTING一般需要2~5小時。一個冠軍級別的職業運動員做BIKE FITTING需要5~30天來測試和設定。
BIKE FITTING的一些數據,如身高、肩高、襠高、臂長、肩寬,車架、車座高、有效伸展、車把寬和曲柄的數據,是由各種軟件計算出來的,這只能說是初級的BIKE FITTING,不能以此為最終的依據。
BIKE FITTING還應考慮騎這輛自行車的目的、自身的柔韌性、核心力量、運動能力等。

圖19 BIKE FITTING軟件計算出來的部分數據
四、車架材質
自行車車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自行車的耐用性、騎行時的舒適感。車架材質從最早的鉻鉬鋼,進化到鋁合金及復合材料,如碳纖維,其他還有鈦合金、鈧合金、鎂合金等,自行車研發人員不斷地研發新材料配方,提升管件與結構設計能力并創新加工技術,旨在讓車架更輕、更強、更舒適且更富有流線感。
1 鋼車架
鋼車架的優點是抗沖擊能力很強,車架的焊接和制作比較容易。不過,鋼材的車架一般都比較重,容易被腐蝕和生銹。
2 鋁合金車架
目前很多入門級的山地車通常都是采用鋁合金的車架,因為鋁合金加工相對比較容易,質量比較輕。鋁合金材質的自行車在騎行中靈敏輕巧、高剛性,同時也忠實地反饋了因地面所產生的震動,因此略微犧牲了騎乘的舒適性。
3 鈦合金車架
以鈦為基礎加入其他合金元素組成的合金稱作鈦合金。鈦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強度高、抗腐蝕性能好、工藝性能好等優點,是較為理想的航天工程結構材料。鈦合金車架的質量比較輕、強度大、防腐蝕性高,車架具有很好的承重能力和抗沖擊能力,舒適度高。
4 碳纖維
碳纖維是一種由聚丙烯腈纖維、瀝青纖維或黏膠維等經氧化、炭化等過程制得的含碳量為90%以上的纖維。其最大的優點就是質量輕、強度大,質量僅相當于鋼材的20%~30%。碳纖維制造成本比較高,一次成型,一旦損害便無法修復。
5 其他材質的車架
(1)鈧合金車架
鈧合金是在鋁及其合金中添加鈧金屬,形成高性能的合金。鈧合金被認為是新一代航天航空、艦船、兵器用高性能合金結構材料。鈧合金車架的強度比鋁合金更大,所以可以抽管抽得更薄,讓質量更輕的同時保證強度。
(2)鎂合金車架
鎂合金是以鎂為基礎加入其他元素組成的合金。其特點是密度小、比強度高、彈性模量大、消震性好,承受沖擊載荷能力比鋁合金大,耐腐蝕性能好。但鎂合金不易加工,目前鎂合金車架還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