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奮斗者為本:任正非引領華為的方法和故事
- 成正心
- 1209字
- 2019-01-05 03:18:51
◇杜絕任人唯親
眾所周知,中國是個人情大國,有很多思想頑固的管理者會有“打虎還是親兄弟,上陣還是父子兵”的想法。于是在用人方面,這些管理者會破格提拔一些跟自己有關系的人,然后逐漸地形成一個利益共榮圈,結果弄得公司上下怨聲載道。
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觀點。招聘選人應該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進行,如果管理者任人唯親,那么對于其他應聘者而言,無疑是一種不尊重。而且,現在企業間的競爭,主要是人才的競爭。如果公司有太多的關系戶,必然會出現不公平的競爭,從而導致真正的人才離開公司。這樣下去,企業必將在未來的市場中失去競爭優勢。
有一位老板就曾遇到過類似的麻煩。
有一位老板用做成衣生意賺來的十幾萬元,投資開了一間不算小的餐廳。開業之初,生意很是興旺,誰知過了半年,營業額越來越少。經過一番考慮,老板做出了一個決定:精簡半數人員,辭退了10名服務員。
原來,這10名服務員全是老板娘家的親戚或鄰居。本來店里不需要這么多人,但是仗著這層特殊關系,他們被安排進來。這些人在接待顧客的時候,總是互相推諉、拖拖拉拉,對顧客也是愛答不理,服務一點都不周到。最后,這位老板果斷地辭退了這些“七姑八姨”,對剩下的員工進行了崗位職責劃分,并且明確了每個員工的工作范圍。最終,員工人數少了一半,工作卻一點都沒落下,店里的生意很快也有了起色。
顯然,這位老板的老婆為做人情,將親朋好友安排到店里工作,造成了人浮于事的情況,影響了飯店的營業額。直到老板把這些人裁掉以后,餐館才漸漸地扭虧為盈。如果這位老板繼續放任這種任人唯親的現象,沒準還會有更多“七姑八姨”到餐館工作,那餐館離“關門大吉”也就不遠了。可見,任人唯親的確是企業發展的大毒瘤。
在華為,任正非杜絕任人唯親。記得在2010年的時候,華為內部流傳著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董事長孫亞芳正在辦理離職手續。這無論對于華為還是中國的IT界來說,都是一次不小的“地震”。而此次“地震”的根本原因,是華為總裁任正非準備將公司傳給兒子,此舉也是為其鋪路。至此,“孫亞芳被逼離職”的消息開始在網上流傳開來。
消息傳出不久,任正非就對此事進行了澄清,并在上海研究所與員工的交流中這樣說道:
11萬員工啊,絕大多數都是高端知識分子,相當多都是世界級的知識分子,這樣的人能那么團結,說明了我們有一種文化,這種文化的基礎就是任人唯賢,而不是任人唯親……我們設計這種結構就確立了任人唯賢的路線,現在我們越走越清晰,怎么還會倒回去搞任人唯親?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外界的所有說法都不符合實際,是集體開了個大玩笑。
就像任正非描述的那樣:“媒體現在很沉悶,如果不‘哈哈’,大家很壓抑,沒到愚人節,就開了個大玩笑。這是‘成人哈哈’,反正你就哈哈一笑這事情就過去了。你在華為生活了那么長時間,你應該清楚華為公司是什么樣子,華為又不是朝鮮,這是第一點。”
就這樣,任正非用“集體開了個大玩笑”推翻了外界對華為“任人唯親”的質疑,這也是華為一貫堅持的干部選拔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