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積極心理學(xué)
- 曹劉霞
- 1599字
- 2019-01-10 17:45:11
當(dāng)心孩子有“找愛心理”
問題5 最近一周,你發(fā)現(xiàn)自己孩子的變化了嗎?
5歲的米露在幼兒園玩耍時,不小心劃傷了手指。老師急忙過來要幫她包扎一下,她微笑著說:“老師,不疼!”老師只覺得孩子真懂事,但還是勸她:“不包扎的話,是要感染的喲!”米露點點頭,說:“老師,那我回去讓媽媽給我包扎。”老師看放學(xué)時間也快到了,并且米露的傷口也比較淺,于是再三叮囑她別碰水。老師發(fā)現(xiàn)米露最近經(jīng)常受傷,但是她也不哭,反而還有點高興的樣子。
班上還有一個孩子,叫鵬鵬。鵬鵬總是“搞破壞”,課堂上他把書往地上扔,睡覺的時候把枕頭也往地上扔,但是他扔得沒有什么來由,也沒有不高興,只是純粹地?fù)v蛋。有一天,鵬鵬又扔枕頭,老師很有經(jīng)驗,抱住他親了一下。鵬鵬哈哈大笑,樂得在床上打滾,然后再次把枕頭扔下來。
這兩個孩子怎么會有這么奇怪的舉動呢?后來,老師在家訪中發(fā)現(xiàn),米露的媽媽剛生了小弟弟,而鵬鵬的爸爸媽媽是做生意的,平時很少有時間陪他,被鵬鵬“煩”的時候就拿錢給他,讓他去買玩具自己玩。
很明顯,兩個孩子在家里得到的關(guān)注太少了,所以他們就“開動腦筋”,用可憐的“小手段”來博取大人的關(guān)注。
孩子一旦得到愛的滿足,他就會表現(xiàn)出真實的自我,把全部精力都用在自身的發(fā)展上,他的心理素質(zhì)、智力素質(zhì)、人格素質(zhì)、道德素質(zhì)都會和諧地發(fā)展。
在家里得不到足夠的關(guān)注,無法得到愛的滿足的孩子,就會將每天的注意力放在尋找、索取甚至乞求愛上面。這種孩子不自信,不懂得如何跟其他孩子自然地溝通與合作,經(jīng)常想方設(shè)法獲取別人的愛,或者通過搞破壞來吸引大人的注意,或者通過揣摩大人的心思來得到愛。

孩子們在吸引大人注意的時候,心理的狀態(tài)是:“我知道只有這么做,他們才會愛我。”米露覺得自己受傷的時候,媽媽才會重視自己超過弟弟;鵬鵬覺得只有自己調(diào)皮搗蛋的時候,大人才不會無視他的存在。一旦這種“陰謀”得逞,他們就會樂此不疲。
讓一個正處于天真爛漫時期的孩子用“心計”去獲取甚至乞求愛,是很悲哀的一件事。家長應(yīng)該多抽時間陪陪孩子,給予孩子充分的關(guān)注,避免孩子出現(xiàn)“找愛心理”,這樣才能把天真和快樂還給他們。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1.安排好工作和家庭的關(guān)系
工作忙不是不陪孩子的理由,工作累也不是嫌孩子煩的借口。家長一定要平衡工作和家庭的關(guān)系,抽出時間多陪伴孩子。
2.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切忌偏心
有些父母錯誤地認(rèn)為老大討厭弟弟妹妹,其實孩子討厭的是被奪走愛和被忽視的感覺。父母一定要多跟孩子溝通,反復(fù)強調(diào)并用實際行動證明他依然是自己心愛的寶貝,不要一味地強迫他讓著弟弟妹妹,因為他也是個孩子。
3.陪孩子做他喜歡的事
一整天在家躺著,家長玩手機,讓孩子自己看電視,這算不算是陪孩子呢?當(dāng)然不算。陪孩子就是要陪他做他喜歡的事,去游樂場,去吃美食,給他講故事,等等。在陪伴的過程中,家長要投入真實的熱情,不要流露出不耐煩和敷衍的態(tài)度。
4.關(guān)注孩子的變化
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家長會熱切地關(guān)注著他的一舉一動、點點滴滴的變化:會翻身了,出牙了,會喊爸爸媽媽了……怎么等到孩子長大了,家長的熱情反而消減了呢?從現(xiàn)在開始,用心關(guān)注孩子的變化吧:他長高了,瘦了,放學(xué)回來好像有點不高興了,最近又迷上了一部新的動畫片……如果你及時捕捉孩子的這些變化,并邀請他進(jìn)行溝通和分享,孩子會非常高興。
5.安排“特別時光”
沒有什么比定期安排一段屬于孩子的“特別時光”更令他感到興奮的了。有的家長可能覺得自己已經(jīng)在孩子身上耗費了大量時間,但是與“隨意的”或“不得已的”時間相比,“有計劃的專屬的”時間意義可大不一樣。
2歲以下的孩子還不大能理解“特別時光”的含義,所以無須安排。對于2~6歲的孩子,孩子每天需要至少30分鐘的“特別時光”。對6~12歲的孩子,對家長的依賴性逐漸減弱,但“特別時光”仍要保證每周一小時。
“特別時光”的重大意義在于,孩子能對此產(chǎn)生期待,他會感受到自己對父母非常重要,并由此獲得愛、歸屬感和價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