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徹底把經絡穴位說清楚
- 蕭言生
- 18字
- 2019-01-10 17:42:43
第一章
善用人體十二經,養生祛病不用愁
三焦經是人體無言的神醫
三焦經分布在人體體側,就像一扇門的門軸。所以中醫學里有一種說法叫做“三焦為樞”,也就是樞紐的意思。
許多病痛潛伏在三焦經上,只要學會運用三焦經這個無言的“神醫”,就會對養生祛病起到意想不到的功效!例如掐中渚穴可以治小腿抽筋,掐支溝穴可以治脅痛岔氣,掐液門穴可以治口干咽痛。

我認識這樣一位老年朋友,他比較愛發脾氣,情緒總是不穩定,而且一緊張就胸悶,平時與鄰里甚至老伴常有爭吵,之后他就會莫名地胸悶憋氣。厲害的時候,胸口就像上了鐵箍,喘息不得。經過西醫多次體檢也沒查出一點毛病,都認為他是神經太緊張了!有一次,他與別人一起玩麻將,旁邊有人在給他支招的時候無意間用拳頭捶了他的胳膊一下,原本是無意之舉,而且這個人的力量很輕,結果他卻痛得不得了,捂著肩膀直叫疼:“哎喲,你輕點,我這老胳膊老腿哪經得起你這樣打!”其實對方根本沒用力,打牌的人也覺得他大驚小怪,不就輕敲了一下胳膊嘛,哪至于這樣?大家都知道他平時脾氣不好,愛為小事生氣,以為他這次還是如此。可看他又不像是故作姿態。我當時正好也在場,感覺很奇怪,以我對經絡的了解,我認為他的三焦經上肯定隱藏著什么疾病,于是便暗里決定要給他治一治,于是我在旁邊用手突然按了按他的痛處,他疼得直咧嘴,準備轉過身來就罵,可當他看清是我時,愣了一愣,然后帶著疑惑的表情問我:“蕭醫生,原來是您啊!這是怎么回事,你為什么要突然按我的胳膊?”我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問道:“先別說這個。你現在感覺怎么樣?”他高興地說道:“您一說,還真是的,我剛才還胸悶得很,經你這一按,倒是痛快多了。”邊說邊自己按摩起被敲疼的那塊肌肉,結果,胸悶很快就完全消失了。
八段錦
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氣功動功功法。八段錦由八節組成,體勢動作古樸高雅,故名。八段錦形成于12世紀,后在歷代流傳中形成許多練法和風格各具特色的流派。
此時,我注意觀察了他的上臂被敲疼的地方,果然如我所料,是三焦經上的消濼穴,他的胸悶是上焦氣郁而成。
三焦經既然這么神奇,那么,我們又該怎么應用它進行養生保健呢?

我的建議是:
第一,循經按揉或敲擊。
三焦經是看不到摸不著的一個東西,該怎么理解它呢?其實,三焦經所治的這些病基本上都是經絡循行所過的地方的一些病。三焦經是主樞,是門軸,不管是外面的東西要進去還是里面的東西要出來,都得經過門,都得轉門軸,所以三焦經也能用在其他一些病的治療和預防當中。那有些人或許會問:那什么時候揉三焦經最好呢?三焦經的氣血在亥時達到頂峰,也就是晚上9點~11點,這時候不管是工作還是休息的人都會犯困,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段按揉三焦經,對全身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第二,重點穴位的按揉。
三焦經在針灸臨床上的應用一般以治療發熱、外感風寒或者面癱以及耳聾耳鳴等比較常見。在自我保健中的應用不及臨床上那么多和廣,大家只要掌握常用的幾個重點穴位,如支溝、肩髎、翳風、耳門等就可以了。

另外,我在這里再告訴大家一個非常簡單的調理三焦經的辦法,那就是八段錦中所謂的“兩手托天理三焦”。具體的做法是:直立,兩手心朝上,兩臂從體側緩緩上舉至頭頂上方,手指相交叉,內旋翻掌朝上撐起。同時兩腳跟盡量上提,仰頭,眼看手背。然后,兩掌外旋翻轉手心向下,屈肘松肩,分手垂臂。同時腳跟下落著地,還原成直立預備勢。
做這個動作,需要注意:上撐動作要有“托天”之意,兩手向上相交叉時吸氣,翻拿上托時呼氣;叉手下降至頭頂時吸氣,分手下垂還原時呼氣。如此反復練習數遍。
這個動作可以活動人體的上中下三焦,使人氣血順暢,妙用無窮,尤其適合工作繁忙的青年朋友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