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 二元經濟結構現狀及原因分析

二元經濟結構是發展經濟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最早由荷蘭社會學家Boeke在其1953年出版的《二元社會的經濟學和經濟政策》一書的二元結構理論中提出。他認為農村依然是沒有實現西方工業化的傳統社會,主要依賴于土地,使用勞動力生產。然而城市卻是殖民主義輸入以后逐步進行西方工業化的現代社會,主要依賴于資本、使用機器和技術生產。現代工業部門同傳統農業部門在經濟和社會文化等各個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別。這些差別直接或間接地導致城市和農村、工業和農業中的資源配置迥然不同。

隨后美國經濟學家劉易斯延伸了這一理論,他認為二元經濟結構是指發展中國家現代化的工業和技術落后的傳統農業同時并存的經濟結構(傳統經濟與現代經濟并存)。即在農業發展還比較落后的情況下,超前進行了工業化,優先建立了現代工業部門。二元經濟的形成必然與工業化相聯系,往往伴隨著工業化、城市化快速推進而產生,是從傳統農業到現代工業社會過程中的必然現象。在工業化進程中,基本上各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經濟二元經濟結構。這是因為,在發展中國家,一方面工業化前是傳統經濟的汪洋大海,另一方面工業化又是通過從國外引進、移植現代工業起步的,難以通過其擴散效應形成遍及社會整體的生產方式,從而使國民經濟呈現二元狀態。

二元經濟結構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一個普遍特征。根據劉易斯等人的解釋,二元經濟結構是指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存在兩個完全不同的部門:一個是農村中以農業和手工業為主的傳統部門,被稱為非商業化部門或者非資本主義部門;另一個是城市中以制造業為主的現代部門,被稱為商業化部門或者資本主義部門。而產生二元經濟結構的原因在于,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在運行機制或者社會資源配置的基礎手段上,存在兩種不同的制度。正如Bardhan和Udry(1999)所言,發展中國家通常存在經濟差異巨大的二元部門,一個是以農業為代表的落后的傳統部門,另一個是以工業為代表的先進的現代部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壁市| 仁寿县| 邯郸县| 浪卡子县| 望江县| 姚安县| 武穴市| 二手房| 阿鲁科尔沁旗| 交城县| 卓尼县| 澳门| 杂多县| 南华县| 桃园市| 玉田县| 沁源县| 四平市| 武胜县| 大荔县| 宁陕县| 大兴区| 米泉市| 靖宇县| 米脂县| 江门市| 景德镇市| 磐安县| 罗田县| 山西省| 常宁市| 金坛市| 哈尔滨市| 竹山县| 南雄市| 莱西市| 澄江县| 浦城县| 革吉县| 湘潭县| 桐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