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推背圖》(修訂版)
- 許欽彬
- 3598字
- 2019-01-05 00:15:01
第二節 中國古代哲學中萬事萬物的歸類

1.先天八卦代表的事物含義
鍵 [乾](一):
上、天、高、神、龍、頂、首、健、易、道、大、不息、元、旋、古、久、晝、舊等
奪 [兌](二):
澤、月、口、舌、言、說、美、悅等
羅 [離](三):
太陽、火、電、焚、光、明、惡人、網罟、飛翔、紅、羽、鶴等
辰 [震](四):
雷、震動、行、出、作、興、講、響、音、生、笑、麋鹿、蕃、初、起、振、威、驚懼等
筭 [巽](五):
風、霜、云、白茅、雞、魚、繩、蛇、手、舞、歌、高、入、伏等
習贛 [坎](六):
水、月、烏云、溝、咸、大川、江河、淵、寒、泉、雨、耳、順、尸、死、險、陷、毒、習、聚、歸、陰液、災、涕等
根 [艮](七):
山、石、樹根、背、鼻、手、腳、指、爪、沙、丘、穴居、星、尾、虎、豹、鼠、碩果、栗、止、閑、居、罷、友、道、小狐、狼等
川 [坤](八):
下、大地、土、陸、身、形、晦、夕、暮夜、尸、喪等
2.后天八卦代表的事物含義
鍵 [乾](六):
天、君、父、天子、王、大人、圣人、善人、君子、武人、行人、高、宗、考、神、人、族、愛、信、龍、馬、萬物、金、玉、寒、冰、斗、郊、野、頂、首、直、健、易、敬、畏、威、嚴、堅、剛、道、德、良、善、生、好、祥、慶、嘉、譽、福、祿、始、大、得、盈、治、老、遠、謀、不息、元、旋、荒、包、肥、古、久、大明、晝、百、圭、著、舊、西北方等
奪 [兌](七):
澤、少女、月、姊、妹、妻、妾、友、巫、口、舌、言、說、祝、謝、教、刑人、酌、享、虎、羊、牲、右、西、美、容、金、角、見、悅、花瓶、西方等
羅 [離](九):
太陽、火、電、禮、中女、母、婦、妹、主人、惡人、大腹、戶、自、女兵、牢獄、網罟、瓶、甕、矢、飛翔、禽鳥、黃牛、牝牛、文彩、紅、見、輝光、智、大吉、羽、樽、燔、焚、光、明、戎、鶴、南方等
辰 [震](三):
雷、震動、帝、主、諸侯、行人、士、兄、夫、行、征、出、逐、作、興、奔走、言、講、議、問、告、響、音、應、交、懲、友、從、守、左、生、緩、寬仁、樂、笑、陵、祭、草莽、麋鹿、筐、趾、蕃、短木、缶、足、腓、拇、履、擊、鼓、初、起、振、長子、祖、宗、公、百官、虞人、臣、百谷、坦道、圭、棺、槨、躬、身、戎、敕、威、仁、驚懼、東方等
筭 [巽](四):
風、霜、云、長女、處女、婦、妻、宮人、商旅、長木、白芽、藥、雞、魚、束帛、床、褥、繩、維、股、肱、手、舞、歌、解、高、入、伏、進退、號啕、命、規律、行事、號令、風谷、仁、資、利市、墉、歸、桑、龜、蛇、處、交、東南方等
習贛 [坎](一):
水、月、烏云、玄、溝、咸、大川、江河、淵、井、寒、泉、雨、中男、客、匪、盜、寇、弓彈、桎梏、弧、豕、弓輪、法、律、罰、耳、順、尸、死、血、勞、志、惕、恤、愁、悔、疑、憂、心病、險、陷、隱伏、欲、毒、習、聚、歸、入、膏、陰液、災、涕、罪、北方等
根 [艮](八):
山、石、樹根、背、鼻、手、腳、指、爪、沙、丘、干、磐、門庭、宮殿、域、廬、舍、穴居、社稷、星、斗、經絡、少男、君子、賢人、弟子、小人、孤、童、仆、晦、尾、皮、虎、豹、鼠、小屋、碩果、栗、華、止、慎、節、執、引、取、求、牽、納、握、炙、厚、篤實、積德、多識、信、思、差、休、閑、居、罷、防、顛、弟、官、友、道、時、小狐、狼、肱、教堂、宗、觀、寺、廟、東北方等
川 [坤](二):
大地、王后、土、佳妻、百姓、群眾、女人、母、婦、妣、姓、城邑、隍城、田、疇、邦、國、家、宅、陸、閉、關、黃牛、牝馬、大輿、腹器、厚德、甘、肥、身、安、負、利、富裕、虛、谷、經營、吝嗇、迷、欲、形、過、惡、害、亂、冥、晦、夕、暮夜、朋、方正、光大、順從、終、無疆、事業、庶政、尸、康、遼、寡、營、下、書、永、遜、近、思、默、密、恥、怨、喪、年、戶、齒、輻、西南方等
也可參照本章上一節中所談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十位數字運動變化的法則、規律,表達了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永遠都處在一個運動變化的狀態之中。
西方哲學初期的畢達哥拉斯學派所提出的“萬物皆數”的觀點,其實就是與之極為類似的哲理。
先天與后天最明顯的區別在于數字代表的意義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原因是中國人智慧的先祖,先天思維時,通過形象的思維對比,在觀物取象時,經過仔細的類比,發現自然界的萬事萬物,以及自然運動的法則與規律,是在人類形成對它們的認識之前就已經是一直這樣存在于大自然中的,可以極其近似地與八卦和符號、數字等一些簡單直觀的意思進行一一的對應,中國古人稱之為“體”和“先天”。
由于人類在不斷地進化,中國人智慧的祖先通過實踐與勞動,后來又逐漸掌握了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的動態運動變化的法則和規律,并將這些先天自然運動的法則與規律,總結、類比、歸納、延伸進來了許許多多的事物,甚至是所有的事與物,而且通過利用數字的變化,就能夠完整地對大自然的所有事物進行整體而模糊的靜態和動態描述,從而就逐漸產生了文化與文明,并將這些文化與文明應用到了社會的生產和生活當中,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文明文化體系,中國古人稱之為“用”和“后天”,言簡意賅。
3.十天干代表的事物含義
甲——代表陽木、高大強硬的樹木、大風、東方等;
乙——代表陰木、柔弱的小草、灌木、微風、東方等;
丙——代表陽火、旺盛的太陽之火、高溫的爐火、強烈刺目的光線、南方等;
丁——代表陰火、柔弱的篝火、燭火、亮光、南方等;
戊——代表陽土、強壯干硬的山石、巖石、卵石、中部、中央等;
己——代表陰土、柔軟的粉塵、砂土、黏土、中部、中央等;
庚——代表陽金、強硬的工具、刀斧等金屬以及西方、寒氣等;
辛——代表陰金、柔軟的黃金、白銀等可用于裝飾的金屬以及西方、涼爽等;
壬——代表陽水、江、河、海、大雨等強勢的水資源以及寒冷、黑暗、北方等;
癸——代表陰水、細雨、露珠、小溪、流淌、清涼、液體、陰暗、北方等。
4.十二地支代表的事物含義
子——代表陽水、江、河、海、大雨等強勢的水資源以及寒冷、黑暗、北方等。
丑——代表陰土、植被與水分充足的山脈、稀泥、沼澤、濕地、東北方等。
寅——代表陽木、樹根、樹干、大樹、東方等;寅也為驛馬星,在最古老的古漢語言文學中,也代表動詞中的生長、打雷、競爭等。
卯——代表陰木、草根、草木、樹葉、東方等。
辰——代表陽土、海岸、河堤、水庫堤壩等濕土以及東南方等。
巳——代表陰火、篝火、爐火、窯火、陽光、溫暖、溫熱、東南方等;巳也為驛馬星,在最古老的古漢語言文學中,也代表動詞中的照射、刮風、捆綁等。
午——代表陽火、太陽之火、火種、陽光、炎熱、南方等。
未——代表陰土、沙漠、干旱的土地、炎熱、蒸發、西南方等。
申——代表陽金、上升、劈下、強硬的刀斧等金屬工具以及西方、涼爽等;申也為驛馬星,在最古老的古漢語言文學中,也代表動詞中的閃電、劈、竄等。
酉——代表陰金、雕刻刀、柔軟的黃金、白銀等可用于裝飾的金屬以及西方、涼爽等。
戌——代表陽土、燃燒過的灰燼、燥土、涼爽、西北方等。
亥——代表陰水、雨水、小溪、流淌、液體、清涼、陰暗、北方等;亥也為驛馬星,在最古老的古漢語言文學中,也代表動詞中的流淌、流淚、睡覺等。
5.子孫、妻財、官鬼、父母、兄弟、世、應,經過歸類后所代表的事物含義
子孫:生機、生命、機能、生物、動物、小孩子、后代、苗頭、財源、果實、種子、福氣、規律、秩序、工藝、工序、健康、醫藥、醫生、衛生等;
妻財:妻子、小妾、能量、富饒、富裕、能源、資源、財富、食物、錢財、貨幣、豐收、收成、物品、病源等;
官鬼:官員、官位、表率、約束、管理、壯觀、壯麗、妖嬈、匪盜、騙子、災難、疾病、糊涂、高價、困惑、艱難、險阻、困苦、戰斗等;
父母:大自然、事業、安全、保護、庇佑、文件、文章、組織、紀律、法律、制度、父母、家庭、房屋、村莊、車船、教育、成功、名氣、環境、權力、國家、江山、社稷、百姓、人民、軍隊等;
兄弟:大規模、勢眾、勢力、眾多、聯合、幫助、團結、朋友、兄弟、姐妹、破財、劫財、虧損、損失、損傷等;
世:自己、本人、我方、己方,身在主體現象和變化現象事物發展過程之中,并在觀察、思考、認識和執行的局中人;
應:此事、對方,事物變化的起源與事物變化的結果,對方的開始與對方的結果。
6.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六爻,經過歸類后所代表的事物含義
初爻:開始、基層、基礎、地面、腳部、百姓、農民、工人等社會底層的位置;
二爻:開始、門口、房屋、道路、過程、軌道、心理、心里、腿位、床位、嘴位、籬笆位、輪位、手位、生殖器位及工人、小商販等社會階層的位置;
三爻:半天空、過程、軌道、半山腰、腹部、腰部、手部、臀部、白領等社會中產階層的位置;
四爻:半天空、過程、軌道、半山腰、胸部、背部、手臂部、金領等社會中高產階層的位置;
五爻:天空、過程、心臟、心理、眼位、頭部、腦位、院墻位及君王等社會高層、實力、實權的位置;
六爻:天空、太空、結束、結果、頭頂、腦子、山頂、尾巴及老人、退休、安逸等社會階層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