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主要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書的研究思路如下。

首先,對相關“產業集聚”與“產業升級”的經典文獻進行系統梳理,以期找到現有文獻中的缺失并借此確定本書研究的切入點和突破口。

其次,考慮到中國的現實特征,基于本書研究的視角對已有理論模型進行一定的修正及拓展,在此基礎上梳理并提出開放條件下產業集聚之要素積累效應,并將產業集聚與區域產業效率維度之升級進行理論對接與機理梳理。

最后,引入中國現實的數據進行實證檢驗和分析。根據本書理論、實證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并為下一步研究的開展指明方向。

本書試圖梳理在區域開放條件下,產業集聚之要素積累效應對區域產業升級的影響機制,揭示開放視角下集聚之于區域產業升級的內在機理,并對這一命題展開實證檢驗。這就需要綜合使用多種研究方法,具體而言可以歸納如下。

第一,文獻閱讀分析法。為了能夠準確把握本書的研究視角及其研究方向,需要搜集、閱讀與整理大量相關研究的經典文獻,并圍繞本書的研究主旨,從已有文獻中歸納和梳理出一條圍繞本問題的“已知”與“未知”的研究邊界,從而為開展進一步的研究指明方向,并找到合適的切入點。

第二,規范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本書在區域“二重開放”的視角下,分析與梳理產業集聚之動態外部性對區域產業升級的影響機理:延續集聚外部性已有的研究線索,與區域產業升級之效率維度的內涵進行理論對接,進而對“產業集聚—要素積累—區域產業升級”的整個鏈條機理進行梳理和分析。由此,這就需要在研究開展過程中使用經濟學的規范分析法,通過對已有文獻中的經典理論模型進行契合本書研究思路的4改造、整合及推導,以期在開放條件下對“產業集聚—要素積累—區域產業升級”的經濟現實進行模型化的重構。在此基礎上,本書擬通過引入中國現實的經濟數據對所得結論展開實證分析,旨在驗證中國現實是否與理論機理相吻合,并由此實現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相輔相成,互為依托。

第三,區域與產業相結合、橫向與縱向相結合的實證研究方法。本書擬通過引入中國現實的情況來檢驗開放條件下集聚之于區域產業升級的相關理論命題。這就需要在研究過程中既要考慮區域層面數據,也不能忽略對產業層面數據的分析;既要從橫向對比的角度考察不同區域之間的經濟現實,也要從縱向變動的角度考察各區域隨時間變動呈現的經濟現實。具體而言,由于產業集聚的發生體現為廠商在同一區域的集聚布局,因此本書計劃先從中國區域層面兼具截面與時間序列的面板數據入手,考察中國各區域的產業集聚現狀。此外,本書也將從我國區域層面的細分產業面板數據入手,考察和分析集聚之于區域產業升級的內在規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庆市| 遂平县| 天津市| 平阳县| 林西县| 大田县| 延津县| 河池市| 姚安县| 蕲春县| 海原县| 饶河县| 巴彦县| 清苑县| 永和县| 安远县| 赞皇县| 梁河县| 满城县| 嘉定区| 亚东县| 冕宁县| 文水县| 兴山县| 鄂尔多斯市| 周口市| 江陵县| 合江县| 米泉市| 扎赉特旗| 巴青县| 洛川县| 古浪县| 元谋县| 隆尧县| 平乡县| 达孜县| 鄢陵县| 东乡县| 大方县| 界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