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產業(yè)競爭力報告(No.6·2016):“一帶一路”戰(zhàn)略與貿易發(fā)展新動能的培育
- 張其仔 郭朝先 白玫 鄧洲 胡文龍 張航燕
- 2932字
- 2018-11-08 16:41:04
B.14 中國與巴基斯坦的貿易拓展?jié)摿?/h2>
摘要:巴基斯坦與中國的整體貿易結合度呈波動下降趨勢,其與美國和歐盟的貿易聯系始終比較密切,與日本的則比較弱。巴基斯坦與中國的整體貿易結合度要低于同期前者與美國和歐盟的,但略高于前者與日本的。在巴基斯坦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的雙邊貿易中,產業(yè)間貿易仍占據主導地位。巴基斯坦與中國產業(yè)內貿易指數排名前十的產品,同其與美國、歐盟及日本該指數排名前十和最后十名的都有所不同。總體來看,巴基斯坦與中國的貿易競爭性和互補性雙雙走弱,短期和中期內,兩國合作的重點仍在初級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上,下一步應深化巴中經貿合作,拓展合作空間,豐富貿易品種,增強貿易互補性,攜手開拓國際市場,實現兩國共贏發(fā)展。
關鍵詞:巴基斯坦 產業(yè)競爭力 產能合作
一 中國與巴基斯坦的貿易強度
1.巴基斯坦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的整體貿易結合度
縱向來看,巴基斯坦與中國的整體貿易結合度呈波動下降態(tài)勢。兩國整體貿易結合度指數由2001年的1.62下降至2011年0.86,彼此貿易聯系逐步減弱,此后反彈至2012年的1.26,彼此貿易聯系重新得以加強,不過近年來該指數又持續(xù)下降,兩國貿易聯系呈走弱態(tài)勢。相比之下,巴基斯坦與美國和歐盟的貿易聯系始終比較密切,與日本的則比較弱。
表1 2000年以來巴基斯坦與中、美、歐、日的整體貿易結合度(TII)

資料來源:課題組根據UNcomtrade數據庫HS編碼數據計算整理。
2.巴基斯坦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的分產品貿易結合度
2000年和2015年,巴基斯坦與中國貿易結合度超過1的產品種類要遠遠少于同期的美國和歐盟,2000年低于日本,2015年高于日本。對比各年貿易結合度大于1與小于1的產品種類,除歐盟是前者多于后者外,中國、美國和日本都是前者少于后者。從變化趨勢來看,巴基斯坦與中國、美國和歐盟貿易結合度大于1和小于1的產品數量都在增加,與日本貿易結合度大于1的產品數量有所減少,小于1的則有所增加。
表2 巴基斯坦與中、美、歐、日分產品貿易結合度(TII)的區(qū)間分布

資料來源:課題組根據UNcomtrade數據庫HS編碼數據計算整理。
2015年,巴基斯坦與中國貿易結合度比較高的產品同其和美國、歐盟以及日本存在較大差異,貿易結合度排名前十的僅有部分產品相同,是藝術品、珍藏品及古董等產品。巴基斯坦與中國貿易結合度排名前十的產品分別是果醬或水果制品,不包括果汁;巧克力及其他配制食品;銅;藝術品、珍藏品及古董;照明器材;石、沙及礫石;紡織紗;天然磨料;未加工的植物材料以及水產品,僅包括甲殼類、軟體動物。兩國這些產品的貿易結合度都高于1,顯示出較強的貿易依存關系。
表3 2015年巴基斯坦與中、美、歐、日貿易結合度(TII)排名前十的產品

資料來源:課題組根據UNcomtrade數據庫HS編碼數據計算整理。
二 中國與巴基斯坦的貿易競爭與互補關系
1.巴基斯坦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的貿易競爭程度
整體而言,2000年以來,巴基斯坦與美國、歐盟和日本的貿易競爭程度相對穩(wěn)定,而與中國的貿易競爭程度呈現緩慢下降的趨勢。截至2015年,巴基斯坦與中國、美國、歐盟以及日本的貿易競爭程度比較相近,整體貿易競爭指數分別為0.13、0.13、0.12和0.10。
表4 巴基斯坦與中、美、歐、日的整體貿易競爭指數

資料來源:課題組根據UNcomtrade數據庫HS編碼數據計算整理。
2015年,巴基斯坦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貿易競爭程度最高的基本上是初級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表明巴基斯坦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沒有形成較完整的垂直產業(yè)分工體系,因而在這些產品上存在較為激烈的競爭關系。2015年,巴基斯坦與美國、歐盟以及日本競爭較為激烈的產品同其與中國的略有差異,這意味著中國、美國、歐盟以及日本在巴基斯坦的雙邊貿易中存在一定的錯位分工,與中國競爭強度最高的十類產品分別是生產非輕質油的油籽、鐵路軌道鐵及鋼、女裝針織衫等產品。
表5 2015年巴基斯坦與中、美、歐、日貿易競爭強度指數排名前十的產品

資料來源:課題組根據UNcomtrade數據庫HS編碼數據計算整理。
2.巴基斯坦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的貿易互補程度
巴基斯坦與中國的整體貿易互補性指數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2005年起,巴中兩國的貿易互補性指數始終低于巴美、巴歐和巴日,顯示出巴基斯坦與中國的貿易互補性要顯著弱于其與其他三大經濟體。2000年巴中整體貿易互補性指數為1.14,表明兩國貿易互補性比較強;此后,該指數迅速下降至2010年的0.55,顯示出兩國貿易互補性逐步減弱,此后上升至2015年的0.59,但兩國貿易互補程度仍比較低;同期,巴美、巴歐和巴日的整體貿易互補性指數基本上圍繞1上下波動,這三大經濟體與巴基斯坦的貿易互補性更強。
表6 巴基斯坦與中、美、歐、日的整體貿易互補強度指數

資料來源:課題組根據UNcomtrade數據庫HS編碼數據計算整理。
分產品來看,2015年,巴基斯坦與中國貿易互補性最高的產品同其與美國、歐盟以及日本互補性最高的產品不盡相同,僅有大米、棉織物、紡織紗等部分產品是相同的。巴基斯坦與中國貿易互補性最強的產品主要有大米,紡織紗,棉織物,棉,皮革,塑膠廢料,乙醇、苯酚,石、沙及礫石,賤金屬礦及其精礦以及有色金屬廢料等初級產品和勞動密集產品。
表7 2015年巴基斯坦與中、美、歐、日分產品貿易互補性指數排名前十的產品

資料來源:課題組根據UNcomtrade數據庫HS編碼數據計算整理。
3.巴基斯坦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的產業(yè)內貿易
整體來看,巴基斯坦與中國產業(yè)內貿易占優(yōu)勢的產品種類較少,與美國和歐盟的較多,與日本的最少。2000年,巴基斯坦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產業(yè)內貿易占優(yōu)勢的產品分別為10、17、26和9種,2015年則分別有13、33、99(2014年)和10種。其間,巴基斯坦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產業(yè)內貿易具有優(yōu)勢的產品種類都有所增加。
需要強調的是,在巴基斯坦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的雙邊貿易中,產業(yè)間貿易仍占據主導地位。2000年,巴基斯坦與四大經濟體的產業(yè)內貿易指數小于0.5的產品分別有71、93、146和81種;2015年則分別有136、119、114(2014年)和91種。
表8 巴基斯坦與中、美、歐、日分產品產業(yè)內貿易指數(GL)的區(qū)間分布

資料來源:課題組根據UNcomtrade數據庫HS編碼數據計算整理。
分產品來看,2015年,巴基斯坦與中國產業(yè)內貿易指數排名前十的產品,同其與美國、歐盟及日本該指數排名前十和最后十名的都有所不同。可以看到,果醬或水果制品、動物飼料、紡織紗等初級產品的產業(yè)內貿易指數都超過了0.5,部分接近1,表明巴基斯坦與中國等四大經濟體在這些產品上是以產業(yè)內貿易為主;同時,魚、鐵礦砂等初級產品的產業(yè)內貿易指數都接近0或者等于0,表明巴基斯坦與中國等四大經濟體在這些產品上是以產業(yè)間貿易為主。
表9 2015年巴基斯坦與中、美、歐、日產業(yè)內貿易指數排名前十和后十的產品

續(xù)表

續(xù)表

資料來源:課題組根據UNcomtrade數據庫HS編碼數據計算整理。
三 結論
巴基斯坦產品國際競爭力相對穩(wěn)定,競爭力較強的產品主要是一些初級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巴基斯坦與中國貿易結合度較高的產品種類要少于其與美國、歐盟和日本的;并且從貿易結合度比較高的產品來看,巴基斯坦與中國同其與美國、歐盟和日本有著顯著差異。從貿易競爭強度指數看,巴基斯坦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的貿易競爭水平比較接近,且都處于較低的水平。從貿易互補性指數和產業(yè)內貿易指數來看,巴中兩國的貿易互補性指數始終低于巴美、巴歐和巴日,顯示出巴基斯坦與中國的貿易互補性要顯著弱于其與其他三大經濟體,且巴基斯坦與三大經濟體都是以產業(yè)間貿易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