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B.15 中國與孟加拉國的貿易拓展潛力

胡文龍胡文龍,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摘要:孟加拉國與中國的整體貿易結合度較孟加拉國與美國、日本、歐盟更高,孟加拉國與中國貿易結合度排名前十的產品類別中有8種產品種類是與美國、日本、歐盟不同的,孟加拉國與中國貿易結合度高的產品與美、歐、日差異較大。孟加拉國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的整體貿易競爭程度都很弱、整體貿易互補程度都較強,孟加拉國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的雙邊貿易中,產業間貿易仍占據主導地位。建議中孟兩國在建材、電力、輕紡、石化、軌道交通、汽車、通信、工程機械、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等行業重點推進,推動兩國產能合作邁上新臺階。

關鍵詞:孟加拉國 產業競爭力 產能合作

一 中國與孟加拉國的貿易強度分析

1.整體貿易結合度分析

表1列示了2000年以來孟加拉國與中、美、歐、日的整體貿易結合度指數(TII)。2015年,孟加拉國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的整體貿易結合度指數分別為2.31、0.23、0.14和0.89,不難發現,孟加拉國與中國的整體貿易結合度指數遠遠高于同期孟加拉國與美國、歐盟和日本的貿易結合度指數,表明孟加拉國與中國的整體貿易結合度較孟加拉國與美、日、歐更高。從孟加拉國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整體貿易結合度指數的歷史變化來看,孟加拉國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整體貿易結合度指數從2000年以來均保持了基本穩定。其中,孟加拉與中國的整體貿易結合度最高,且2000年以來呈波動中保持基本穩定的態勢;孟加拉與日本的整體貿易結合度次之,且2000年以來顯著高于孟加拉與美國、歐盟的整體貿易結合度;孟加拉與美國、歐盟的整體貿易結合度一直較低,且2000年以來一直保持在較低的水平呈較為穩定的狀態。

表1 2000年以來孟加拉國與中、美、歐、日的整體貿易結合度(TII)

資料來源:課題組根據UNcomtrade數據庫HS編碼數據計算得出。

2.分產品種類的貿易結合度分析

從分產品貿易結合度的區間分布來看(見表2), 2015年,孟加拉國與中國、美國、歐盟、日本貿易結合度超過1的產品種類數分別為163、14、7和46,與孟加拉國貿易結合度高于1的產品種數中國最多,日本次之,美國第三,歐盟最少。2015年與2000年相比,與孟加拉國貿易結合度高于1的產品種數中國增長幅度最大,歐盟緩慢增長,美國和日本都呈減少態勢;與孟加拉國貿易結合度小于1的產品種數中國有所減少,歐盟、美國和日本都呈增長態勢。

表2 孟加拉國與中、美、歐、日分產品貿易結合度指數(TII)的區間分布

資料來源:課題組根據UNcomtrade數據庫HS編碼數據計算得出。

表3列示了2015年孟加拉國與中、美、歐、日貿易結合度(TII)排名前十的產品。2015年,孟加拉國與中國貿易結合度排名前十的產品類別中有部分是其與日本、歐盟相同的,分別是舊衣服和舊紡織用品(中日)、鋁礦砂及其精礦(含氧化鋁)(中歐)等產品。孟加拉國與中國貿易結合度排名前十的產品類別同其與美國排名前十產品類別均不相同。2015年,孟加拉國與中國貿易結合度排名前十的產品分別是藝術品、古董等,舊衣服和舊紡織用品,鋁礦砂及其精礦(含氧化鋁),巧克力、可可食品,鋼鐵棒材及型材,單絲、塑料,拖拉機,無線電廣播接收機,家具及零件,鐘表。孟加拉國與中國兩國間這些產品的貿易結合度都遠高于1,顯示出較強的貿易依存關系。

表3 2015年孟加拉國與中、美、歐、日貿易結合度(TII)排名前十的產品

資料來源:課題組根據UNcomtrade數據庫HS編碼數據計算得出。

二 中國與孟加拉國的貿易競爭與互補關系

1.孟加拉國與中、美、歐、日的貿易競爭程度

表4列示了孟加拉國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的整體貿易競爭指數。總體來看,孟加拉國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的貿易競爭程度較弱,且2000年以來基本保持穩定態勢。2015年,孟加拉國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的貿易競爭指數分別為0.10、0.08、0.08(2014年)、0.10,表明孟加拉國與中、美、歐、日的整體貿易競爭程度比較相近。

從2000~2015年孟加拉國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的整體貿易競爭指數變化可以看出,整體上來看,孟加拉國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的整體貿易競爭程度均較弱,且2000年以來呈波動中保持基本穩定的態勢。相對而言,孟加拉國與中國、日本的整體貿易競爭指數普遍比孟加拉國與美國、歐盟的整體貿易競爭指數高,表明孟加拉國與中國的整體貿易競爭程度比孟加拉國與美國和歐盟的整體貿易競爭程度高,孟加拉國與中國的整體貿易競爭程度與孟加拉國與日本的整體貿易競爭程度相當。

表4 孟加拉國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的整體貿易競爭指數

資料來源:課題組根據UNcomtrade數據庫HS編碼數據計算得出。

表5列示了2015年孟加拉國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貿易競爭強度指數排名前十的產品。可以看出,2015年,孟加拉國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貿易競爭程度最高的基本上是農業原材料及初級產品和勞動密集型輕工業產品,表明孟加拉國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沒有形成較完整的垂直產業分工體系,因而在這些產品上存在較為激烈的競爭關系。2015年,孟加拉國與中國競爭強度最高的十類產品分別是鞋類,藥物(包括獸醫藥物)、食糖、電氣機械及設備、橡膠制品、未碾磨玉米(不包括甜玉米)、粉和面粉、油料種籽及果實(不含面粉)、非酒精飲料、油料種籽及果實(包括面粉)。孟加拉國與中國競爭最為激烈的具體產品同其與美國、歐盟和日本競爭最為激烈的產品差異較大。

表5 2015年孟加拉國與中、美、歐、日貿易競爭強度指數排名前十的產品

資料來源:課題組根據UNcomtrade數據庫HS編碼數據計算得出。

2.孟加拉國與中、美、歐、日的貿易互補程度

表6列示了孟加拉國與中、美、歐、日的整體貿易互補性指數。總體來看,孟加拉國與中、美、歐、日的整體貿易互補程度都不弱,且孟加拉國與中國的貿易互補性指數低于同期孟加拉國與美國、歐盟和日本的貿易互補性指數。從歷史變化來看,孟加拉國與美國、歐盟和日本的貿易互補性指數呈現波動中緩慢上升的趨勢,與中國的貿易互補性指數呈現波動中保持穩定的趨勢。2000年孟加拉國與中國貿易互補性指數為5.77, 2015年孟加拉國與中國貿易互補性指數為5.58, 2015年與2000年相比,孟加拉國與中國的貿易互補性基本保持穩定;2000年孟加拉國與美國貿易互補性指數為40.32, 2015年孟加拉國與美國貿易互補性指數為48.66, 2015年與2000年相比,孟加拉國與美國的貿易互補性呈波動中緩慢上升的趨勢;2000年孟加拉國與歐盟貿易互補性指數為24.19, 2015年孟加拉國與歐盟貿易互補性指數為39.92, 2015年與2000年相比,孟加拉國與歐盟的貿易互補性指數呈快速上升趨勢;2000年孟加拉國與日本整體貿易互補性指數為43.90, 2015年孟加拉國與日本的整體貿易互補性指數為53.33, 2015年與2000年相比,孟加拉國與日本的整體貿易互補性呈波動中緩慢上升的趨勢。相對來看,孟加拉國與日本的整體貿易互補性最強,與美國的整體貿易互補性次之,與歐盟的整體貿易互補性第三,與中國的整體貿易互補性最弱。

表6 孟加拉國與中、美、歐、日的整體貿易互補強度指數

資料來源:課題組根據UNcomtrade數據庫HS編碼數據計算得出。

分產品來看,2015年,孟加拉國與中國貿易互補性程度最高的十類產品是邊角廢料和塑料,皮革,男士非針織衣服,紡織紗,甲殼動物、軟體動物等,植物紡織纖維,未加工煙草,紡織面料,男性針織衣服,女性非針織衣服。2015年,孟加拉國與中國貿易互補性程度排名前十的產品類別中有8類產品同其與美國、日本、歐盟貿易互補性程度排名前十的產品類別是相同的,分別是皮革(中歐)、男士非針織衣服(中美歐日)、紡織紗(中歐日),甲殼動物、軟體動物等(中美歐日),未加工煙草(中歐),紡織面料(中美歐日),男性針織衣服(中美歐日),女性非針織衣服(中美歐日)等產品;僅有邊角廢料和塑料、植物紡織纖維兩類產品是不相同的。

表7 2015年孟加拉國與中、美、歐、日分產品貿易互補強度指數排名前十的產品

資料來源:課題組根據UNcomtrade數據庫HS編碼數據計算得出。

3.孟加拉國與中、美、歐、日的產業內貿易

表8列示了孟加拉國與中、美、歐、日分產品產業內貿易指數(GL)的區間分布。從橫向比較來看,孟加拉國與中、美、歐、日產業內貿易占優勢的產品種類都較少,2015年孟加拉國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產業內貿易占優勢的產品分別只有13、12、15和13種,僅占2015年孟加拉國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產業內貿易總產品數的13.83%、15%、7.18%和21.67%。從縱向歷史變化來看,2000年,孟加拉國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產業內貿易占優勢的產品分別為2、9、14和14種,2015年則分別有13、12、15和13種。可以看出,孟加拉國與中國產業內貿易占優勢的產品種類呈現上升趨勢,而與美國、歐盟和日本呈現相對穩定的態勢。從產業內貿易指數小于0.5的產品種數還可以看出,孟加拉國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的雙邊貿易中,產業間貿易仍占據主導地位。2000年,孟加拉國與中、美、歐、日四大經濟體的產業內貿易指數小于0.5的產品分別有36、48、121和34種;2015年則分別有81、68、194和47種。

表8 孟加拉國與中、美、歐、日分產品產業內貿易指數(GL)的區間分布

資料來源:課題組根據UNcomtrade數據庫HS編碼數據計算得出。

表9列示了2015年孟加拉國與中、美、歐、日產業內貿易指數排名前十和后十的產品。可以看出,2015年,孟加拉國與中國產業內貿易指數排名前十的產品是女性針織衣服,水果(不包括果汁),其他原油,男性針織衣服,光學產品,棉花,礦和賤金屬精礦,服裝輔料、紡織面料,舊衣服和舊紡織用品,木材簡單加工制品、鐵路用木材。2015年,孟加拉國與中國產業內貿易指數排名前十的產品類別中有兩類產品同其與美國、歐盟產業內貿易指數排名前十的產品類別是相同的,分別是水果(不包括果汁)(中美歐)、光學產品(中歐)。孟加拉國與中國產業內貿易指數排名前十的產品類別同其與日本產業內貿易指數排名前十的產品類別沒有相同的。綜合來看,2015年,除水果(不包括果汁)、光學產品兩類產品外,孟加拉國與中國產業內貿易指數排名前十的產品,同其與美國、歐盟及日本該指數排名前十的都不同。

從產業內貿易指數可以看到,這些排名前十產品的產業內貿易指數都超過了0.5,部分接近1,表明孟加拉國與中、美、歐、日四大經濟體在這些產品上是以產業內貿易為主;而排名最后十位的產業內貿易指數都接近0或者等于0,表明孟加拉國與中、美、歐、日四大經濟體在這些產品上是以產業間貿易為主。值得注意的是,女性針織衣服是孟加拉國與中國產業內貿易指數排名前十的產品,也是孟加拉國與歐盟產業內貿易指數排名后十的產品;服裝輔料、紡織面料是孟加拉國與中國產業內貿易指數排名前十的產品,也是孟加拉國與美國產業內貿易指數排名后十的產品。不難發現,孟加拉國與中國在紡織服裝輕工業領域以產業內貿易為主,在金屬貯存或運輸容器,橡膠輪胎,加熱和冷卻設備及其零件,銅,手用或機器用工具,氮化合物,鐵、鋼、鋁結構及零件等深加工行業以產業間貿易為主。

表9 2015年孟加拉國與中、美、歐、日產業內貿易指數排名前(后)十的產品

續表

資料來源:課題組根據UNcomtrade數據庫HS編碼數據計算得出。

三 結論

孟加拉國與中國貿易結合度高于1的產品種數最多,且孟加拉國與中國的整體貿易結合度指數遠遠高于同期孟加拉國與美國、歐盟和日本的貿易結合度指數,表明孟加拉國與中國的整體貿易結合度較孟加拉國與美、日、歐更高。從貿易結合度比較高的產品來看,孟加拉國與中國貿易結合度排名前十的產品類別中有8種產品種類是與美國、日本、歐盟不同的,貿易結合度上的差異是比較大的。

從貿易競爭強度指數、貿易互補性指數以及產業內貿易指數來看,孟加拉國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的貿易競爭程度都很弱,且2000年以來基本保持穩定態勢。孟加拉國與中、美、歐、日的整體貿易互補程度都較強,且孟加拉國與中國的貿易互補性低于同期孟加拉國與美國、歐盟和日本的貿易互補性,中孟產業合作的前景廣闊。孟加拉國與中國產業內貿易占優勢的產品種類呈現上升趨勢,而與美國、歐盟和日本呈現相對穩定的態勢。從產業內貿易指數小于0.5的產品種數還可以看出,孟加拉國與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的雙邊貿易中,產業間貿易仍占據主導地位。

參考文獻

劉磊:《中日與中美產業內貿易及影響因素比較研究》,《亞太經濟》2013年第2期,第92~97頁。

劉志雄、王新哲:《中國—東盟產業內貿易測算及影響因素研究》,《商業研究》2013年第2期,第33~38頁。

石靜、王鵬:《水平和垂直產業內貿易的實證研究:基于國家特征的視角》,《世界經濟研究》2008年第4期,第39~43頁。

金碚、李鋼、陳志:《加入WTO以來中國制造業國際競爭力的實證分析》,《中國工業經濟》2006年第10期,第5~14頁。

李雪東:《結合“一帶一路”戰略,開展國際產能合作》,《中國經貿導刊》2015年第30期,第20~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安市| 玉田县| 威信县| 磴口县| 盐山县| 万年县| 芒康县| 图们市| 弥渡县| 辉南县| 方正县| 亳州市| 罗源县| 元谋县| 墨玉县| 安西县| 东乡族自治县| 嘉祥县| 文昌市| 赣州市| 章丘市| 邢台市| 紫云| 确山县| 郓城县| 柘荣县| 苗栗市| 勐海县| 肥东县| 屏东县| 昆山市| 镇宁| 古田县| 延川县| 佛冈县| 莱州市| 云林县| 嘉定区| 海门市| 连州市| 化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