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癥刮痧很有效
- 陳紅
- 709字
- 2019-01-21 17:44:18
10.頭痛
頭痛是指人體對各種致痛因素所產生的主觀感覺,屬于疼痛范疇,它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癥狀之一。頭痛還可伴有流淚、鼻塞、眼瞼水腫、流鼻涕、眼結膜充血等。其治療因頭痛類型而有所不同,常見的有偏頭痛、緊張性頭痛、腦腫瘤頭痛、缺氧性頭痛。偏頭痛發作時,單側顳部或眼眶后搏動性頭痛,并伴有惡心、嘔吐、疲勞感等;緊張性頭痛大多與精神狀態、作息時間、光線有關;而腦腫瘤頭痛則是由顱內壓增高并逐漸加重導致的。
對癥穴位
頭維穴
位置:頭側部,當額角發際上0.5寸,頭正中線旁4.5寸。
太陽穴
位置: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后約1寸處凹陷中。
氣海穴
位置:位于體前正中線,臍下1.5寸。
列缺穴
位置:前臂部,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處。
風池穴
位置: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上端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大椎穴
位置: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風門穴
位置: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你知道嗎?
肝陽頭痛者,宜加刮足厥陰肝經之原穴太沖穴;痰濁頭痛者,宜加刮中脘穴、陰陵泉穴、豐隆穴等;血虛頭痛者,宜加刮腎俞穴、太溪穴、足三里穴等;腎虛頭痛者,宜加刮血海穴、三陰交穴。
極簡刮痧方法
采用單角刮拭頭維穴、太陽穴、風池穴
采用補法,單角刮拭頭頸部的頭維穴、太陽穴、風池穴。
采用平面按揉法按揉列缺穴
用平面按揉法按揉上肢部的列缺穴。
采用面刮法刮拭氣海穴
用面刮手法反復刮拭腹部的氣海穴,以產生氣感為佳。
采用單角刮拭大椎穴、風門穴
用刮痧板角自上而下刮拭頸背部的大椎穴、風門穴,力度要柔和,速度宜慢。
刮痧小貼士
偏頭痛患者還可沿著患側經脈,加刮拭通天穴。2~3天刮一次,刮至皮膚表面出現瘀血點、瘀血斑為止,可緩解頭痛癥狀及防止頭痛發作。注意,如有皮膚外傷時不可應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