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見葡萄酒里的小時光
- 蘇雅
- 4642字
- 2019-01-21 16:59:22
03 感受/葡萄酒與生活交織的點滴
我在自我介紹里寫過一句話:“葡萄酒之路,可以蕩氣回腸,但更多是柴米油鹽,飯桌上的一杯生活。”我頗喜這句,屢屢再用,只因我的葡萄酒世界,便是由這樣的點滴瑣碎生活積累而成,讓我心生感觸,有所感懷,溫馨、溫暖,是生活。
我的葡萄酒專欄也都是一篇篇記錄葡萄酒與自己生活交織的故事,挑選了三篇放在這里,記錄了三支分別與新生、婚禮、分享相關的葡萄酒:一支是盧瓦河谷的萊昂甜白,述說著甜蜜的喜悅;一支是婚禮上的香檳,在這里象征著涅槃;一支是勃艮第的村級田,打動人心,敲碎人心上的硬殼。
陪伴喜悅的葡萄酒
在我的葡萄酒生活里,最值得感謝的事情莫過于因葡萄酒而認識了許多熱愛生活的人,和我分享生活的酸甜苦辣。我一直認為,美食與美酒是最熱烈的生活,尤其是葡萄酒這杯酒之事,凝聚與陪伴了生活的歡喜與憂傷。這里我要首先分享的故事,是一些持久的、淡淡的喜悅,陪伴這喜悅的,是盧瓦河谷萊昂丘(Coteaux du Layon)的一杯晚收甜白。
盧瓦河的酒沒有勃艮第和波爾多那么出名,這里雖是之前的法國皇城之地,葡萄酒卻沒有沾些貴氣的光。我在勃艮第讀書,在波爾多工作,整日間經手赤霞珠、梅洛、黑品諾釀出的奢華,卻也常常忽視了這個廣袤而美麗的產區。不過這里的酒品種繁多,物美價廉,是更加貼近生活的酒,也從不缺乏忠實的美酒愛好者,這個故事的主角也在我們認識之初就對萊昂甜白一見傾心:“這就是我的酒!”
我讀書時樂于折騰,上網發帖,招人拼車參觀酒莊,旋即接到主角君的電話,他大大咧咧地說:“最近有沒有什么品酒活動,推薦個來,我看看。”我說你誰啊,主角君豪爽地傳來他的簡歷,生辰、籍貫、學校一應俱全。正好那個周末城里有獨立酒農聯合酒展,看在他無比坦誠的份上,便給了他一張票,丟他一人在場內隨意品酒。這個酒展是法國小酒農的一個聯合展會,每年組織酒農巡法開展會,面向終端消費者,可以嘗酒,也可以買酒。主角君那天喝了個滿臉通紅,把書包塞了個沉沉的滿,買了好多酒回去,包括“他的酒”。
和安茹干白一樣,萊昂甜白
也是外號名為“盧瓦河的品諾
”的白詩南
葡萄的代表作,這一干一甜體現了白詩南的可塑性,可媲美雷司令
。萊昂甜白是萊昂法定產區出產的甜型白葡萄酒,由100%的白詩南葡萄釀制,在葡萄過度成熟之后再收取釀造。葡萄在達到大小和糖度的成熟后,開始逐漸失去水分,糖分濃度增加,這時的葡萄可釀出殘糖量大于34克/升(產區規定最低量)的葡萄酒。
普通萊昂產區的甜酒大多都是晚收。有些風土會出現有晨霧的溫暖秋天,也可以出產貴腐甜白,則可在產區名稱之后加上精選的高貴葡萄粒(Sélection de grains nobles)的標志——這和波爾多蘇玳巴薩克產區的貴腐酒是同一種制造方法。還有些酒農會摘下葡萄晾曬,讓葡萄自然風干,這種“稻草酒”也是茹拉產區甜酒的制作方法之一。后兩者的釀造者不乏高糖分的追求者,做出像蜜糖一樣純凈的葡萄酒,驚艷全場。不過日常生活中,我還是喜歡樸素的晚收型,口感圓潤豐滿,又不失清爽,像簡單的生活,淡淡的喜悅,一點點的積累。
主角君的生活亦是這樣慢慢積攢的喜悅,畢業了,工作了,和青梅竹馬的溫婉女友結了婚,有了寶寶……我總是相信,世間再紛繁嘈雜,總是容得下一對年輕的夫婦這樣一點一滴的生活,就像紛擾的葡萄酒圈,總是容得下那么幾位手捧黃土去聞土地味道的人,釀自己的酒。
2013年初夏,主角君的小寶貝在巴黎出生,我和男友去看望,才11天的寶貝就知道笑了,陪伴著寶貝笑臉的,是盧瓦河谷萊昂丘的一杯晚收甜白——爸爸一直喜歡喝的酒。
婚禮的香檳
2013年的復活節小長假,我應邀去巴黎參加了一場男友同事的婚禮。新郎新娘在法國留學,相識多年,輾轉多城,最終在巴黎近郊凡爾賽小城安家,執手終生。婚禮在凡爾賽市政廳舉行,三月底的倒春寒絲毫沒有影響新婚夫婦洋溢的幸福。新娘白色婚紗鋪展在市政廳象牙色的石階之上,一步一步堅定地走向未來。新郎對新娘盡心呵護,用感恩之心張羅諸事,就連我幫忙提提婚紗拿拿衣服這等小事也讓新郎感激不盡,連聲道謝。市政廳不遠處就是游客熙攘的凡爾賽宮,天南海北的游客都來欣賞法國華美的宮殿。而馬路這邊,一對中國游子則在法國華美宮殿般的市政廳結緣。
在異國的婚禮自然要有異國的風情,香檳是必不可少的錦上添花之筆。婚禮之前就聽男友說新娘對婚禮細節頗為上心,伴娘禮服也是特地送來巴黎讓伴娘們試穿,餐點的細節也是精心打點,要有煙花蛋糕,要有法國名點心馬卡龍,特別是要有香檳。不知道如今的香檳承載了多少女孩子的夢想,《知味》有篇文章寫得好:“氣泡為氣泡酒賦予了全新的味覺維度,在香檳的這片土地上與風土相結合,香檳的美就像……‘美妙的無框之畫’。”
香檳的氣泡是白葡萄酒經過二次發酵而成的,與把葡萄汁中的糖分轉化為酒精的第一次發酵相比,第二次發酵是產生氣泡的關鍵步驟。具體方法是把基酒放到單獨的玻璃瓶子里,加入酵母和糖分后密封瓶子,酵母分解糖分產生的二氧化碳,被封在了瓶子里出不去,溶在酒中,就成了香檳的氣泡。
作為基酒的白葡萄酒為了保證最后香檳的質量,酸度往往非常高,難以品鑒,因此香檳在地窖里漫長的二次發酵更像是丑小鴨的涅槃,就像每個女孩子的青澀笨拙的過往都會被時光沉沉地抹去,換來婚禮上白紗紅唇的驚艷綻放。香檳更像是女孩子的故事,隨著酒杯中升騰而起的氣泡奔向遠方。
新娘在婚宴中并不多言,新郎則在開胃酒時便傾訴衷腸,感謝新娘一路的支持與安慰,語畢舉起手中香檳,一飲而盡。香檳因為有氣泡,飲下之后氣泡進入血液循環,也把酒精直接帶入,所以香檳特別容易醉人。雖然香檳的度數通常比紅白葡萄酒低,但也不能抵住氣泡的攻勢,我第一次喝香檳便是一杯就睡著了的。開胃香檳算是空腹飲酒,效果更是驚人。兼之新郎官是出了名的酒量低,于是頃刻間便通紅了臉,可難得他努力自持,喝了交杯酒,還敬了席間酒,得體祝詞、感謝大家、照顧妻子,竟是撐到最后還掙扎著從車里走下來答謝賓客,想必是極高興吧。我常說,那些對飲大醉的日子不易得,而這些要銘記的日子中,婚禮必然是要算在其中的。在新郎一飲而盡杯中香檳后,我驚訝片刻,感念新郎言語之真摯,也隨后飲下,空了酒杯。對妻子這樣感恩的新郎官,是值得我這個素不相識的賓客陪他喝一杯開胃香檳的。

婚禮少不了法國名點心馬卡龍。

凡爾賽市政廳的婚禮。
異鄉的婚禮隆重而不冗長,下午便結束了,我和男友乘了火車回巴黎市區,彼時正是游客返程的高峰期。在周圍坐滿了人的擁擠車廂里,男友感慨頗多:“別看今天的新郎大方得體、體貼發言,可不知他太太在背后付出了多少。他比她年紀小,之前沒談過戀愛,時常任性鬧脾氣。我們在巴黎合租房子做鄰居的時候,他心情不好時還關了手機,玩了幾小時失蹤。”所以說啊,世間萬事皆有因果,我們只看到婚禮上應對得體的新郎,卻難以知道害羞的新娘如此的付出;我們只能嘗到美味的香檳,卻難以知道之前地窖中的漫長歲月,和之后除渣工藝的繁瑣。然而,這些因都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因此我一直相信,只要努力在當下,未來的某天,夢想定會綻放。
凡爾賽市長很高興地主持一對遠客的婚禮,他寄言遠方到來的夫婦:相愛的方式就是毫無計較地去愛。
你準備好你的婚禮香檳了嗎?
打動人心的葡萄酒
新年的鐘聲敲過,我們的葡萄酒齡又長了一歲。在葡萄酒這個浩瀚的世界里,時間越久,越覺得自己懂得太少。隨著認識的深入,大概就像當初被量子力學顛覆的世界觀一樣,那些曾經熟知的葡萄酒釀造品飲的條條框框,也相繼被新的發現顛覆,倒讓我們覺得無招式可循。其實這未嘗不是件好事,脫去所謂規則的桎梏,我們倒是更加容易回到最初“為什么喝葡萄酒”這個問題的答案——尋找打動人心的葡萄酒。
這個世界時而燈紅酒綠,時而風沙滾滾,讓我們不得不全副武裝,把初心層層包裹,久了,就遺失了。我很愛的一個小說家,寫幼時歷經苦難的女主人公:“我的心很冷,外面有堅硬的殼子,恐怕五十年都不會讓個男人跑進去。”后來男主人公情深似海、鍥而不舍,甚至舍命救她,她“心上的硬殼”才“徹底碎裂了”,一絲牽念終于結成了網。這個“心上的硬殼”,真是恰到好處地寫出了在這個殘酷世間的一顆顆全副武裝的迷失的心。
敲碎硬殼的,不僅僅有深情款款的男主人公,還有葡萄酒。以葡萄酒為首的飲食之道,作為人類最原始的欲望,被我列為最接近心靈的力量。常常有人形容這是一款可以“打動人心”的酒。這句“打動人心”,便是敲碎心上的硬殼的力量。
被葡萄酒打動?這簡直是一件聽起來匪夷所思的事情,但它是實實在在存在著的。我不僅可以看到各名家激動寫就的葡萄酒品飲手記,而且這暗紅的酒汁,帶著藏在暗香中的力量,也屢屢敲碎我心上的硬殼,改變我的生命軌跡。2013年年末,我回了趟勃艮第,再次感受到一次打動人心的酒。在內心被觸動的那一剎那,心上的硬殼徹底碎了,我聽到了內心最原始的愿望,飲下整杯殘酒,下決心結束波爾多悠閑舒適卻有些許麻木的生活,搬去巴黎。
法國最著名的兩大葡萄園是勃艮第和波爾多,法國最昂貴的兩大名酒康蒂和拉菲,分別產自勃艮第和波爾多。兩個產地風格迥然不同:勃艮第崇尚土地,用單一葡萄黑品諾來表現每塊土地的細微不同;波爾多用混釀的藝術,把不同的葡萄品種和不同土地的葡萄混合在一起,呈現最為完美的出產。
如今拉菲已經沒有過去那么火爆,各拍賣場的主打從一年多前開始就悄悄地換成了以康蒂為首的勃艮第。我雖在勃艮第學的葡萄酒,卻是一畢業就去波爾多工作,在大西洋邊的葡萄田中偏安一隅,一直對這樣的轉變有各種隔岸觀火的推測,直至這次重返勃艮第的旅行,有了這次觸動內心深處的品飲,才直接感受到勃艮第的力量。
那次在勃艮第參觀,我們拜訪了位于沃恩·羅曼尼(Vosne-Romanée)村莊中的恪萊酒莊(Romaine Bruno Clavelier)。除了一瓶瓶的葡萄酒,莊主布魯諾的品鑒室里最顯眼的就是隨意擺放在酒架上和桌子上的一塊塊石頭。他是生物動力法的實施者,只是在整個品鑒過程中他只字未提此事,而是圍繞著他的土地和他的石頭。
他在村莊級就實現了分田產酒,他并不熱衷于把各田的葡萄混釀,拿出所謂穩定的質量。他坦言,村莊級別的分田產酒的確給他帶來了不少難度,但是他追求的就是從村莊級別開始,把每塊土地的風土用這片土地上的葡萄表現出來。嗯,我知道,這是勃艮第葡萄酒的真諦。
這樣的人釀出來的酒,在大區級別的就已經驚艷不已,香氣太濃郁了,酒體厚實,酸度清亮,回味悠長。黑品諾是一種很難操作的品種,勃艮第大區級別實難出好酒,這款卻讓人眼前一亮。之后的酒款更是層層驚喜,沃恩-羅曼尼一級田秀峰園(Les BeauxMonts),煙熏、紫羅蘭暗香浮動,酒體精細,單寧架構細膩,回味純凈。Clavelier先生把地圖翻出來,仔細指出這片田的位置,開始講自己的田:海拔三百米,涼爽利于酸度成長,斜度適中,適于保持熱量,土壤里沒有黏土,全是火山石和頁巖,還搬了塊大石頭出來講這就是秀峰的土壤。他如數家珍,這大概就是一個人對事業的激情。
他又拿出同村的村級田燃谷(La Combe-Brulée),說:“這塊田在秀峰附近,但是土壤變了,石灰石含硝石多。” 他拿出兩塊燃谷的石頭,相互一碰,硝石火藥的味道彌漫在品酒室里。或許真的是借了土壤之力,這款燃谷2011香氣無比集中,紅果香氣聚成一線,綿延不斷,像段譽的六脈神劍直擊心神;酒體純凈,豐滿,礦物感豐足;回味純凈悠長。正是此刻,我被一個勃艮第的酒人和一款勃艮第葡萄酒打動,心中的硬殼徹底碎了。
去酒莊的路上,我們路過了Morey村莊教堂前的酒窖。大德園酒莊家門前的黃葉顏色正好,秋意濃濃,景色極美,像葡萄酒一樣,讓人心柔軟。

桌上隨意擺放的一塊塊石頭,代表著勃艮第釀酒人引以為豪的風土傳統。

秋意濃濃,景色極美,讓人心柔軟。

盧瓦河谷亦是法國著名的葡萄酒產區,聳立著氣派的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