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簡便≠簡單
- 職場誤區
- 黃亞平
- 2763字
- 2018-11-02 11:47:57
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發現身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能用最短的時間,最簡便快捷的方法,完成本職工作和上司交給的臨時任務。平時看不到他們有多努力,卻總能輕易地收獲名利。看著他們的成績一次次超過了自己,不是加薪就是升職,很多人暗想,或許他們趕上了好機會,或許他們用了什么邪門歪道。可是,為什么有兔子天天撞死在他們的眼前?莫非他們真的是幸運兒,格外受老天爺的眷顧?
讀者從下面這個故事中可以找到答案:
兩個樵夫同時在一座山上砍柴,他們每天一起上山,一起下山。可是甲砍的柴次次都比乙多,乙很不服氣。有一天,他從上山后就開始拼命地干,到了中午也不休息,連口水都顧不上喝。到了晚上,兩人一比較,乙砍的柴還是不如甲多。
原因何在呢?乙百思不得其解。這天,乙干脆不砍柴了,偷偷地跟在甲的后面,看甲是怎么做的。一上午,甲一直都在砍柴;到了中午,他吃了點干糧,喝了點水,然后小憩了一會兒;下午,他繼續砍柴。跟了一天,乙沒發現甲有任何異常。乙很納悶:自己的做法跟甲差不多啊,為什么他砍的柴就是比自己多呢?
乙費了一番腦筋,仍舊沒有想通甲每天砍柴都比自己多的原因。無奈之下,乙只好拉下面子去向甲求教。甲回答他:
“在每天下山回家的路上,我都會好好觀察,看哪里的干柴最多,第二天,我會直接奔向這個地方,這樣就不用邊砍邊找浪費時間。我每天回家會磨一遍斧頭,這樣斧頭鋒利了,當然砍得快。每天上山之前,我會填飽肚子,多吃干的,這樣干一天活,肚子不會餓,還不用總想著上廁所。這些你做不到嗎?”乙聽了恍然大悟,原來看似簡單的砍柴過程其實并不簡單。事前準備、山里觀察、斧頭鋒利、飲食安排都會對砍柴效率產生影響。
簡便不等于簡單,天平從來不會對某個人刻意傾斜,上天也不會特意眷顧某個人。同樣的一項任務,別人能簡便快捷地完成,絕不單純是他運氣好這么簡單。在他獲得成功和名利的背后,或許是私下里他做了精心的功課,或許是他異于常人的思維模式,或許是他找到了最佳的方法,總之,“工夫在詩外”。
“工夫在詩外”出自宋朝大詩人陸游的《示子遹》:
我初學詩日,但欲工藻繪;中年始少悟,漸若窺宏大。怪奇亦間出,如石漱湍瀨。數仞李杜墻,常恨欠領會。元白才倚門,溫李真自鄶。正令筆扛鼎,亦未造三昧。詩為六藝一,豈用資狡獪?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此詩為陸游離世前傳授兒子的作詩經驗,本意指作詩只知道追求遣詞用句、格式工整是不對的,還應注重詩的內涵,反映民生萬象,映射人類情感,而這些只有親自到生活中去體驗、去感受才能得到。正如陸游所說的,一個作家所寫作品的好壞高下,與其經歷、閱歷、見解、學識、品行和操守等息息相關。同樣的道理,一個簡便快捷解決問題的方式,跟這個人的專業知識、思維境界、價值觀、信念等關系密切。
在某公司的招聘會上,面試考官對應聘者說:“請大家將這個辦公室的剩余面積用最快時間計算出來,第一位最接近正確答案的人將勝出。”辦公室的正中央有一個辦公桌,兩把椅子。第一位應聘者站在辦公桌旁邊看了一眼,然后提交了自己的答案;第二位應聘者向公司要了一把尺子,先量了量辦公室的大小,又量了量辦公桌和椅子的大小,然后在紙上計算了一下,提交了自己的答案;第三位應聘者向公司要了一把尺子、一支筆,他先把辦公室的剩余面積劃分成規則的形狀,然后在紙上一點一點地計算清楚,最后提交了自己的答案。結果出來了,三人的答案一樣,都是正確答案,第一位應聘者用時最少,成為最后的勝出者。
第二位應聘者很不服氣,第三個人太傻了,只會用加法,不會用減法,可是第一個人怎么可能連尺子都沒用就能給出答案來?一定是作弊了。他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第一位應聘者笑笑道:“我注意到辦公室的地板磚都是60×60的,很規則,我是數地板磚的個數得出的正確答案。”第二位應聘者這才恍然大悟,可是他仍舊有點不服氣。他對面試考官說:“不能僅憑這一點就判我出局啊!”面試考官回答道:“我們這個面試題目是考驗應聘者的逆向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第一位勝出者懂得逆向思維,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能很快找出問題的關鍵。可是你的觀察能力是欠缺的,公司這個職位恰恰需要員工能搜集與工作相關的各類信息資料,從而迅速找到問題的癥結。所以,我們不能聘用你。”直到這時,第二位應聘者才徹底地心服口服,自己不是“一不小心”沒注意到,而是觀察能力不足。
仔細深究,第一位應聘者最后被錄用,不僅僅是因為他用時最少,而是面試考官在一道簡單的面試題中,看到了他敏銳的洞察力和靈活的思維能力。對于企業而言,他們更看重應聘者為企業創造效益的能力。要為企業創造更多效益,就必須具備簡便快捷的思考和高效的工作效率,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
對于普通員工來說,每個人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都大同小異,每個人的能力也相差無幾,為什么工作一段時間后,大家的差別會那么明顯呢?這就是工作品質的差別。
那些被老板重用,得到晉升的優秀員工,總是竭盡全力把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做到極致,在簡單的事情中做出不簡單的業績。如果你認為自己的工作很簡單,只要簡單應付就可以完成,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在工作中,沒有任何一件小事小到可以被拋棄,沒有任何一個細節細到應該被忽略。如果你因為工作簡單就不用心去做,你應付的就不僅僅是眼前這一件事,而是你的未來,你的前途。
在工作中要想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離不開一絲不茍的敬業精神。一個人一旦在工作中有了強烈的責任心,就會認真細致地對待每一項工作,無論這件事是否簡單,都爭取做到極致,生怕有半點差錯。有了這樣的工作態度,即使能力平平,也能夠把事情做到完美。因為簡單的事并不需要什么出色的能力和才華,只要全心全意、盡職盡責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即可。
可見,簡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不要懷疑,當你主動站在領導角度審視自己的工作,你就會發現,任何一件小事都值得你去做,更值得你做好。
把領導吩咐的事做好,你是稱職的員工,再多做一些領導沒有吩咐的事,你就是有成長潛力的員工;如果你貢獻比領導期望的多出一些價值,你一定會獲得提升。
? 感悟心語
7.領導是一個戰斗集體或者部門的統帥,其作用是統攬全局,有許多工作都在他的手里。平時,誰能走進他的心里,誰就找到了成功的捷徑,向成功走近了一步。說得通俗一點,就是下屬有沒有把領導的目標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想領導之所想,急領導之所急,解領導之所難。只有當領導認為下屬的做法對他的事業能產生積極作用時,下屬才不至于白忙一場。
8.下屬在與領導產生誤會的時候,一定要積極主動地設法消除,越早越主動。不要在心里為自己辯解,不要總以為自己正確,有道理,不被理解。心中懷有委屈情緒的人,必定不愿開口向對方解釋,這種情況會阻礙彼此間的交流。要多替對方著想,無論他是氣量小、心胸窄,還是不了解真相,不了解你的一番苦心,都不必斤斤計較。只要你真誠地向他表明心跡,誤會就會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