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密關系心理學
- (美)大衛·斯杜普 簡·斯杜普
- 730字
- 2019-01-05 03:04:22
每個人都有一種基本情緒模式
在壓力面前,我們通常會表現出四種基本情緒,我們稱之為“基本情緒模式(BEP)”。經歷不同,我們所表現出的基本情緒也不盡相同。識別和理解這種情緒模式需要聯系我們過去的經歷。例如,壓力之下你容易變得憤怒而非恐懼,那么就應找出讓你憤怒的原因是什么?憤怒的模式是如何發展的?憤怒的根源又是什么?
生活的壓力如果讓你感到恐懼,那么恐懼從何而來?你還記得小時候恐懼的感覺嗎?父母中誰更容易出現恐懼?父母的這種情緒是如何影響你的?如果你的基本情緒模式是羞愧,那么成長過程中肯定一直活在羞愧的陰影下。誰最愛奚落你?誰讓你感覺自己在家庭中地位卑微?是不是每一位家庭成員都會相互奚落對方,讓對方感到羞愧呢?
悲傷和沮喪也算一種基本情緒模式,和成長過程中長期處于沮喪的環境有關。沮喪基因主要指讓我們感到沮喪的物質(如酒精)。你喝太多酒時,就會變得抑郁。一個家庭中,如果父母其中一人或雙方都很抑郁的話,家庭也可能變成一種沮喪基因,影響家庭中的每個成員。
談到基本情緒模式,就不得不提到“按鈕”這個概念。按鈕指的是我們對某種情況或對別人的自動應答。早在六七歲的時候,按鈕就被編入了我們的潛意識里。由于潛意識是一觸即發的,很多時候我們甚至還沒回過神來,就已經做出了傷害別人的行為。我們的潛意識大多是小時候受到了父母和身邊人的影響。
例如,如果在面對壓力時你總會感到恐懼,那么這種情緒很可能來自父母。再比如,父母如果脾氣暴躁,那么憤怒的情緒就會植入你的潛意識當中。因此,為了增強自我意識,我們需要花時間去思考我們的基本情緒模式,了解我們情緒產生的根源。
你的基本情緒模式是什么?是憤怒、恐懼還是羞愧?抑或是悲傷、沮喪?記住,基本情緒模式就是我們在壓力面前最容易顯露出的那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