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找借口,明天找工作
- 陶永進
- 1826字
- 2019-01-05 01:28:10
別把問題留給老板,他要的是結果
在職場中,我們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就是橫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道坎。是迎難而上,勇敢地解決它?還是知難而退,遇到困難繞著走呢?或者是尋找任何借口或理由將它推卸給別人?請注意,你的選擇將決定你在公司的價值高低,以及能在職場之路上走多遠。
“三個和尚”的故事我們都聽說過:一個和尚自己挑水吃,兩個和尚還可以抬水吃,三個和尚互相推諉,誰也不去打水,最后反而沒水吃了。
人都有一定的劣根性,如不喜歡做事情,或者太依賴別人,希望別人能把自己的事給做了,然后坐享其成。但世界上沒有這么美的事,推、拖、等都是于事無補的,這樣的人永遠成不了職場中耀眼的成功人士。因為老板花錢雇傭員工就是為了解決問題的。當一個員工不能為公司解決問題的時候,也就失去了他在公司存在的價值。
林總是某電器企業的董事長。在一次聊天時,他和我說,年底他原想給部門主管們每人發一個十萬的大紅包,但臨時發生的一件事情使他改變了主意,最終將紅包打了半折。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林總因為洽談合作的事情需要去一趟泰國,公司的事情都是管理層的一些人在打理。當時臨近年關,大家都忙著訂票、買年貨等,對工作有些懈怠。這天,有客戶向客服投訴電器出現了故障??头恍南胫丶遥銓栴}反映給了售后部門主管,售后部主管一聽又將問題反映給了生產部主管,生產部主管聽后又馬上把問題反映給了技術部主管。技術部主管拿起手機就給林總掛了個電話,問事情要怎么辦?林總一聽立刻火冒三丈。他搞不明白自己花了那么多錢請這些人來是干什么的,遇到問題不是先想辦法解決,而是給遠在國外的自己打電話。當林總怪罪下來時,這些人又開始找各種理由來解釋,試圖推脫責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解決,老板有老板要做的事,員工有員工要做的事,只有兩者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才能為公司和個人創造出效益。要想讓老板覺得你與眾不同,能夠對你委以重任,遇到問題時就不應該像踢皮球一樣尋找各種理由不去解決,將問題推給老板,而是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
每個老板都在尋找能夠助自己一臂之力的人。能夠努力解決問題而不是找理由解釋的員工,不管走到哪里都是受老板歡迎和器重的好員工。要知道,員工在接受老板薪水的同時,也接下了一份責任,就是將自己的本職工作認真完成。這不僅是一種價值的變相交換,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方式。
剛大學畢業時,我曾在一家公司做銷售員。這天下午我接到一個客戶發來的傳真。內容主要是說對我們提取的服務費用有異議。他們所理解的應付費用比公司要求的要少600元。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是簽訂的合同中有一處條款不夠嚴謹,致使客戶在理解上出現了偏差。見此狀況,我連忙打電話跟客戶溝通。可是我解釋了半天,客戶還是不買賬,甚至威脅說要法庭上見。一看問題不好解決,我便想打報告給上司。但我轉念一想:“這個問題是自己的責任,自己作為一線業務員,就應該盡百分百的努力去解決問題。如果能與客戶當面洽談,再爭取一下,或許就能解決問題了。”
想到這里,我迅速聯系客戶,立馬和客戶展開了一場談判。但兩個多小時過去了,對方絲毫沒有退讓的意思,致使談判陷入僵局。此時我有些無助了,心想是否建議上司放棄那部分有異議的費用,但這樣只會顯得自己無能罷了。于是我決定去找客戶的老總,因為他才是最主要的決策者。經過一番周折,我與客戶老總取得了聯系。這次談判仍然非常艱苦。但我采用了迂回戰術,首先肯定客戶的理解有一定道理,然后尋找機會找破綻,最終使客戶同意按我們公司理解的方式來支付費用。后來,領導得知這一情況后對我刮目相看,并不是我做得多好,而是我解決問題的態度打動了他。
工作并非消極被動的“打工”,也不是表面上的“完成任務”。工作的實質是解決那些妨礙我們實現目標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在遇到問題后,我沒有尋找任何理由去推脫責任,想法解釋,而是責無旁貸地想辦法去解決問題。這樣做,不僅使公司的利益得到了維護,也使我本人有了不錯的鍛煉機會。
沒有人敢保證自己在工作中不會出現問題。出了問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能解決問題。你是否考慮過,有你找理由解釋、想辦法推脫責任的時間,問題可能就已經解決了。只要把工作中的每一件事都干好,把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處理好,那么你自然就能得到領導的重用和提拔,最終開啟成功的大門。
小結:
老板通常只會告訴你要去做一件什么事情,但是通常不會解釋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和他想要做這件事的結果是什么。所以需要你主動去問,你只有明確老板的意思,才能按照老板的思路把事情做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