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參考26 投保人對保險標的具有其他法律上承認的利益
2006年4月4日,某貿易公司和保險公司訂立財產保險綜合險合同。保險公司簽發的保險單載明,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為某貿易公司,特別約定注明:“清單單位歸屬????,作為共同被保險人獨立索賠。”投保標的為固定資產,以評估價投保,保險金額為604375000元,費率為千分之二,保險費為1208750元,財產座落地址見附表,附表中標明了22處財產的具體座落地址。上述財產為????及其投資企業所有或租賃。保險責任期限為自2006年4月5日至2007年4月4日。保險單所附《財產保險綜合險條款》第1條規定:“下列財產可在保險標的范圍以內:(一)屬于被保險人所有或與他人共有而由被保險人負責的財產;(二)由被保險人經營管理或替他人保管的財產;(三)其他具有法律上承認的與被保險人有經濟利害關系的財產。”所有和管理上述投保財產的????,為某貿易公司的股東。2007年2月1日,某貿易公司申請解除合同,保險公司辦理了退保手續,保險公司退還保險費205321元。
某貿易公司認為其投保的財產均不屬于其所有或管理,對投保財產不具有保險利益,保險合同屬于無效合同,訴請保險公司返還保險費1003428.1元,賠償未退回保險費利息損失16164.96元。保險公司認為,本案投保標的為附表所列地址上的財產,這些財產屬于某貿易公司的股東????所有和管理,上述財產與某貿易公司存在保險利益;某貿易公司在保險期內退保的事實證明雙方已解除合同關系,其不能再主張合同無效。
一審法院認為,某貿易公司申請投保,保險公司簽發保單,某貿易公司與保險公司之間已形成財產保險合同關系。某貿易公司作為被保險人及投保人,其所投保財產主要為該公司股東????所有或管理,????作為共同被保險人系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參照財產保險綜合險條款第1條第3項“(三)其他具有法律上承認的與被保險人有經濟利害關系的財產”可在“保險標的范圍以內”的規定,可以認定某貿易公司與保險標的之間存在經濟利害關系,合同有效。據此,判決駁回某貿易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
某貿易公司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二審法院認為:某貿易公司申請投保的投保單和保險公司向某貿易公司出具的財產保險綜合險保險單(正本),均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雙方由此建立的保險合同關系,未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應屬有效。某貿易公司于保險單出具當日向保險公司支付了保險費,保險公司開始承擔保險責任。2007年2月,經某貿易公司申請,保險公司辦理了退保手續,雙方當事人之間的保險合同關系已經解除。涉案投保單“特別約定”一欄注明:“清單單位歸屬????,作為共同被保險人獨立索賠。”可見,在訂立涉案保險合同時,雙方當事人即明知投保財產并非某貿易公司所有。鑒于所有和管理投保財產的????與某貿易公司之間存在事實上的投資與被投資關系,一審法院依據保險單所附財產保險綜合險條款第1條第3項之約定“下列財產可在保險標的范圍以內:……(三)其他具有法律上承認的與被保險人有經濟利害關系的財產”,認定某貿易公司與保險標的之間存在經濟利害關系,并無不當。某貿易公司援引《保險法》(2002年)第12條規定主張合同無效,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不能成立,應予駁回。
案例分析指引
1.什么是保險利益?保險利益對保險合同的成立和效力有何影響?
2.本案爭議的保險合同成立時,我國保險法對保險利益是如何規定的?
3.本案中,某貿易公司對其投保的保險標的是否具有保險利益?應當如何理解“其他具有法律上承認的與被保險人有經濟利害關系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