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保險法
  • 鄒海林
  • 5089字
  • 2019-01-04 19:56:25

第六節 保險合同的內容

一 保險標的

保險標的,或稱保險合同的標的,或稱保險合同的客體,是指受保險合同保障的被保險人的財產和財產利益、被保險人的身體和壽命,即保險合同雙方當事人權利和義務指向的對象。因保險標的被區分為財產和人身,故保險合同相應地被分為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財產保險圍繞被保險人的財產或財產利益形成權利義務關系,人身保險圍繞被保險人的身體或者壽命形成權利義務關系,故作為保險標的的被保險人的財產或者人身構成保險合同不可或缺的要素。不同的保險標的,決定著保險合同的種類和性質。

作為保險合同的客體,保險標的是否應在合同中約定,取決于保險合同的種類。不論保險合同是何種類,保險標的都是特定的,非特定的財產或人身不能作為保險標的,故合同約定保險標的,只是將財產或者人身特定為保險標的的方法。財產保險的標的非經約定,無法特定,保險合同亦無法成立;人身保險的標的為被保險人的身體或者壽命,只要能夠確定受保險合同保障的被保險人,就可以固定其保險標的。人身保險合同的保險標的究竟為被保險人的身體或者壽命,抑或身體和壽命二者,依照保險合同的條款內容足以確定。保險標的作為保險合同應當約定的內容,更多地出現在財產保險合同上。

在財產保險合同中明確保險標的,一方面有助于查明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有無保險利益;另一方面可以明確保險人承擔保險責任的范圍,即使是對于法律允許約定為保險標的的財產或者利益,保險合同也可以約定縮小受保險保障的標的物的范圍。再者,保險標的不同,保險危險的種類和危險程度也會不同,保險費率也就不同。但是,對于法律規定不得為保險標的的財產或者利益,例如違法財產、違章建筑物等,投保人和保險人不得將之約定為保險合同的標的。參見常敏《保險法學》,法律出版社,2012,第51頁。

二 保險費

保險費,是指保險合同約定的投保人應當向保險人支付的對價或金錢。一般而言,保險人依照保險合同約定承擔保險責任,以投保人向其交納保險費作為條件。交納保險費是投保人的基本合同義務。

保險費通常由保險人的風險成本(風險保險費)、經營費用(費用附加保險費與異常風險附加保險費)以及合理利潤(利潤附加保險費)三個部分構成。保險費中的風險保險費,被稱為“凈保費”(net premium),是保險人依照保險期間預期可能發生的全部損失計算出的每一風險單位或被保險人應當分擔的份額。但對于長期人身保險合同,除上述三個部分以外,保險費還包括投保人依照約定交納的具有投資性質的儲蓄的部分資金。保險合同一般會對保險費的構成(保險費的計算方法)作出約定。另外應當注意的是,對不以營利為目的的保險公司而言,例如相互保險公司(mutual insurance company),保險人向投保人收取的保險費,主要由保險人的風險成本和經營費用兩部分構成而不包括合理利潤。投保人所支付的全部保費,被稱為毛保費(gross premium)。

但是,保險費的交納與否,并非保險合同的成立或者生效要件,亦非保險人承擔保險責任的先決條件,除非保險合同另有約定。保險費應當一次付清還是分期付清,一般由保險合同加以約定。保險合同約定一次付清保險費的,投保人應當按照約定一次付清保險費;保險合同約定分期支付保險費的,投保人應當在保險合同成立時或成立后依照約定付清第一期保險費,并依照保險合同的約定交納其余各期的保險費。同時,保險合同應當對保險費的支付地點和方式作出明確的約定。

三 保險期間

保險期間,是指保險人承擔保險責任的起訖期間。只有保險事故發生在保險期間內,保險人才應當依照約定向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給付保險(賠償)金。保險期間決定著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和關系人的權利的存續與否,并為保險人計算收取保險費的基礎,構成保險合同的重要內容。保險合同必須約定保險期間或者保險期間的計算方法。

例如,保險合同可以約定保險期間自保險單送達之日起起算。以合同約定自送達時起算保險期間的,如果保險合同約定有保險單送達的日期,則以保險單約定的送達日期為保險期間的起算日期,而不論保險單是否已經實際送達。如果保險合同對保險單的送達日期沒有約定,則保險期間的起算以投保人或被保險人簽收保險單之日為準。具體而言,以郵寄方式送達保險單的,保險期間自保險單到達投保人或被保險人之日起算;以數據電文形式送達保險單的,投保人指定特定系統接收數據電文的,保險期間自該數據電文進入該特定系統之日起算,未指定特定系統的,保險期間自該數據電文首次進入投保人或被保險人的任何系統之日起算。參見《合同法》第16條。

除非保險合同另有約定或法律另有規定,保險人的保險責任隨著保險期間的起算而開始,保險人的保險責任隨著保險期間的屆滿或完成而終止。保險合同可以約定計算保險期間的具體日期,而不論保險合同的成立日期或生效日期。不同的保險合同對保險期間的約定會有不同,特別是不同的險種會影響保險合同對保險期間的約定。

一般而言,保險期間的始期,即保險人開始承擔保險責任的時間。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按照約定交付保險費;保險人按照約定的時間開始承擔保險責任。參見《保險法》(2015年)第14條。這里所稱的保險人開始承擔保險責任的“約定的時間”,即保險期間的始期。保險合同對保險期間已有約定,但對保險人開始承擔保險責任的時間另有意思表示的,保險人依照其意思表示確定開始承擔保險責任的日期。例如,如果保險合同約定有保險期間,并同時約定“在投保人交納首期保險費之日前,保險人不承擔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責任”,那么保險人開始承擔保險責任的日期,并非該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期間的始期,而是投保人交納首期保險費之日。如果保險合同對保險期間的起算沒有作出具體規定,則可以將保險合同的成立日期(一般為保險人出具保險單的日期)作為保險期間的起算日。保險合同的成立日期為事實問題,應當依照保險合同的具體情形加以判斷。

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期間屆滿的,保險合同終止,保險人不再承擔保險責任。但這并不具有絕對的意義,應當注意以下三點。第一,對于保險期間所發生的保險事故,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在保險期間屆滿后要求保險人給付保險(賠償)金的,保險人不得以保險期間屆滿予以抗辯。第二,在保險期間發生事故造成保險標的損失,而該損失延續或持續到保險期間屆滿后仍未結束,保險人對于保險標的在保險期間屆滿后連續發生的損失,應當承擔保險責任。第三,保險期間屆滿后,保險人對于事故型責任保險(liability insurance on an occurrence basis)的被保險人,仍然負有保險給付責任。事故型責任保險,是指保險人僅以被保險人致人損害的行為或者事故發生在責任保險單的有效期間作為條件,向被保險人承擔保險給付責任的保險,而不論第三人的索賠是否發生在保險單的有效期間。對于事故型責任保險,只要保險事故發生在保險期間,即使保險期間屆滿才發生索賠事件,保險人也應當承擔保險責任。參見鄒海林《保險法教程》(修訂第二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4,第82頁。

四 保險金額

保險金額,是指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給付保險(賠償)金的基準額。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承保的標的雖有不同,但不能不約定保險金額。財產保險不論是否為定值保險,人身保險不論是否為定額保險,均應當約定保險金額。

保險金額作為保險人承擔保險給付責任的基準額,其所發揮的作用因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而有所不同。人身保險合同約定保險金額,除了為了將其作為計算保險費的依據外,更重要的是將其作為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給付保險金的計算依據。人身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金額,并不是保險人承擔保險給付責任的最高限額,其常被稱為“基本保險金額”,構成保險人承擔保險給付責任的最低額。財產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金額,不僅用于計算保險費,而且用于識別超額保險,保險人僅在保險金額范圍內對被保險人所發生的實際損失承擔給付保險賠償金的責任。因此,財產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金額,為保險人承擔保險給付責任的最高限額;以此為原則,責任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金額,又被稱為“責任限額”,構成保險人對被保險人致人損害的賠償責任承擔的保險賠償金的最高限額。

五 保險責任

(一)保險責任

保險責任,是指保險人依照保險合同約定對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應當承擔的保險給付義務。保險責任的承擔,以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為相對人,以保險事故的發生為必要;沒有保險事故的發生,就沒有保險責任。

保險人僅就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對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承擔保險責任。保險標的因保險事故以外的原因所發生的任何不利益,保險人均不承擔保險責任。

(二)保險事故

保險事故,是指保險合同約定的、引起保險人承擔保險責任的偶然發生的事件。保險事故本質上為保險標的所面臨的不確定危險,但保險人不可能對保險標的面臨的所有危險承擔責任,其僅對保險合同約定的特定范圍或種類的危險承擔保險責任。所以,保險合同必須約定保險責任范圍。保險責任范圍經保險人和投保人約定,將保險人的責任限定于特定的風險范圍。

保險合同對保險事故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且由以下危險原因造成保險標的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保險事故。第一,意外事故造成損害的。除非保險合同另有明文限定,因被保險人不可預料的事件或者不可抗力造成的保險標的的損害,屬于保險事故。第二,自己過失造成損害的。除非保險合同另有約定,因投保人或被保險人或其代理人或其受雇人的過失造成保險標的的損害,屬于保險事故。第三,履行道德義務造成損害的。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因履行道德上的義務所造成的保險標的的損害,屬于保險事故。履行道德義務,屬于社會善良行為,受法律的保護和鼓勵,由此造成的保險標的的損害,與道德危險具有性質上的不同,可以而且應當借助于保險分散或消化履行道德義務所造成的損害。我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商法典》第982條規定:“一、對于被保險人或受益人故意造成之保險事故之損害,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二、上款之規定不適用于彼此為履行道德或社會義務,或為保護彼等與保險人之間之共同利益而造成之保險事故。”第四,履行防損義務而支出費用的。被保險人在保險事故發生后,為防止或者減少保險標的的損失而支付必要的、合理的費用的,屬于保險事故。參見《保險法》(2015年)第42條。

(三)除外責任

除外責任,是指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人不承擔保險責任的事由。一般而言,除外責任為保險合同約定的限制保險人的給付責任的特有條款,構成保險合同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可被稱為“除外條款”、“責任免除條款”或“不保危險條款”等。前述所稱保險人依照約定不承擔責任的事由,包括但不限于保險法規定的保險人不承擔保險責任的事由,例如被保險人的故意等道德危險。

保險合同為高度自治的合同。保險人和投保人可以在合同中將特定種類的意外事件,如戰爭、罷工、騷亂等,約定為除外責任;也可以將被保險人的重大過失或者過失約定為除外責任。

在我國保險實務上,凡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人不承擔保險責任的所有事故、事件、危險或者原因,均被稱為除外責任,而不論這些保險人不承擔保險責任的事由是否為保險法所規定。例如,我國保險法規定的被保險人故意造成保險標的損害,即法定之保險人不承擔保險責任的事由,但保險合同條款在約定除外責任時,還是會將這樣的事由作為除外責任寫入保險合同。保險法規定的保險人不承擔保險責任的法定事由,被稱為“法定除外責任”,但其效力并非源自保險合同的約定,與保險合同約定的除外責任性質不同,應當予以注意。對于保險合同將“法律、行政法規中的禁止性規定情形”約定為格式條款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事由,只要保險人對該條款作出了提示,則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不得以保險人訂約時未履行明確說明義務為由主張該條款不生效力。參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10條。

六 保險給付

保險給付,是指保險人向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履行保險責任的行為。保險人應當依照保險合同約定的承擔保險責任的條件、數額、時間、方式和地點為保險給付;遲延給付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保險合同對保險給付的時間和方式有約定的,保險人為保險給付應當從其約定;沒有約定的,應當依保險法的規定。例如,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當及時作出核定;情形復雜的,應當在30日內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保險人應當將核定結果通知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屬于保險責任的,保險人應在與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達成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協議后10日內,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保險合同對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期限有約定的,保險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參見《保險法》(2015年)第23條第1款。

保險給付以金錢給付為原則,以替代給付為例外。保險合同對替代給付沒有約定的,保險人不得以替代給付為保險給付,應當以金錢給付履行保險給付義務。

金錢給付,為保險給付的基本方式,即向被保險人或受益人支付合同約定的保險賠償金或保險金。

除非保險給付在性質上不能以替代給付為之,保險人可以依照保險合同的約定,以替代給付的方式履行保險給付義務。替代給付,是指保險合同約定的、不以金錢給付履行保險給付義務的其他方式,例如,恢復原狀、更換保險標的或提供特定目的的服務等。替代給付的主要方式為恢復原狀(例如修理)和更換。例如,保險合同約定在發生保險事故后,應當修理或者修復保險標的的,保險人可以修理受損保險標的而使其恢復到受損前的狀態,以履行保險給付義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綦江县| 察哈| 合肥市| 奉节县| 齐河县| 芮城县| 于田县| 轮台县| 弥勒县| 丹阳市| 紫金县| 巴林左旗| 视频| 安义县| 贵南县| 绥中县| 北宁市| 鸡西市| 湘潭市| 旺苍县| 泽库县| 饶平县| 四会市| 辽宁省| 三亚市| 名山县| 鸡泽县| 黔东| 屏东市| 桓仁| 澎湖县| 班戈县| 泸西县| 新建县| 伊宁县| 南漳县| 台山市| 潮州市| 定兴县| 浦县| 马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