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政府
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內閣由總統和各部部長組成,負責政府工作的執行。地方事務由地方政府管理。為加強對公務人員的監督和管理,提高政府公職人員的工作效率,瑙魯專門設立了公共服務上訴委員會。
一 總統
瑙魯總統是瑙魯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由議會從議員中選舉產生。如果議長或副議長當選為總統,他必須辭去議長或者副議長職務。總統候選人必須是議員,否則無資格被選舉為總統。總統的主要權限為:主持內閣會議;任命4~5名議員組成內閣;親自任命部長負責政府的任何事務,并有權撤銷或改變任命;依法提出解散議會的意見;任命最高法院法官;有權決定實行特赦、緩刑、減刑、豁免刑罰或罰金;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
當總統認為瑙魯的國家安全或經濟安全受到特別嚴重的威脅時,應以文告的形式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緊急狀態令在下列情況下失效。
(1)如果宣布緊急狀態時議會尚未閉會,則自宣布之日起7天后失效。但如果議會以出席并參加表決議員的過半數票通過決議,支持該項緊急狀態令,則緊急狀態令繼續有效。
(2)在任何其他情況下,自宣布之日起21天后失效。
(3)總統可隨時以文告的形式撤銷緊急狀態令。
在緊急狀態令生效期間,總統可以發布命令,以保障社會治安、維護公共秩序、維護全體人民的利益。總統所發布的命令,不會因與現有法律規定相抵觸而部分或整體失效。這些命令隨緊急狀態令的失效而失效,但是,出席議會并參加表決的議員,半數及以上同意撤銷該命令時,該命令應即刻撤銷。
議會選舉總統的條件是:總統缺位;議會解散后所產生的新一屆議會召開第一次會議;總統提出辭職并已將親筆辭呈交給議長;議會議員至少有一半通過對內閣的不信任案,議會解除總統及各部部長的決議已獲得通過;總統因病、出國或任何其他原因不能行使其職權時,內閣指定1名部長代行其職權;由于議會解散之外的原因,總統不再是議員。
總統被選舉產生后,其應當盡快任命1名議員擔任副總統,任命4~5名議員擔任內閣部長。當總統因病等原因無法履行職責時,其可以以書面形式做出指示,授權副總統履行總統職責,直到總統取消授權。如果總統因疾病等原因不能行使其職責,并且不能授權其他人履行這些職責時,副總統應當履行總統職責。當副總統履行總統職責時,如果其被告知總統將重新開始履行這些職責,他應當停止履行總統職責。
根據憲法,對總統和內閣的不信任案投票需經至少1/2議員批準通過。通過之后,應當舉行總統大選。根據憲法相關規定,不信任案投票被批準后的7日期限屆滿時,如果總統沒有被選出,議會應當解散。對總統和內閣的不信任提議應當在提議表決舉行前至少5日遞交議長。在議會一個任期內,對總統和內閣的不信任提議第二次獲得批準后,議會應當解散。若該提議沒有獲得批準,在四個月內,不能重復提出同樣的提議。
瑙魯歷任總統見表3-1。
表3-1 瑙魯歷任總統一覽

續表

續表

續表

資料來源:太平洋共同體(SPC),略有調整。
瑙魯第三十一任總統是巴倫·瓦卡,他不僅是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還兼任內閣主席以及公共服務部、警察和緊急事務部、內政部、氣候變化部等部部長。
除了受執政黨與反對黨的影響,家族勢力也會對總統選舉產生影響。因而,當選者與落選者之間的票數差距較小。
根據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的調查報告,太平洋島國的“腐敗指數”位于3.0~3.9之間,屬于清廉不佳的狀態。瑙魯的清廉狀態在太平洋島國位于中下等。
二 內閣
根據瑙魯憲法,瑙魯行政權屬于內閣。內閣由總統和依照憲法第19條任命的各部部長組成。內閣可以制定其議事規則。總統應當主持內閣會議,全面指導和管理瑙魯政府。內閣集體向議會負責。內閣成員在開始履行職責前,應當按照憲法所陳述的誓詞宣誓并簽字。內閣成員不得擔任瑙魯服務部門或具有收益性部門的法人。
各個部長由總統任命。總統可以親自或指派部長負責瑙魯政府的任何事務,并可以根據憲法之規定撤銷或更改指派。當部長已承擔管理政府部門的責任時,其應當履行該部門的職責,并且遵守相關指示和制度。下面簡要介紹瑙魯的幾個主要的政府部門。
內政部又稱作首席秘書部,是中央政府的核心部門,下分五個部門,分別是秘書處,人力資源管理和勞動力辦公室,出生、死亡和婚姻辦公室,后勤辦公室,郵局。內政部在監督所有部門的平穩運行方面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主要職責是維護和監督公共服務部門及其日常活動,協助部長和總統辦公室工作。內政部還負責召開內閣會議、實施政府政策,處理內閣文件,為議會、總統大選做準備。內政部部長具有以下權力:遵守憲法規定,任命公共服務部門人員,并對其實施紀律監督;免除此類人員的職務。部長可以依法授權特定官員,在遵守特定條件的情況下,對政府工作人員實施紀律監督。
外交和貿易部負責推進瑙魯海外貿易和保障在國外的瑙魯公民的利益。通過瑙魯駐國外的外交使團,開展瑙魯政府與其他國家之間的雙邊和多邊合作,在外交關系、條約簽訂、項目開發和貿易相關問題上,與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進行對話交流。
司法和邊境管理部的主要職責是維護瑙魯憲法權威,保障公民權利,為政府工作提供法律建議和咨詢,維護公民在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中的公平正義。司法和邊境管理部已經成為政府最大的部門之一。該部下設6個部門,包括秘書處、起訴辦公室、區域管理辦公室、移民和護照辦公室、檢疫和懲教服務辦公室、難民身份確定辦公室。
教育部擔負著培訓和教育瑙魯公民以及為子孫后代未來發展奠定基礎的任務。教育部主要教育目標是培養瑙魯未來的政府、企業、社區的領導人,實現瑙魯的可持續發展。
財政部是監督、協調瑙魯公共財政和資源的部門。財政部的目標是確保金融資源得到有效管理和利用。財政部下轄四個部門:財務處、瑙魯稅務署、計劃和援助署、瑙魯統計局。財政部的主要職責是:按照憲法要求,加強國家公共資金的管理;保障公共資金在各部門和經濟活動中得到廣泛分配;為政府運轉、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政策建議;加強對國有企業的財務監督,為改善企業財務狀況提供政策建議;制定和報告政府年度預算、發展基金;提高政府收入管理的效率,提升國內稅收水平;協調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開發和評審;獲取國外捐贈支持開發項目,協調與發展援助國家之間的關系;監控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參數、生產數據和信息;為解決瑙魯發展需求,對政府財政政策進行有效性分析,并告知政府和制定新政策。
電信部下轄電信監管局、信息和通信技術局,負責瑙魯以及瑙魯與其他國家間的通信和網絡系統。主要職責是:負責網絡基礎設施布局、通信和互聯網連接,管理和維護瑙魯政府IT設備,支持軟件和硬件系統更新。
瑙魯國小地狹,人口稀少,政府部門設置不太健全。有的部長一人身兼數職。如出現以下情況,部長終止擔任職務:舉行總統選舉;部長本人將書面辭呈遞交總統,辭去職務;被總統免除職務;由于議會解散以外的原因,部長不再是議員。
當前內閣是2013年6月13日組成的,在2016年7月13日大選過后,內閣依舊沒有改變。總統巴倫·瓦卡兼內閣主席,負責公共服務、外交與貿易、氣候變化、警察和緊急事務;大衛·阿迪昂(David Adeang)負責財政與可持續發展、司法和邊境管理;沃爾登·多威約戈(Valdon Dowiyogo)負責衛生、交通、漁業、通信;亞倫·庫克(Aaron Cook)負責商業、工業與環境、公共事業;查梅因·斯科蒂(Charmaine Scotty)負責內政、教育與青年、土地管理;沙樂可·博尼科(Shadlog Bernicke)負責瑙魯磷酸鹽特許信托基金、電信、瑙魯公用事業公司。
三 公共服務上訴委員會
為了加強對公職人員的管理、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瑙魯設立了公共服務上訴委員會(Public Service Appeals Board)。公共服務上訴委員會隸屬內政部,其組成人員包括:首席法官,擔任該委員會主席;一名由內閣任命的成員;一名依法律規定由公職人員選出的代表。議員無資格擔任公共服務上訴委員會委員。公共服務上訴委員會委員應當遵守憲法和法律,應當行使和履行法律所賦予的權力,遵守委員會的議事規則。內政部通過書面授權,授予公共服務上訴委員會委員某項權力,對委員會之外的公職人員進行紀律監督。內政部至少一年要向內閣書面匯報一次該委員會權力執行情況,內閣要將此情況匯報給議會。
出現下列情形,公共服務上訴委員會委員終止其任職:被選為議員;如其是內閣任命的,被內閣免職,或本人已將親筆辭呈呈交總統,提出辭職;如其是公職人員選出的,任期屆滿或依法被免職,或本人已將親筆辭呈呈交秘書長,提出辭職。除首席法官外,當公共服務上訴委員會的委員根據憲法因故不能或無資格履行其職責時,內閣可以對其做出如下決定:如其是內閣任命的,則由內閣另行任命一名非議員代表;由公職人員選舉的,則依照法律規定,重新指定一人,由該人擔任公共服務上訴委員會委員。
除首席法官外,公共服務上訴委員會委員無資格對某些法律規定的事項行使權力。上訴至公共服務上訴委員會的案件,經查明屬實后,應對相關的公職人員做出免職或給予紀律處分的決定。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公共服務上訴委員會的裁決屬于最終裁決,不得對決議進行上訴。憲法規定,對警察事務上訴,可以直接上訴至警察服務上訴委員會。
四 地方政府
瑙魯行政管理中心位于亞倫區,全國14個區的地方事務由地方政府委員會(Local Government Council)負責。地方政府委員會成立于1951年,前身是酋長委員會,由14個區選舉產生的9名委員組成,負責處理有關瑙魯人的事務,協助政府處理商業方面的事務。酋長委員會成立于1928年,那個時候酋長委員會的權力有限,主要是向管理當局提出建議,當局并不一定會采納酋長委員會提出的建議。1948年,酋長委員會向聯合國托管理事會(United Nations Trusteeship Council)提出意見,認為瑙魯當地人的生活和財政沒有被管理當局納入政策制定的考慮范圍。1950年,聯合國考察團首次到達瑙魯,考察團向聯合國托管理事會建議擴大酋長委員會的權力,包括授予其立法權和財政預算權。這個建議被澳大利亞管理當局接受,1951年8月20日,《瑙魯地方政府委員會條例》(Nauru Local Government Council Ordinance)獲得通過。地方政府委員會每四年一屆。1971年,《瑙魯地方政府委員會保障法》(Nauru Local Government Council Guarantee Act 1971)獲得通過。
自1992年起,政府設立瑙魯島嶼議會(NIC)。議會的權力很小,其作用類似于顧問,向中央政府提供關于地方事務的意見和建議,其專注于瑙魯人發展的相關事宜。民選的島嶼議會議員不能同時兼任議會議員。島嶼議會在1999年自行解散,其財產及職責轉歸中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