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麥肯錫筆記思考法作者名: (日)大島祥譽本章字數: 847字更新時間: 2019-01-04 21:27:41
筆記不是為了記錄過去,而是為了創建更好的未來
那么,“麥肯錫流筆記術”的真正主題,即Issue(最重要的課題)是什么呢?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那就是“筆記不是為了記錄過去,而是為了創建更好的未來”。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必須擺脫單純記錄課程和會議內容的“被動做筆記”的習慣,轉而培養動手做筆記來解決問題的“主動做筆記”的習慣。
所謂主動做筆記,指的是“事先做好準備”,也就是說筆記不只記錄過去發生的事情和內容,而是寫出接下來應該做什么,一邊動手記錄一邊思考。
但是,寫出接下來的行動并不意味著可以僅憑毫無根據的主觀希望和單純的猜測來寫筆記。而是應該按照“解決問題的基本流程”,在筆記上整理思路,基于由此發現的有根據的假設,找出“接下來應該這樣做”的解決辦法,這才是真正地用筆記“創建未來”。
麥肯錫流筆記術為了創建更加美好的未來,堅持以“取得成果”為使用筆記的目的,因此在筆記的使用方法上和一般的筆記術完全不同。
我在麥肯錫的時候曾經在一位美國合伙人的手下工作。他會與我們共享最終向客戶提供的企劃資料的故事線(流程),將內容的概念圖寫在“麥肯錫筆記”上,以及“接下來應該做的事情”“這樣做的理由”等內容。
具體來說,就是一邊開會一邊在麥肯錫筆記上畫出空白表格(還沒有填入數字和信息的表格),然后在其中填入“概要”和“理由”。
如果問他這樣做的“意圖”和“目的”是什么,那就是通過會議將今后應該做什么工作等整個的思考過程展示給大家,讓所有人都理解“為什么要這樣做和這樣做的重要性”,實際上就是對我們今后的工作內容作出指示。
當然,如果不用空白表格而是直接遞給我們一份“工作指示書”讓我們“按照這上面的內容去做”這種做法也是可取的。
但是這種方法無法使我們理解和把握“為什么要做這項工作”“這項工作在整個項目中具有什么意義”“目標是什么”等信息。如果不能讓實際工作的人理解工作的目的和意圖,那么很難取得高質量的成果。

所以這位合伙人才與我們分享自己使用麥肯錫筆記的整個思考過程,用實際行動向我們展示如何使用筆記來創建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