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天龍屯堡
- 大明宣宗皇后傳奇
- 公孫英子
- 2892字
- 2018-11-11 00:40:51
朝陽初染宮墻時,椒房殿檐角的九鸞金鈴便叮咚作響。
丹陛前三十六盞六角宮燈皆換作茜素羅面,金絲繡著的百子千孫紋在晨光中泛著暖光。八名司燈內監抬著鎏金云紋燈樓穿過掖庭,燈樓每層都置著彩繪嬰戲圖琉璃盞,檐角銅鈴隨步伐輕顫,驚醒了棲在梧桐樹上的翡翠鳥,撲棱棱掠過綴滿紅綢的雕梁。
御花園九曲回廊遍懸五彩絲絳,絲絳下系著的銀鈴與玉磬隨風相擊,清越之聲與遠處鐘鼓樓上的編鐘聲應和。太液池冰面已開,三十六艘畫舫皆覆著銷金錦緞,船首裝飾的木雕麒麟口中銜著彩綢扎成的蓮花,花瓣上用金線繡著“長命百歲“的篆字。
椒房殿外白玉階上鋪著猩紅氍毹,兩側立著十二對鎏金孔雀燈,燈座上的百寶流蘇在風中搖曳生姿。產婆抱著裹著明黃襁褓的小郡主出來時,檐角懸著的翡翠鸚鵡突然振翅高呼“恭喜“,驚得階下跪迎的命婦們鬢邊的步搖紛紛亂顫。
御膳房飄來的棗泥香混著宮墻下綻放的海棠,在春日暖風中釀成甜膩的氣息。三百名樂伎分列東西六宮道上,手中所持的箜篌、羯鼓、笙簫皆纏著朱紅彩帛。當欽天監宣布小郡主命格貴不可言時,鐘鼓樓的景云鐘突然轟鳴三十六響,驚起棲在角樓的白鴿群,在湛藍天空中掠過一道銀亮的弧線。
暮色降臨時,宮城九門次第亮起萬盞琉璃燈。每盞燈下都系著彩綢扎成的石榴、蓮蓬、玉如意,與檐角垂下的金線穗子交相輝映。值夜的金吾衛皆換了緋紅錦袍,腰間橫刀纏著明黃絲絳,在月光下排成整齊的隊列,恍若為新生的郡主鋪就一條永不褪色的花路。
永樂皇帝朱棣聞聽又得一重孫女,龍顏大悅,立即下旨冊封為常德郡主。還派內侍去孫家宣旨,賞賜了許多金銀、珠寶、布匹和綢緞。
四年前傾城生大女兒順德郡主的時候,朱瞻基不在南京的宮里,他奉皇爺爺的旨令,幫三王叔趙王朱高燧守衛行在北平,等他回來時,女兒都快過百天了。所以,他沒有見過傾城生孩子的樣子,這次血淋淋的場面才把他嚇得不輕。
現在常德郡主由乳娘那兒帶著,好幾個嬤嬤丫鬟幫著,傾城是放心的很。
順德郡主早前有太子妃做主記在了太孫妃胡善祥名下,胡氏很是喜歡她,彼此也熟悉了,見了她還“母妃!母妃!”的叫。這幾日就讓她去胡氏那兒住些日子,順德郡主便十分歡欣的隨之去了。
明太醫每天都會過來一次,她給傾城診過脈,便告訴這幾天每天都要過來守著傾城的朱瞻基,說:
”太孫殿下,貴嬪脈象平和,只是因為生產中失血過多有些氣血兩虛,只要慢慢調息,注意飲食營養不久就會恢復的。”
傾城微微笑著,目送著雖然已經生過孩子,卻依舊身姿優雅的明太醫離去,覺得白虎將軍還真的是有福氣,替“碧玉公子”挨了一刀,卻得了一位漂亮又懂醫術的娘子,還生了一個活蹦亂跳的小公子。真是劃算的很,怪不得見他整天的樂得不行,都快笑成個彌勒佛了。
轉頭望見正瞅著自己的朱瞻基,這幾天朱瞻基還是有些心有余悸,他吃睡不安的,心里總在惦記著傾城,臉龐消瘦氣色不好,明顯憔悴了許多。比起臉色雖然還是有些發黃,卻是漸漸明艷起來的傾城,好像他才是那個剛剛生過孩子的人。
“殿下,我沒事,女人生孩子都是這樣。這兒有這么多人伺候著,你還不放心,不要天天的過來了好不好?你都累瘦了,母妃看見怕是會心疼的。”
傾城讓朱瞻基坐在自己旁邊,拉著他的手說。
“那你就不心疼我,還要趕我走?不知道我在外面會心神不寧的。”
“你不是還有事情要忙嗎?”
傾城見趕不走他,只好作罷。
“事情都安排好了,你要是不想睡,就跟你聊聊天?”
“好,你想說什么?”
“說說你那天去詔獄見小珍珠的事吧?”
“嗯,---”
提起這事傾城心里還是有些不舒服,但她明白這事很重要,一定得讓朱瞻基知道才好。
“太孫貴嬪,雞湯好了,現在端進來嗎?”
春桃在外面小聲的問道。
“端進來!”
朱瞻基吩咐著。
看著托盤里放著一碗冒著熱氣,黃澄澄,飄著幾許油花,清香撲鼻的雞湯。傾城卻對春桃說:
“怎么就一碗?再上一碗來。”
春桃答應著轉身出去了。
“別說,還真是香!”
朱瞻基上前聞了一聞,皺了一下鼻子。
“怎么樣?饞了吧,這不是給你端去了嗎。”
“哦,原來是給我要的呀,看來我沒白來,到沾上你的光了。娘子對為夫還真是好!”
朱瞻基彎下腰,在傾城光潔的額頭上吻了一下,一臉的美。
喝過雞湯,春桃收走了湯盤,傾城就慢慢的講起小珍珠的故事,---
朱瞻基聽完目光凝重,起身在窗前站立了很久,他心里明白得很,小珍珠說的那位王爺,不是別人,很有可能就是他的那位親親的二王叔漢王朱高煦。
都說是骨肉親情,打斷骨頭連著筋,可是為了至高無上的皇位,王叔們不惜陰謀暗算,自相殘殺,沒完沒了。如今這是對著自己來了,真個是皇家無親情,他終于理解了皇爺爺為什么那樣的多心多疑,誰也不相信了。高處不勝寒,皇帝為了天下,為了萬民,只能做一個無情的孤家寡人。
所謂血濃于水,在至高無上的皇權面前,竟然就是一個笑話?這在朱瞻基看來,仍是難以理解。權利,多少人日思夜想而不得,他卻視之如撇履,正所謂“有人星夜趕考場,有人辭官歸故鄉”。
本來朱瞻基覺得厭倦了這宮中的爭斗,想獨善其身,效仿朱瞻壑那樣一走了之。可是看來這天下之大,自己竟是退無可退,因為江湖之上同樣不太平,興風作浪的漢王他的勢力黨羽眾多。宮里起碼還有皇爺爺,父王和母妃,還有無上的權利和軍隊。為了大明天下,為了皇爺爺和父王母妃,也為了傾城,現在他還不能退,只能奮起接招!想到此,他的臉上泛起一絲自信的微笑。
“你要不要把這事告訴皇爺爺和父王母妃?讓他們早做防范?”
傾城見他不說話,有些著急。
“我會的,但皇爺爺那兒也許他已經知道了。”
傾城點了點頭,想起了小珍珠是有親筆簽字的供狀在詔獄的案卷里,皇爺爺要想知道很容易。
“父王的身體一直不好,也許這是漢王把目標又對準你的原因,你可要多加小心。”
“放心吧,你現在別再操心了,好好靜養,早點把身體養好,我可等著和你私奔呢!”
朱瞻基狡黠的一笑。
“啊,當真,你準備去哪里?”
傾城抬起頭,睜大了眼睛。
“嗯,沒騙你,這幾個月你可見過玄武?”
傾城突然想到,還真是,多長時間沒見到玄武將軍了,連春寒也不見了。
“好了,我告訴你,你可要保密。”
朱瞻基看看門外沒人,才走過來對傾城悄悄的說:
“這得感謝太祖皇爺爺,當年征云南時曾留下了三十萬軍隊,留守在十萬大山之中以備不時之需,這些人大多是鳳陽和南京籍的將士。多少年以來這些忠誠的將士和隨他們遷徙去的家人們一直駐守在那里,護衛著大明的疆土。他們與當地的土族人不同,至今仍講著一口大明官話,喜歡穿鳳陽布衣。他們在那兒繁衍后代,墾荒種地,建設城堡,形成了許多軍屯村寨,有一些是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卻又風景優美的地方。“
“啊,有這樣的地方?”
傾城非常驚訝。
“當然有,我就是派玄武去辦這件事去了,他選中了一個依山而建的城堡,這兒現在稱為天龍屯堡,山叫天臺山,這天臺山鬼斧神工,,三面峭壁懸崖高達千丈勢如刀削,山頂平整如臺,只北面有一條上山的小道,可謂是一處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堡里還修有一座五龍寺,那兒的山勢地貌非常奇特,是由可溶性巖石形成,有千奇百怪的溶洞,奇峰,石林,還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人間仙境一樣,你一定喜歡,等你養好了身子,就好帶你去。”
朱瞻基說起這事竟變得眉飛色舞,興奮異常,一臉陽光,好似一只振翅欲飛的雛鳥。傾城看著面前的他,心里突然變的很柔,很軟,覺得什么都不重要,只幸運是他的小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