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突遇動亂
周平王初年,齊國東北葵丘城邑一座大府中。
“颼”的一聲,身著紫色深衣的少年拉滿橘木之弓,驀地他弓弦脫手,寬大的衣袖自然扇開,箭鏃應聲直入箭靶正中,蒙布的木架兀自在噔噔搖晃。
數尺外二人正在觀摩,其中那十三四歲的少女已嘖嘖連聲。她拍手稱快道:“小君子這最后一箭甚是漂亮!這就是你們士族常考的剡注嗎?”
那少年劍眉星眸,笑了笑,道:“小夏,你就別埋汰我了,這僅僅是射藝中的基本箭法而已,理當熟悉。”
小女孩提著褐襦下擺,碎步趨至木架后,拾起那地上稀稀拉拉的箭矢轉身返回,又一根根丟進箭筒里,說道:“這百尺之遙,小君子在半柱香內已如此迅速地連中十馀箭,這身手便是上陣殺敵,也足以令敵膽寒了罷。祝師傅,你說是不是呢?”
她回到原處,歪著頭,一雙清澈的杏眼看著身旁一高大漢子,滿含期待。
那祝姓漢子約莫二十五六歲,豹頭環眼,身型高大魁偉,滿臉虬髯。他笑道:“小夏說得好,的確已可百步穿楊……但是呢,小君子仍然欠了些火候。”
他聲若洪鐘,從箭筒中抽出一支獸骨箭,又上前接過少年的弓,立于少年身旁,雙腿平分站好,說道:“士族皆會射這一門技藝,其中大周將剡注設作基礎之技,原意是使得我輩能在瞬息萬變的疆場上能以最快的速度上箭、發箭,斃敵于倏忽之間。忽兒,你看好了。”
少年便立于一旁,他只比這漢子矮了些許,氣質尺身高,體型略為清瘦。
那漢子左手舉弓至頂,又慢慢翻手展直;同時右腳腳跟數寸,身子自然微微右側,右臂輕輕拉開木弓。
他雙手忽緊忽松,將弓拉滿。倏地右腿挺直,腰腹一振,羽矢攜著勁風穿過鵠中,其勢竟將木架哐啷啷震得倒了下去。
那少女驚得說不出話來,竟忘了前去扶正木架。
少年欠身作揖,形貌恭謹,說道:“不知我何時才能達到師傅這一成就?”
祝姓漢子也還禮,又大手一揮,笑道:“忽兒,今日你已是第五次向我行禮了。
我剛來召府做你武師不久,我倆就達成了默契,平時無外人在旁不必多禮。
想我倆往日習武之后常常一齊喝酒,談天論地,何等暢快,這幾天你是怎么了,如此拘謹?”
他頓了一頓,又道:“不瞞你說,這禮數用以框定君臣、父子,上下等各層之言行,讓人在世上時時恪守心中原則,這些都是極好的。
只是本朝周禮實在太過繁雜,祝某還好,如你召忽小君子以后嘛……嘿嘿……到時你更知什么叫作千結百扣、不厭其煩了。讓我說嘛……好多規矩實在是沒甚必要。”
名為召忽的少年心中一凜。他于后世修完工科碩士,接著讀文科博士,卻在熬夜撰寫論文時猝死,穿越到了兩千多年前的周朝已有數天時光了。
其實來到周朝這一連幾日他都是興奮莫名,他倒極想設身處地,感受一下這奠定后來朝代三綱五常基礎的時代究竟是怎樣的。
這幾日晝夜交替間,他慢慢撿起了這前世的回憶,也深深感受到了周代細至穿衣吃飯的繁冗禮數。
無須出言交談,遠遠地從一人之衣著,動作即可看出他的階層。
他時常暗暗慶幸身至貴族階層,其父為一城之主,且有如此豪放、不拘小節的武師執教射、御兩門技藝。
譬如他所處的士一層,這射箭之藝就是必須掌握的重中之重。上陣殺敵、王侯考察、士人玩樂競技等都要依仗于此。
其中剡注要求搭箭、瞄準、發出均短促有力,一氣呵成,且須射至鵠之正中。自己已得心應手,熟練之至了,可師傅祝似熊要求極高,仍不斷提升標準要求自己。
他回過了神,哈哈一笑,說道:“無須待得以后,我現下已經頭疼不已啦……”
雙方正在打趣,只見一精壯男子領著數人行色匆匆地從走廊盡頭轉入后院,正是家宰薛辛。之后是本城邑宰姚余,之后二人身著翠綠袍甲,神色鄭重。
眾人趨近,薛辛朝召忽和祝似熊拱了拱手,說道:“小君子,祝師傅,本邑邑宰姚余你們是認得的。這兩位是本邑的司馬程懷和他賬下牙將費倪。”
眾人招呼之后,召忽問道:“各位可是有要事造訪?”
姚余體型壯實,目光精燦,道:“小君子,大事不好,西北湯邑發生動亂了!”
召忽和祝似熊頓時變色,召忽問道:“湯邑離我葵丘不遠,聽說當地邑宰一向治理得井井有條,怎地好端端會動亂呢?通知主公和阿父了沒有?”
姚余道:“湯邑是我齊國去年底剛從白狄手中奪回,當地農田貧瘠,產出堪憂;加上民眾長期受狄人教化、風俗影響,不易教化。
主公當時聽取左司馬公孫玄的建議,命原邑宰繼續任職。
此人對我齊國一向忠心耿耿,在狄人管控之時就深受百姓擁護,他又暗中積蓄有志之士,在我國出兵之時里外應和,因此左司馬得以輕松奪回此邑。”
祝似熊問道:“聽說主公在戰后定要將此邑封給公孫玄,他堅辭不受;之后又讓公子無虧的舅舅士谷前去赴任,卻被國人趕了回來;
最后沒奈何,還是聽從公孫玄的建議,仍然讓原邑宰任職,卻想不到國人擁戴,安居樂業。這不挺好的嗎,何以會產生變故呢?”
姚余嘆了口氣,道:“祝師傅有所不知,此人上個月因病生故了。”
召忽和祝似熊同時“哦”了一聲。
姚余又道:“因上個月主公和宗主前去西邊境平城治水未歸,此人又無后,因此我國太宰按祖制,委任他的遠方堂弟繼任。想不到產生了動亂。
主公因事未歸,宗主已經在歸來的途中了。具體情況請司馬和牙將說明。”
“宗主”正是召忽的父親召沫大夫。他受封于葵丘,是實際上的統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