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6章 朱棣四征漠北

  • 大明宣宗皇后傳奇
  • 公孫英子
  • 3279字
  • 2018-11-17 22:58:37

“孫兒,你來的正好,朕正頭疼著呢,快來找一找藥,自上次用完,就忘記放在哪啦。”

一見是孫兒朱瞻基走了進來,永樂皇帝朱棣便立即朝兩個正在給他做按摩的侍女擺了擺手,讓她們退下。

今日不上朝,朱瞻基到皇爺爺這里來想看看有何吩咐,不料皇爺爺正犯了頭疼病。對皇爺爺這病,朱瞻基一直憂心如焚,因為以前他犯起病來很痛苦,疼痛劇烈的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睡,有時候甚至幾近癲狂。可是自打聽從了朱瞻基給他推薦的,周神醫的女徒弟明太醫的勸告,就停食了丹藥。頭疼病果然不常犯了,即使犯時也輕了許多,用了明太醫給開的藥丸,很快就能見好。這都有快半年沒犯了,所以朱棣就忘記藥放什么地了。皇爺爺的藥在哪,朱瞻基可沒忘,他很快就找出來,端來水讓皇爺爺服了下去。

“皇爺爺,這幾天為了漠北的事操勞謀劃您是累著了,該多休息才好。是不是再讓明太醫過來給您看看?”

朱瞻基扶著皇爺爺躺到榻上,又輕輕的給他按摩著頭部。

“先吃了藥看看再說吧,明太醫這藥丸挺靈驗,歇一會就能好。讓她再給朕多做點,帶到漠北好用的。”

朱棣挺固執,但卻跟孫兒朱瞻基有商有量的。

“嗯,孫兒記得。”

看著皇爺爺已經有些花白的頭發和胡須,朱瞻基不由得蹙起雙眉,溫言勸道:

“皇爺爺已經六十多歲了,要服老,這行軍打仗的事,何必要親力親為,朝中多有能征善戰的武將,再說孫兒也長大了,不忍心讓皇爺爺如此辛苦。”

“呵呵,孫兒知道心疼皇爺爺了。”

朱棣笑了,拍了拍朱瞻基的手說道;

“孫兒,你是還不明白皇爺爺的一片苦心啊。你父王身為皇太子腳有殘疾,不能騎馬打仗,沒有你的輔助,用他監國尚且不放心。你二王叔,三王叔位極人臣,倒想替父分憂,可皇爺爺不能用他們,一旦他們立下大功,便封無可封,賞無可賞,將來你父王豈能駕馭得了?只要皇爺爺還有能力就要為你們遮風擋雨,以求掃平漠北,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你將來就能做個太平天子。”

朱瞻基聽了,抬起手用手背擦去眼角的淚水,

“如此就辛苦皇爺爺了。”

“孫兒說哪兒的話,皇爺爺雖不能親率千軍殺敵破陣,靠的是手下將士們沖鋒陷陣,建功立業。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爺爺親征是號令天下,使萬眾歸心。何談辛苦?好在那韃靼阿魯臺是朕手下敗將,被朕打怕了,對朕的大軍是聞風喪膽。只要朕在一天,朕就是一只老虎,他這只猴子就莫想稱霸王!”

自永樂二十年,朱棣御駕親征橫掃東蒙古之后,塞外的局勢卻因為各方面的微妙關系,糾紛內訌不斷,一直未能平靜,死灰復燃的韃靼阿魯臺處于兩面作戰的狀態。南面,韃靼與大明的關系仍然緊張,西面,韃靼與瓦剌為爭奪蒙古草原的控制權,而進行的野狼爭食般的戰爭仍然持續著。

茫茫塞外,寒風呼嘯,人跡罕見的大漠草原上,卻沒有一天是安靜的,白云深處神鬼莫測,殺機四伏。

永樂二十一年,永樂帝朱棣從降明的韃靼人口中得到情報,阿魯臺為了擺脫內外交困,經濟拮據的劣勢局面,又開始招兵買馬,糾集收買和脅迫許多部落參加,預謀準備劫掠我大明邊境。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為了防患于未然,朱棣決定,趁其未準備就緒,先發制人,準備調動兵馬,對韃靼阿魯臺大動干戈。

孫子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朱棣考慮到韃靼人身居苦寒之地,以游牧和狩獵為生,天生就精于騎射悍勇好斗,戰力自不可小覷,且四處游蕩,難以捕捉的特點,這一次,不打算率兵直接深入漠北,而是準備召集重兵陳于邊境宣府一帶,守株待兔,以逸待勞,等待阿魯臺自投羅網,伺機圍剿。

1423年,即永樂二十一年八月五日,朱棣命皇太子朱高熾監國,皇太孫朱瞻基輔之。親率大軍,以安遠侯柳升、遂安伯陳英領中軍,武安侯鄭亨、保定侯孟瑛領左哨,陽武侯薛祿、新寧伯譚中領右哨從北京出發。

號角聲聲,軍旗獵獵,一曲大明軍歌響徹云霄:

“云從龍,風從虎,功名利祿塵與土。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蕪。看天下,盡胡虜,天道殘缺匹夫補。好男兒,別父母,只為蒼生不為主。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虜方罷手。我本堂堂男子漢,何為韃虜做馬牛。壯士飲盡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頭,金鼓齊鳴萬眾吼,不破黃龍誓不休!”

將士們全身甲胄,盔頂紅纓如血,胸前圓護爍爍,站位齊整,軍容莊嚴。醒目的黃羅傘蓋之下,皇帝的車駕駛近,朱棣直挺的鼻梁,一雙銳利威嚴的眼睛,身著金色鎧甲,英姿神武,一陣山呼海嘯般的聲浪襲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起彼伏,久久不息。

千騎鐵甲衛士,騎在雄健無比的高頭大馬上,動地而過。甲胄鮮明,鞍韉整齊,佩刀掛盾,高執紅纓長漆槍,尖刃閃著銀色的寒光。驍勇善戰,這是一支真正的精兵。

無邊的既善于戰場調動,又善于千里奔襲的輕騎兵隊伍,神機營逶迤而來。他們手握火銑槍,腰佩短刀、牛皮箭壺,肩挎戰刀,鞍側掛著一面黑色生漆的牛皮騎盾,上面繪著猛獸的圖案。其后的槍矛手,刀盾手,弓弩手,火炮手,輜重車,各種長短軍械齊備,組成了一條蜿蜒的長龍,揚起一片沖天塵土,滾滾向北殺去。

值得一贊的是這支隊伍中的神機營,堪伸大拇哥。明朝的神機營是京城禁軍72衛,三大營中最重要的一支武裝,是當時中國和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火器部隊,擔負著“內衛京師,外備征戰”的重任,是朝廷直接指揮的戰略機動部隊。就好像如今的戰略導彈部隊一樣,也是戰場上威力無比的“殺手锏”。

它是1410年征交趾(今越南)時,永樂皇帝朱棣在京師軍中組建的專門的槍炮部隊,命名為神機營。這種獨立的槍炮部隊建制,在當時乃至世界各國都處于領先地位,比歐洲最早成為建制的西班牙火槍兵(創建于1510年),還要早一個世紀左右。

神機營與明初創編的衛所駐軍不同,其最高編制級別為營,營編提督內臣2人,武官3人,掌號頭官2人;營下編中軍、左掖、右掖、左哨、右哨5軍。有步兵3600人,人均手持一把霹靂炮火器槍,炮兵400人,配備有大連珠炮200桿,野戰重炮160位,炮兵防身用手銃400桿。騎兵1000人,共計官兵5千人,神機營的任務是主管操練火器及隨駕護衛馬隊官兵。大明軍中的火器部隊配備不低于總數的百分之十,戰斗力那是相當的可觀。

這次出征的火器營中,有兩位姓孫的千總,孫顯宗,孫紹宗,除了皇太孫朱瞻基以外,沒有人曉得他們是傾城的兩位哥哥。幾年來,由于他們夠努力,很出色,提升的很快。“兵者,詭道也”軍人的本色就只能體現在戰場上。

此前,前鋒,寧陽侯陳懋帶領一部輕騎兵已經先行出塞偵察。

明軍主力經過土木時,進行了大閱兵,舉行宴會,犒賞了全軍將士。

這時,韃靼的軍隊正秘密集結于漠北的克魯倫河一帶,太師阿魯臺與幾員大將正在大帳中喝著熱騰騰的馬奶,啃著半生不熟尚帶著血絲的羊腿,這群驕奢野蠻的草原之狼正密謀設計,企圖南下侵犯大同,寧夏邊關。

幾個過去被韃靼俘虜的明軍趁機潛回了關內,向大明守軍密報了韃靼的行蹤。永樂帝得到這個重要情報后,馬上下令寧夏慶王以及當地的軍民,嚴陣以待,加強防備。大同也進入了軍民動員,全面備戰。這兩座城市散布居住的軍民,及時的遷入屯堡之中。

明大軍主力繼續前進,經過宣府,沙嶺,到達寧夏。敕令宣府、隆慶、懷來、萬全、懷安等衛所在邊緣險要的地方建筑屯堡,用于防御。邊塞的明軍將憑著這些地勢險要的屯堡,抵御韃靼的入侵,等待援兵。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永樂帝還讓隨軍北征的諸將督查沿邊隘口的軍事防備設施。

九月上旬,明軍主力大隊抵達沙城(今河北張北北)的西陽河,韃靼知院阿失帖木兒,古納臺部陷入重重包圍之中。旌旗招展,馬蹄飛揚,喊聲震天:

“棄械!”,“投降!”

面對威武雄壯的大明軍隊,他們不戰而降。還帶來一個意外的喜訊:剛剛尚在集結的阿魯臺部突遭瓦剌偷襲,損失慘重,已潰不成軍。朱棣遂命大軍停止前進,就地扎營,派出輕騎兵部隊前去偵查。

十月,明軍前鋒,寧陽侯陳懋的輕騎兵偵察部隊向宿嵬山方向搜索,與率眾前來歸降的韃靼王子也先土干部相遇,原來在這次與瓦剌的遭遇戰中韃靼部落老幼死傷過半,韃靼王子也先土干因看不慣太師阿魯臺與大明為敵,獨裁跋扈的做派,一直與阿魯臺不和。現在阿魯臺懼怕大明皇帝的天子之威,率十幾騎扈從潰逃,不知下落,是以也先土干率部下及妻兒情愿歸降大明皇帝。

朱棣聞之大喜,設宴熱情款待,特封也先土干為忠勇王,賜名金忠,余者皆有賞。至此,大明軍隊不戰而勝,十一月遂班師回朝。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贡县| 郸城县| 永春县| 凉城县| 讷河市| 贞丰县| 那曲县| 沙洋县| 西峡县| 鹰潭市| 安阳县| 衢州市| 会宁县| 新密市| 南雄市| 安陆市| 岫岩| 靖宇县| 高清| 彭阳县| 化州市| 浙江省| 定襄县| 白玉县| 余干县| 于都县| 阳朔县| 凤台县| 谢通门县| 平远县| 饶阳县| 巴彦县| 永春县| 明溪县| 湛江市| 怀远县| 新沂市| 璧山县| 新营市| 罗田县| 同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