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夫,你可得幫我到高大人那求求情啊。”本來不可一世的許大壯,聽聞高邦佐要治他的罪,軟了,低三下四的哀求著他的姐夫曹志俊。曹志俊萬歷四十七年舉人,以前在家守孝,朱由學收復廣寧后出來做事,甚的高邦佐重視。
“唉,我也不知道怎么說你,等一下王爺來了,你自己求王爺吧!這件事高大人是管不了的,還有別拿你姐來壓我,沒用的。”曹志俊一副恨鐵不成鋼,咬牙對跪在地上的許大壯說道。好不容易將他安排在官府里做事,他倒好不求無功,但求有過。
“大人,您回來啦。”曹志俊正教訓著許大壯,看見高邦佐拖著他那勞累一天的身軀慢慢地走了過來。
“嗯,王爺?shù)搅藳]有。”高邦佐接到朱由學要來官府的消息,從北城特意趕了回來。整個廣寧城要算誰最勞累,他高邦佐額盧象升應該并列第一位,沒有他們倆人的付出,朱由學的這場守衛(wèi)戰(zhàn)早就腰斬了,說不定自己成了后金的俘虜。
“王爺還沒有到,您先休息休息。”曹志俊輕聲回道。
“誰說本王沒有到啊,高大人,本王也不必你晚多久,不算遲到吧。”‘說曹操曹操到’,朱由學那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信,感染這周圍的人,順帶著調(diào)侃了下。
“沒,沒有遲到。”高邦佐很有時間觀,他可以讓你拖拉,但你的命運也將改變,拖拉回去拖拉,做事情不需要這樣的人,爭分奪秒的人他喜歡,爭分奪秒又完美的完成事情的人他更喜歡,這也是曹志俊為何深受他重用的原因。
“對了,今天本王打擾大人,是為了官府內(nèi)部的事情,我很不幸的告訴你一件事,今天我?guī)еo衛(wèi)走在城中,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你的手下,就這這位。”朱由學說著指向跪在地上一句話不敢說的許大壯。
“這位很厲害啊,仗著身上這身皮,喝酒還調(diào)戲烈士的遺孤。幸好被我發(fā)現(xiàn),護衛(wèi)們將他拿下押送到官府,不然這后果,誰能預測!!!”朱由學聲音時而低沉,時而高揚。其中的氣憤不言而喻。
“哎,志俊這不是你的??????,那個誰?”高邦佐看著跪在地上的許大壯好像想起來什么,一手指著許大壯,一邊看向曹志俊問道。
“學生內(nèi)弟”曹志俊對著朱由學和高邦佐行了一禮。
“報”
“啟稟王爺,后金同時攻打我四處城門。”一名手持雁翎箭的軍士飛馬來報。
“盧大人現(xiàn)在在何處?”朱由學已經(jīng)遇到過像這樣的情況多次,早已形成習慣。
“盧大人已坐鎮(zhèn)北門兼顧著東門”
“你去通知盧大人,不管如何也要擋住這一次的進攻。”
“是”
朱由學又轉身對高邦佐說道:“高大人,你現(xiàn)在就去召集百姓安撫百姓。”說著朱由學腳下就往門外邁去。
“王爺,那他怎么辦?”高邦佐見朱由學正出門,喊問道。
朱由學頭也不回,留下冷冰冰的一句話。“殺,不殺不以正法!”
一聲殺,嚇得許大壯癱在了地上,如一堆爛泥,襠下屎尿盡出。他欺軟怕硬,外厲內(nèi)荏。
許大壯壞事做盡,現(xiàn)在報應該是時候了。執(zhí)行的是朱由學的護衛(wèi),手起刀落,尸首分家。
朱由學趕往南門城樓的路上,統(tǒng)帥府留守的護衛(wèi)騎著馬找到了他。“王爺,地道已經(jīng)全程打通,您看什么時候,開始轉移。”
“通知高大人,讓他開始執(zhí)行一號計劃,順便從統(tǒng)帥府調(diào)出一百護衛(wèi)協(xié)助高大人。”朱由學聽到地道通了,沒有歡喜,一臉淡然,不假思索的命令道。
“是”護衛(wèi)馬上抱拳應諾道,然后便驅馬去尋高邦佐傳達命令。
“王爺,西門壓力很大,陳將軍請王爺派遣援軍。”西城門處的守軍軍士滿臉血跡,奉守將陳炳祥之命來請求朱由學加調(diào)援軍。西門是四方守軍最少的一方,因為那里后金軍不易施展開軍陣,所以西門守軍也是甚為大意,現(xiàn)在防線搖搖欲墜,如果沒有生力軍的加入,被攻破防線只是時間的問題。
“令,統(tǒng)帥府步兵一團和三團,現(xiàn)在全速移防西門,以增援西門戰(zhàn)事,二團居中預備。”朱由學沉著冷靜的指揮著,一切都挺順利的,現(xiàn)在為止,朱由學未嘗敗績。
“王爺,還請您離開城門樓,這里危險。”左右護衛(wèi)勸道朱由學。這南門的確危險,是一個愣頭青指揮的,他進攻時不講究什么傷亡您的,他只看結果。
“不走,將士們能站在此,我也能,哎,你們干什么,想造反?”朱由學斬釘截鐵的說道,說著,便被護衛(wèi)架起來就往城下走去。
“王爺,得罪了!”將朱由學架到城下,護衛(wèi)們堵住上城的路,跪下向朱由學賠禮。
“你們,唉~”朱由學指著跪在面前的護衛(wèi),知道他們是為自己好,一揮衣袖,轉身往設在城門處的臨時大帳里走去。
戰(zhàn)爭打的再激烈,再慘烈,最需要的是什么?錢!物資!沒有這兩樣別打了,打也沒意思。
這一戰(zhàn),后金為何戰(zhàn)的如此急,如此激烈。一句話,軍中無糧。周圍的蒙古部落都被他們搶了個遍,現(xiàn)在該吃的不該吃的都吃了,現(xiàn)在也只有最后一搏,不然不戰(zhàn)自潰。
守城的明軍不知道后金軍的情況,但這不妨礙他們用命死守孤城,也不妨礙他們挖掘地道,轉移人和物。
“報~”
“啟稟王爺,北門處后金軍正退去。”
“報~”
“東門處敵軍正退去,盧大人請示是否出擊追敵?”正在營帳中來回走動等著消息的朱由學摸著下頜,聽到軍士來報,便止住腳步,回道。
“不可輕易出城,小心有詐,窮寇莫追!告訴盧大人,好生善后。”
“報~”
“西門對軍退去,陳將軍戰(zhàn)死,其他死傷真在統(tǒng)計中。”
“陳將軍和犧牲將士們一樣為國捐軀,等全部統(tǒng)計出來,好生厚葬,還有尋找陳將軍家人。”
“報~”
“南門敵軍正撤軍,十五里外的后金大營好像也在拆卸著。”
“什么,大營也在拆卸?再探,確定是否屬實!”朱由學有點不相信這是真的,便出言大聲問道。
“是”
后金軍這一撤,廣寧城中顯得更加忙碌,統(tǒng)計傷亡的,治理傷員的,整理物資的,加固損害的城池的,城中尋找犧牲將士家人,派發(fā)撫恤金的,??????
廣寧之戰(zhàn),貌似到現(xiàn)在可能算是落下帷幕了,卻不然,后金雖撤軍退后,但廣寧城里的明軍正在準備來一次冒險。
“現(xiàn)在轉移了多少人了?”朱由學確認后金軍撤兵,便放心的離開,回到統(tǒng)帥府,來到那地道入口處,問道旁邊的官員。
“已經(jīng)轉走了一成左右”
別看一成,感覺挺多了,其實很少,因為最先轉移的多是行動不便之人。
“那邊的營帳什么的弄沒弄好?”
“按照王爺您的吩咐,高大人已經(jīng)到那邊統(tǒng)籌,城中物資也有三成運送到那里。”
“要加快速度,還有烈士軍屬優(yōu)先出行。”
“是,下官這就去辦。”
“盧大人呢?還沒到?”
“已經(jīng)去請了,快到了!”
..
“參見王爺”
“象升快快請起”朱由學虛手上前托起單膝下跪的盧象升。
私下里,朱由學規(guī)定盧象升等人不需要向他行跪拜禮,公眾場合才需按禮行事。
“象升,將士們傷亡如何?”
“還好,就是南門和西門傷亡較大。”
朱由學和盧象升兩人往書房走去,走一路談一路。
剛進書房,盧象升便言:“王爺,我們是否放棄那個計劃,那樣一來,我們之前的努力全將付之東流。“
“沒那么夸張,大不了再來一次廣寧守城戰(zhàn)。”朱由學不以為然的說道。
自己倒了杯茶水,端著手中蕩漾著。“象升你就這么對我么有信心?這么多仗打下來,難不成將你的膽子越打越小。”朱由學譏著盧象升。
“王爺,不是卑職膽子大小的問題,若是真要打,還請您帶著廣寧城百姓撤退,我去執(zhí)行這個計劃。”盧象升說什么也不能讓朱由學剛脫離危險,再親身身臨險境。作為親王的朱由學,做的已經(jīng)夠好的了。
“你?不行,若是長史在,他倒是可以一試!”朱由學搖頭說道。
臨陣思良將,怎奈不在身邊。只有自己親自上。
“象升,你的任務不輕松,你要將百姓們安全轉移到后方,還有轉移物資,到時候你和高邦佐搭班,一文一武,要好生配合,若是被我知曉你們不和,可別怪我不講情面。”朱由學倒了杯茶水給盧象升,語重心長的對他說道。
接著,朱由學從書桌上拿來一封奏疏。“這是我寫給皇兄的奏章,若是我出現(xiàn)意外,你就將這奏章交給皇兄,一定要親自交到他手中。不便行事,你找姚全幫忙,他知道該怎么做!”
“王爺??????”盧象升聽朱由學的意思就像在交代后事,不禁熱淚盈眶。朱由學只不過是十四五歲的孩子,現(xiàn)在為了那所謂的責任卻??????
朱由學打斷了盧象升的話:“別像個娘們一樣,大丈夫生死有命。你只需記住我交代給你的事情,遇事不決可以與永平那邊聯(lián)系,切不可意氣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