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都雖然是穿越者,不過卻沒有穿越者的覺悟,如果生在亂世之中,唐都倒可以爭霸天下,至于盛世,興兵作亂,搞不好就會身死道消,倒不如去做一個安分守己的好市民。
距離中秋才子宴僅有三天,本次才子宴乃是由南宮侯府承辦,如果不是縣令王珂極力相邀,再加上老父雄心不已,根本沒體會這個中意境,唐都還真不想去。
唐都并沒有按照老父的要求的那樣去背誦四書五經,反倒是忙活其木匠活了,再次忽悠來的金錢也買了木板、斧子、鋸子一類的物件。
公孫弘每每經過時,必加一句‘孺子不可教也。’
對此唐都滿懷深意的一笑,將其盡數免疫,只是告訴老父,“到時便知!”
功夫不負苦心人,很快,唐都便是在眼前用木板構筑起,平坡、曲道、還有高橋,至于高橋下方則是一汪深水,清澈可人,唐都滿意的點點頭,“是該讓這個世界看一看什么叫做科學養豬了!”
就這這個時候,一道悅耳的聲音傳入了唐都的耳朵,“幼麟先生,你這是?”
原來是卓文馨,小丫頭的驚訝的看著眼前的東西,自問飽讀書卷,可仍舊不明舊里。
“原來是文馨小姐!”唐都轉身看去,“你是說這些木板嗎?”
“嗯,這些木板既不能入房屋遮風避雨,也不能供以行人踩踏,我實在不知道還能做些什么?”卓文馨感覺有些慚愧。
“這是我剛想好的一個主意!”唐都的臉上露出笑意,“既然文馨小姐有此一問,不如隨我驗證一番,可好?”
卓文馨點點頭,卻生生的站在唐都的身邊。
后院便是豬舍,唐都扭開橫木,那些慵懶的小肥豬們發出一聲哼唧,心不甘情不愿的在唐都的呵斥下從溫暖的小窩中爬出,只不過出現在它們面前的古怪東西,卻讓它們有些蒙圈。
“這是給豬用的?”卓文馨皺著鼻子。
“自然。”唐都手里的小皮鞭,毫不留情的抽打在其中一只的屁股,只見那頭小肥豬吃痛之下,四蹄蹬飛,狂奔向木制橫道。
橫道還算平緩,可接下來的曲道,卻讓小家伙撞的七葷八素,對此唐都只好再度揮鞭,人的潛力是巨大的,豬也不例外,小家伙甚至一口氣沖上了斜坡,四條小短腿將速度發揮到了極致。
“危險!前面沒有路了!”卓文馨緊緊的閉上了眼睛。
“沒關系的!相信我!”唐都寬慰道。
砰!
一道清脆的聲響,緊接著水花四濺,濺射起的水花也打在了兩人的臉上。
“好了,沒關系了,睜開眼睛吧!”唐都拍了拍卓文馨的肩膀。
卓文馨來不及用小手擦干臉上的水珠,卻驚喜的看到,那頭小肥豬正搖頭晃腦的從水洼中爬出,只是似乎頗為不滿的哼哼唧唧,引得卓文馨笑得花枝亂顫。
“不知幼麟先生為何做出這種東西呢?”卓文馨勉強止住笑意。
“豬嘛,自然是為了吃肉,可是又有幾人愿意吃肥肉呢?所以我就在想,如何讓一頭豬能夠瘦肉多而肥肉少,索性讓我想出來了這個辦法。”唐都一臉傲嬌,在后世,這種精煉豬豬肉極為珍貴,比普通豬肉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卓文馨恍然大悟,“先生果然大才,精通…精通養豬之道!”
“文馨小姐過獎啦!等殺豬的時候,我定會取下其翹?臀挺翹位置,送與小姐。”唐都打趣道。
卓文馨俏面羞紅,將臉扭向一邊,話鋒一轉,“這次的才子宴,幼麟先生也會參加吧?”
唐都一愣,看來自己光顧著練豬了,卻沒有看出小傻妞有些心事,“恩,這次我會陪伴家父出席。”
“能否請幼麟先生繼續獻出妙筆佳作?”卓文馨話語有些顫抖。
“還請文馨小姐見諒!”唐都無意出仕,過于出頭,必然會引起旁人的關注。
“如果先生無意,文馨自然不勉強”卓文馨有些沮喪,“家父乃是傾心仰慕博學之儒,故而我和姐姐的伴侶,早已有了方向。”
原來如此!
唐都感覺到某種東西正悄然離自己遠去,忍不住一陣心痛,難道自己忘記了嗎,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個理想,老婆孩子熱炕頭,老婆都要丟了,何談孩子和炕頭?
“鮮花往往不屬于賞花之人,而是屬于牛糞!”唐都淡淡的說道。
“世間女子身不由己,雖然不差吃穿,可卻沒辦法左右命運。”卓文馨眼中淚珠滾動,婆娑的望向唐都。
“我愿意成為文馨小姐的護花使者,那堆牛糞敢過來,我就地挖坑將他們埋掉。”唐都嘴角一翹,目光霸道。
噗呲!
卓文馨破涕為笑,她發現自己已經被這個男子所吸引,他的粗鄙被看成了真誠,他的強勢被看成了勇敢,至于他的神秘的相術,更是讓她感覺到了深奧……
總之唐都的一切,在小傻妞的眼里,都變得如此優秀。
“謝謝幼麟先生!”卓文馨施禮道。
“這個世界上,難以自拔的除了有牙齒之外,還有我對文馨小姐的仰慕,如有機會,必然不負蒼天,不負卿!”唐都眼神火辣,就這么盯著卓文馨的俏臉。
卓文馨感覺渾身火熱,俏臉滾燙,有種飛蛾撲火之感,鼓起勇氣挺起高聳,“文馨亦不想負了先生。”
“文馨,不必想那些有的沒的,不如和未來的老公一起來放豬吧!”唐都索性也不再咬文嚼字,當下將手中的皮鞭交由卓文馨。
誰能想到此刻,漢代才女卓文馨居然有失教條的,揮動著皮鞭,與唐都一同享受著放豬的樂趣。
金秋才子宴與后世的月旦評相近,大抵的意思便是各抒己見,有在場的文官或者貴胄上傳天聽,再有陛下或者是所屬王國根據才能予以委任。
南宮侯府因承辦金秋才子宴,這幾日可謂枕戈待旦,此次乃是陛下親自下旨,各地執行選舉賢良,如果被跳出個中毛病,難免落人口舌,非但如此,最后推舉的賢良之人,決定不能太弱,否則便有敷衍之嫌。
為此南宮少侯張坐,特地向趙綰、王臧兩位大儒發出了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