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學習自行車
- 只戀童年
- 楊慕予
- 1575字
- 2024-05-27 22:22:16
20世界80年代結(jié)婚的四大件:自行車、縫紉機、手表和收音機。反正結(jié)婚的話基本上每家都有。就像現(xiàn)在結(jié)婚的三斤和房子車子一樣,基本上每家都要有的。
你們是什么時候?qū)W會騎自行車的,應該都是上小學的時候吧。因為那個年代的自行車基本上都是二八大杠。比較有名的牌子比如:上海永久、天津飛鴿、上海鳳凰等。大人去地里干活,進城去,還是逢年過節(jié)串親戚,都離不開這個自行車。自行車很強大,強大到可以載四個人呢!前邊座一個,后座上坐著母親再抱著個孩子,還騎的很穩(wěn)當。那個年代真多虧了這個二八大杠,連結(jié)婚都是騎自行車去接親的。后來又出現(xiàn)了一種斜梁的自行車,不過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還是太大了些。
學自行車得不怕摔,得有勇氣。學自行最快的要屬班上的任曉路同學,聽說他三天就學會了,但是渾身上下沒一塊好皮膚了。二八大杠,他能從斜梁處跨過去,從開始能蹬過去幾圈,還能跨上橫梁來幾圈,不過由于身高不夠,右腳蹬的時候車子往右歪,左腳蹬的時候車子往左歪,看著還挺嚇人的,甚至可以大撒把來上幾圈,一聽到大撒把是不是覺得又酷又颯,很拉風。曉路同學就是那種摔倒了爬起來,繼續(xù)干的人,短短3天,斜跨,上梁都學會了。盡管渾身傷,可那時候受點傷,根本不足為奇,父母不是不心疼,而是農(nóng)村孩子本來就散養(yǎng),想著哪有那么矯情。做錯了事,父母拿著木棍,脫了鞋就往身上打。
鄰居的小磊也開始學習了。小磊比同齡的孩子都要高出半截,這真是基因的緣故,你若說當時誰家比誰家吃的好,不至于,那時物質(zhì)條件都不怎么好,粗茶淡飯的很正常。也不注重什么營養(yǎng),都是正常的饅頭面條、炒菜、糊糊湯,偶爾的改善一下伙食,比如包餃子、燉雞湯之類的。個子高雖然不是學自行車的絕對優(yōu)勢,確實有優(yōu)勢,畢竟那會練習的都是二八大杠。只見他從家里推出那輛父親上班時騎的大車,在家門口的巷子里開始學,左腳蹬兩下腳蹬,右腳急忙跨過去,蹬了2下,回一下腳,即將要跨一圈的時候,車子歪了,他趕緊下車,車子才不至于倒下。反復試了幾次,都無法完整的蹬過去,總是在右腳即將跨過一圈時,車子向右歪。其實這在那時看來已經(jīng)是學會了,只是還不能跨過一圈而已。這樣練下去,要不了多久,他便也會騎了,這樣不想讓自己摔跤又勤奮練習,大概10天半個月的也就學會了。
還有像慕容這種,有很強的欲望要學自行車,也有行動,就是膽子小,也沒什么必須學會的壓力,所以學了個自行車,搞了很久才學會。家里的自行車已經(jīng)換過一輛新的了,鏈子抹上黃油,用手攪上幾圈讓黃油涂均勻。雖然這時個頭比自行車高那么一點點,可這小身板推著這大物件還是有些突兀。父母知道她要學,也知道可能會受傷,但是也沒有阻攔,那個時代的教育方法大概就是這樣,是那個年代出生的人都要經(jīng)歷的。就像你在學校挨了老師的打,回家后父母就認定你肯定是犯了什么錯誤,說不定再給你來一頓。而找到老師要說法基本上沒有。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對于前兩個動作慕容其實早已經(jīng)裝在了心里,左腳先跨兩下腳蹬,右腳伸過去放在另一個腳蹬上,循環(huán)反復的蹬跨,只是每當要跨一圈時,車子總會向右歪,以至于膽小的慕容學了很久就是跨不能騎上完整的一圈。
終于有一天,她鼓足勇氣,做好充分的準備使勁向右跨,車子雖然向右歪了,但是沒有倒,原來不會倒,只是自己害怕它會倒。當她能熟練的斜跨一圈時,不知哪里來的自信,竟然要大撒把,要知道你是斜跨騎的自行車,不是腿跨過了橫梁,大撒把車子會向一方傾斜,必然要摔倒的。但是人,在某個時刻總是無所畏懼的,“咣啷”一聲,連人帶車撞到了墻上。右車把抵在了胸口上,好大一會慕容都沒有反應過來,當時周圍也沒什么人,她自己摸摸索索的站起來,把車扶起來。車把都撞歪了。進了家門總覺得不舒服,膝蓋青了一塊,胸口竟然有一塊和車把圈大小的紅印子,碰一下就很痛。盡管這樣,她也只字未提,因為那時覺得是自己犯了錯誤,哪里還敢跟家人抱怨。
那個車把子的印一直都沒有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