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索藥
- 殤來時
- 哎呀媽媽
- 2951字
- 2018-11-23 08:30:00
室外雪已消融,卻清冷無比,皇后坐于屋內,正教與皇兒認字,侍女來報,首相候于前廳,皇后思及舅舅落官半年有余,而自己也已失寵,首相能來會為何事當真猜不到,便讓侍女看護皇兒,自己去去就回。
皇后落座鳳椅,首相被皇后賜座后便直入主題。
“皇后娘娘禁足立坤殿已經半年了吧,聽聞皇后娘娘在殿內一心教養小皇子可謂是盡心盡力,小皇子已識得百余字不知是否屬實。”
“我兒自幼天賦過人,識字確實比一般小孩快。”
“娘娘禁足期間陛下可有前來看過小皇子?”
皇后心中咕咚,厲聲說道:“放肆,此等問題豈是爾等可以隨便過問。”
首相眼珠子一轉便明了了大概,說道:“請娘娘贖罪,微臣只是替娘娘和小皇子不甘。”
“我等事情想必與首相大人并無關聯,若是無事的話還請回。”
“娘娘如今已有子嗣,不為自己也該為小皇子考慮,微臣聽聞小皇子聰明伶俐,日后定是可塑之才,所謂母寵則子貴并不是不無道理。”
“陛下已經半年未來見我兒,想必是不想見我罷,我居然成了我兒的絆腳石。”說罷,皇后竟滿面愁容。
“娘娘不必自責,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下月是陛下生辰,微臣斗膽進一策,娘娘可讓小皇子用心備一禮物,相信陛下定會念及父子之情。”
永帝無心生辰而久駐于御書房內。曹公公突然說道:“陛下可有多久沒去看小皇子,剛才老奴見小皇子手捧東西一人朝這邊過來。”
永帝停筆反問:“哦?果真一人。”
曹公公點頭說道:“皇后娘娘沒有陛下的御旨從不踏出立坤殿半步。”
話音未落便傳來侍衛稟報,門外小皇子求見。
“讓他進來。”
小皇子如今三歲,望其目光炯炯,神采奕奕,蹦跳入得書房給永帝行禮,并雙手奉上一物。永帝接過竟是一輛木雕馬車,雕刻的栩栩如生。小皇子揚起圓圓的小臉問他是否喜歡,聽其說喜歡便喜悅不已,說道:“父皇喜歡,躍兒也開心。”
永帝面露喜色,將躍兒招至面前,摸了摸光溜溜的小臉,再一把抱起坐于腿上。躍兒到底還小,在永帝腿上一點也不安分,一會兒摸摸這個,一會兒動動那個。
“這是你做的?”
躍兒靦腆地說道:“是母后和躍兒一起做的。”
聽到皇后,永帝其實不大高興。倒是曹公公打破了沉寂,問道:“躍皇子,你母后除了教你做木雕,平時都教你什么呀?”
“母后教躍兒認字,‘家’,‘國’,‘父’,躍兒會寫自己的名字。嘿嘿。”躍兒笑盈盈地回答。
“哦?躍兒把名字寫給朕看看。”
永帝幫躍兒握住筆桿,看他一筆一劃寫下自己的名字。“好,躍兒一定要再接再厲。”
躍兒抬頭問道:“父皇,什么是再接再厲?”
“就是讓你母后教你更多的字,好不好?”
躍兒認真地點了點頭,便歡喜而出。
過了一周,皇后未見永帝有來,也未聞永帝傳旨,忽感失落,經過走廊轉角處忽聞兩婢女在私下議論,陛下半年來倒是經常上麗妃那里,還把她毫無才能的哥哥安進了樞密院,頓時輕嗤道:“一介麗妃,卻也懂得一人得勢,全家沾光的道理。”
皇后沒忘記正事,把首相給請來。
首相賈一曲見到皇后立馬喜笑顏開,說道:“恭喜皇后娘娘。”沒待皇后反應,繼續說道:“微臣聽聞麗妃得寵,其兄橫空入得樞密院。”
皇后聽后不解。
“皇后娘娘可知君主最忌諱何事?便是君權受制。想先皇末期,太后手足遍及半部朝野,陛下登基之初礙于太后勢力,雖有政治抱負,但并未全面鋪開,直至前相倒臺,眾多太后外戚才紛紛落幕,至于皇后娘娘為何會受此牽連,想必娘娘也已明了。”
“首相之意是本宮出身不好,故本應受到冷落。”皇后鳳眼凝視眼前之人,拂了下衣袖,說道:“首相雖言之有理,然出身乃天意,豈能隨意改變,不知首相大人可有回旋之策。”
“回娘娘,出身雖然注定,但是人命卻可改變。陛下冷落娘娘自然是出自忌憚,倘若后宮無從干政,前廳后宮井然有序,再加上娘娘蕙質蘭心,陛下定能回心轉意。”
皇后恍然大悟,說道:“大人可憑麗妃之事聯想到本宮受冷落之根源,著實令本宮佩服,日后本宮若是能踏出這立坤殿,重受陛下敬重,本宮定不忘大人良苦用心。”
五黃六月,酷暑難當,武芙大軍一路往南,猛掃起義軍部落。但因水土不服,一些士兵出現了中暑腹瀉癥狀。軍醫診治雖知曉病理藥方,但因營中少藥,需向后方索要藥材。緊張的戰事只得暫緩下來,士兵也得以休整。
有人說道:“此地乃圣魚郡,多富商大賈,郡首楊易更是富甲一方,何不去他府邸討要藥材。”
眼看著戰事就此停下,武芙問道:“你們可有誰知曉其為人?”見眾人搖頭,武芙不甘地皺了下眉,說道:“只能一試。”
聽說武將軍前來,楊郡守好奇卻也后怕,吩咐人連忙將府里貴重的東西全都收起來,這才開門迎接。
武芙入得府中,環顧四周,亭臺樓閣,雕梁畫棟,怕是將軍府不及其三成,再視楊郡守所著綾羅綢緞就連首相也未能及這般待遇。
武芙并未著戎裝也未著官服,而以一身素服前來拜訪。楊郡守所望眼前之人,行如快風,站如松柏,眼如靈動之流水,右手所握寶劍仿佛與其融為一體,劍柄所掛琉璃珠更是稀世罕有,想必此人就是武將軍。
楊易敦默寡言,待人接物卻溫文爾雅,頗有紳士風度,雖廣閱天下女子,但是眼前武氏卻令他詫異,想世間竟有此奇女子,居然可替男兒保家衛國。以致武芙一聲“楊郡守”也沒能將其喚回神來。幸虧管家提醒,險些失態。
楊易謙卑說道:“大將軍突駕郡府,下官有恐招待不周還望見諒,天熱煩躁,花園有個避暑清涼處,還請將軍隨我來。”
武芙定睛望了望府邸四周,還有避暑清涼處,想必面前這位郡守確實是財力非凡,若是不來個請君散金還真是枉費了富甲一方的盛名,不禁心中一笑。
花園深處有一小山,一瀑布自山上斷壁處傾泄而下,沖入湖中,池中央設一涼亭,再以曲橋連接河岸。楊易引武芙至湖中央亭內席坐,以碧螺春為其沏茶,一切妥當便含笑待將軍開口。
武芙頓覺涼意襲來,此處避暑果真極好,但戰事急迫,事成當立即回營,便直入主題:“武氏來訪本是冒昧,但事出突然,還望楊郡守見諒。”
楊易微笑地看著她,說道:“無妨,還請將軍明說。”
“當前戰事緊迫,我方當一鼓作氣方能鎮壓起義軍,但是眼下營中普遍出現士兵病疾,聽聞楊郡守在地方上聲名顯赫,若能得楊郡守助力,獲得藥材,日后凱旋回朝武氏定記上這一恩。”
過了半響楊易才說道:“如果我說不呢?除了官職,我還是個商人,如果我要用商人的法則與你交換呢?”
交換二字還未吐完,武芙的劍已經架上了脖子。只見其靈動的眼眸里就兩個字:妥協。武芙緩緩吐出一句:“不要想不該想的。”
楊易只好淺笑道:“楊某人自知武藝不如將軍,又怎會與將軍作對,將軍請回,日落前將軍所需藥材便會如數運達,將軍若有所缺物資,楊某人也定會全力資助。”
寶劍瞬間收入鞘中,武芙滿面笑意說道:“楊兄莫怕我這寶劍,劍雖快,但還是聽令于我的。”正要離去,卻見湖中浮現出一群大魚,各個都有一米多長。
“此魚乃我圣魚郡獨有,全魚,味美極鮮,入湯或燉都是極佳,將軍可否留下一同午宴。”
武芙清楚什么該拿,什么不該拿,便回絕道:“不拿不該拿的,營中還有諸多事宜,我走了,楊兄莫忘諾言。”
楊易送至府外,久望其策馬離去,回味楊兄兩字,頓時心神愉快。
藥材果然于日落前送達大營,一同送來的還有兩條全魚,士兵都沒見過全魚,以為這下有魚吃了,吃不了魚肉至少還有魚湯喝,誰知卻是空歡喜一場,兩條大全魚都被武將軍謝絕了。
此事被原南路副將陳祝知曉,陳祝原本就對武芙懷有敵意,正愁沒事說,這下可好,武芙雖然是沒收下全魚,但私交郡守,郡守不僅授其藥材,還授其全魚,全魚是什么,那是上供給朝廷的圣魚,彈劾她個擁兵自重來得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