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智慧之風 (2)
- 讀者文摘精粹版7:善待自己每一天
- 東方笑
- 4281字
- 2013-08-03 03:16:08
現在該瑟爾德問地主的兒子了。他搔搔頭,問道:“我聽說你父親也去世了,他死在哪里?”
“他是在家里睡覺時死去的,他年紀已經很大了,當仆人去叫他起床時,發現他已經斷氣了。”
“你祖父呢?”
“他也活了很大年紀,最后病死在家里的床上。”
“你的曾祖父?”
“我聽說,他臥床很久,也是死在家里的。”
“我的老天爺!他們都是在家里床上死的,可你現在還住在那個家里,每天還睡在床上,難道你不害怕嗎?”
地主的兒子被問得張口結舌,無言以對。
不經歷風雨怎么能見到彩虹?不出去闖闖怎么能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相比之下,出海要比躺在床上幸福得多,因為前者能看到大海,后者卻只能看到天花板。
青瓷座鐘的奇妙經歷
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會顯得特別美好。
——愛因斯坦
一個星期五的早晨,喬治和尼娜從報上看到一則大拍賣的廣告。
“我對大拍賣很感興趣,”尼娜說,“不過我可不能去,因為今天我要上班。你去吧,喬治,今天你有空。”
于是,喬治上了大拍賣市場。有一臺青瓷座鐘正在出售。
“我喜歡那座鐘,”他思考著,“尼娜和我都需要一臺好座鐘。”
喬治花了10美元,買了這座鐘,他非常高興。
他將鐘拿回家,把它安放在起居室里。可是,秒針突然不走動了!他搖了幾下,針又走動起來……然而,一會兒又停了下來。
“這座蹩腳鐘是走不動的,”他盤算著,“我花了10美元,它卻無法使用!”所以十分生氣。
喬治把這鐘拿到鐘表修理所那兒。
“這是臺好鐘,”修理匠說,“我可以把它修好,只要花15美元。”
“不,謝謝,”喬治說,“要價太高了。”
“我怎么辦呢?”喬治考慮著。
突然,他閃出一個念頭。
他把鐘拿回拍賣市場,這是吃午飯的時候。喬治問拍賣商:“請問,我能把這座鐘賣掉嗎?”
“我沒有把握,”拍賣商回答,“下午我可以試試看,就交給我吧。4點鐘左右,請你再來!”
喬治按時來到拍賣行,拍賣商說:“我把你的鐘賣了20美元。”
喬治高興極了!他從拍賣商手里接過錢,立即返回家去。
“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喬治對尼娜說。
“可是我將會使你大吃一驚!”尼娜說,“今天我們下班早,我就到了拍賣市場。”
她把一包東西放到了起居室的桌子上,神采飛揚地繼續說道:“我僅僅花了20美元,就從拍賣市場買到了這東西。”
尼娜把包裹打了開來,原來是一臺青瓷座鐘。
“那你的好消息是什么呢,喬治?”她問道。
這是一段青瓷座鐘的奇妙歷程,不管座鐘最后到了誰的手中,期間的每個擁有者都獲得了快樂,不是嗎?因此很多時候結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我們應該好好享受爭取的這個過程。
不同價格的忠告
智慧有三果:一是思考周到,二是語言得當,三是行為公正。
——德謨克利特
很久很久以前,在西班牙的某城有一個叫約翰的人,他以賣忠告為職業。有一天,一個商人知道后,就專程到他那里去買忠告。約翰問商人,要什么價格的忠告,因為忠告是按價格的不同而定的。商人說:“就買一個1美元的忠告吧!”他收起錢,說道:“朋友,如果有人宴請你,你又不知道有幾道菜,那么,第一道菜一上,你就吃個飽。”
商人覺得這個忠告不怎么樣,于是又付了兩倍錢,說要一個值2美元的忠告。約翰就說了這么一個忠告:“當你生氣的時候,事情沒有考慮成熟,就不要蠻干。不了解事實的真相,千萬不要動怒。”
像上次一樣,商人覺得這個忠告也不值那么多錢。于是又要一個值100美元的忠告。
約翰對他說:“如果你要想坐下,一定得找一個誰也攆不走你的地方。”
商人還是覺得這個忠告不理想,又要一個價值110美元的忠告。約翰就對他說:
“當人家沒有征求你的意見時,你千萬不要發表議論。”
商人感到,這樣下去會弄得身無分文。于是決定不買任何忠告了。他把已買來的這些忠告一一銘刻在心頭,就走了。
有一次,商人讓懷孕的妻子留在家中,自己到外地經商去了。一連20年都沒有回家鄉。妻子一直沒有得到丈夫的消息,以為他亡命他鄉了,感到萬分悲痛。她在兒子身上傾注了自己全部的愛。
終于有一天,已經發了財的商人,拍賣了他的全部商品,回家來了。他沒有對任何人吭一聲,就直接來到自己的家并閃身躲進一個難以被人察覺的地方,窺視著屋里的動靜。
黃昏時候,兒子來了,媽媽親切地問道:“親愛的,告訴我,你從哪兒來?”
商人聽到自己的妻子這么親昵地對那個年輕人說話,不由心里產生了一種惡念,恨不得當場殺了他倆。但是突然想起那個用2美元買的忠告,沒有動火。
天黑了,屋里兩人在桌旁坐下用餐。商人看到這一情景,又想殺他們。但那個忠告又在耳邊響起,使他克制了自己。
夜深了,母子倆準備入寢。商人惡念又起,幸虧約翰的意見使他沒有下手。
熄燈之前,母親哭泣著對兒子說:“唉!兒呀。聽說,有一條船剛剛從你爸爸那里來。明兒一早,你就去打聽一下,或許還能打聽到他的消息。”
聽到這番話,商人不由想起,他離家的時候,妻子已經懷孕了,原來那個年輕人,就是他的兒子。他高興地不知怎么是好,更覺得買的忠告實在有用,因為有了它,才沒有動火。僅僅2美元的忠告,就這樣可貴!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不要拒絕他人的意見,雖然未必全盤接受,未必行之有效,但至少能讓我們多一雙眼睛看事物,三思而后行,會少很多遺憾和悔意。
要命的珠寶
即使是一個智慧的地獄,也比一個愚昧的天堂好些。
——雨果
從前,有位叫狄利斯的商人和他長大成人的兒子一起出海。他們隨身帶上了滿滿一箱子珠寶,準備在旅途中賣掉,但是沒有向任何人透露過這一秘密。
一天,狄利斯偶然聽到了水手們在交頭接耳。原來,他們已經發現了他的珠寶,并且正在策劃謀害他們父子倆,掠走這些珠寶。
狄利斯聽了之后嚇得要命,他在自己的小屋內踱來踱去,試圖想出個擺脫困境的辦法。兒子問他出了什么事情,狄利斯于是把剛才聽到的話告訴了他。
兒子勸父親不要慌張,會想出好辦法的。突然,狄利斯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對著兒子的耳朵悄悄說了幾句,兒子心領神會。
過了一會兒,狄利斯怒氣沖沖地沖上了甲板。“你這個笨蛋兒子!”他叫喊道,“你從來不聽我的忠告!”
當父子倆開始互相謾罵的時候,水手們好奇地聚集到周圍。然后,狄利斯沖向他的小屋,拖出了他的珠寶箱。
“忘恩負義的兒子!”狄利斯尖叫道,“我寧肯死于貧困也不會讓你繼承我的財富!”
說完這些話,他打開了珠寶箱,水手們看到這么多的珠寶時都倒吸了口涼氣。狄利斯又沖向了欄桿,在別人阻攔他之前將他的寶物全部投入了大海。
過了一會兒,狄利斯父子倆都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那只空箱子,然后兩人躺倒在一起,為他們所干的事而哭泣不止。后來,當他們單獨一起呆在小屋時,狄利斯說:“我們只能這樣做,孩子,再也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救我們的命!”
“是的,”兒子答道,“您這個法子是最棒的了。”
輪船駛進碼頭后,狄利斯同他的兒子匆匆忙忙地趕到了城市的地方法官那里。他們指控了水手們的海盜行為和犯了企圖謀殺罪,法官逮捕了那些水手。法官問水手們是否看到狄利斯把他的珠寶投入了大海,水手們都一致說看到過。法官于是判決他們都有罪。法官問道:“什么人會棄掉他一生的積蓄而不顧呢,只有當他面臨生命的危險時才會這樣去做吧?”水手們啞口無言,只得賠償了狄利斯的珠寶。法官因此饒了他們的性命。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得不佩服商人的奸詐和狡猾。毫發未損的同時讓他人為自己付出代價。前行的途中勇于斬斷過多的羈絆,這是自我松綁,為的是輕裝上陣。
牧師的忠告
從偉大的認知能力和無私的心情結合之中最易于產生出思想智慧來。
——羅素
伍德養了100只鵝。有一天,死了20只。于是,他跑到猶太牧師那里,請教怎樣養鵝。
那位猶太牧師專注地聽完伍德的敘述問道:“你是什么時候放牧的?”
“上午。”
“哎呀!純粹是個不吉利的時辰!要下午放牧!”
伍德感謝牧師的勸告,高興地回了家。3天后,他又跑到猶太牧師那里。
“牧師,我又死了20只鵝。”
“你是在哪里放牧的?”
“小河的右岸。”
“哎呀,錯了!要在左岸放牧。”
“非常感謝您對我的幫助,牧師,上帝祝福您。”
過了3天,伍德再次來到猶太牧師那里。
“牧師,昨天又死了20只鵝。”
“不會吧,我的孩子,你給它們吃了什么?”
“喂了包谷,包谷粒。”
猶太牧師深思良久,開始發表見解:
“你做錯了,應該把包谷磨碎喂給鵝吃。”
“萬分感謝您——牧師。由于您的勸告,上帝會酬謝您。”
第3天,伍德有點不快但又充滿希望地敲著猶太牧師的房門。
“哦,又碰到什么新問題啦?我的孩子。”猶太牧師得意地問道。
“昨晚又死了20只鵝。”
“沒關系,只要充滿信心,常到我這兒來。告訴我,你的鵝在哪里飲水?”
“當然是在那條小河里。”
“真是大錯特錯,錯上加錯!不能讓它們飲河水,要給它們喝井水,這樣才有效。”
“謝謝,牧師。您的智慧總是拯救您的信徒。”
幾天后,伍德通過開著的門進來時,猶太牧師正埋頭讀著一部厚厚的古舊的書。“向您問好,牧師。”伍德帶著極大的尊敬說道。
“上帝把你召到我這兒。看,甚至現在我都在替你的鵝操心。”
“又死了20只鵝,牧師,現在我已經沒有鵝了。”
猶太牧師長時間地沉默不語。深思許久后,他嘆息道:“我還有幾句忠告沒對你說,多可惜啊!”
生活中,我們常常得不到預想的結果不是因為我們一意孤行,而是因為我們言聽計從,過分依賴別人的腦袋,你還有必要擁有一顆自己的腦袋嗎?
巧募百萬美元
聰明的年輕人以為,如果承認已經被別人承認過的真理,就會使自己喪失獨創性,這是極大的錯誤。
——歌德
芝加哥大學校長哈伯博士需要募集100萬美元來興建新的教學大樓。他拿了一份芝加哥百萬富翁的名單,研究向誰籌募這筆捐款。最后他選了其中兩位,每位都是百萬富翁,而且彼此都是仇恨很深的敵人。
其中一位是芝加哥市區電車公司的總裁。哈伯博士選了一天的中午時分去見這位總裁。因為這時候,辦公室的人員,尤其是這位總裁的秘書,可能都已外出用餐了。他悠閑地走入總裁辦公室,總裁對他的突然出現大吃一驚。
哈伯博士自我介紹:“我叫哈伯,是芝加哥大學的校長。請原諒我自己闖了進來,但我發現外面辦公室并沒有人,于是我只好自己決定,走了進來。”
“我曾多次想到你,以及你的市區電車公司。你已經建立了一套很好的電車系統,而且我知道你從這方面賺了很多的錢,但是,每想到你,我總是要想到,總有一天你就要進入那個不可知的世界。在你走后,你并未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任何紀念物。因為其他人將接管你的金錢,而金錢一旦易手,很快就會被忘記它原來的主人是誰。”
“我常想提供一個讓你的姓名永垂不朽的機會。我可以允許你在芝加哥大學興建一所新的大樓,以你的姓名命名。我本想早給你這個機會,但是,學校董事會的一位董事先生希望把這份榮譽留給麥迪先生(這位是市區電車公司總裁的敵人)。不過,我個人在私下一向欣賞你,而且我現在還是支持你,如果你能允許我這樣做,我將去說服校董事會的反對人士,讓他們也來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