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也不贊成那種只考慮肉體需求的人,但對于這種不體面的狀態,他又試圖通過福利和自上而下的教育來消除(《論語·子路篇》:“子適衛,冉有什。子曰:‘庶已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儒家)認為,人與人之間并沒有根本的差別,每個人都可以達到德本身。相反,神秘主義的道家則認為,卡里斯馬天賦的差別是受到神秘主義恩寵的人同蕓蕓眾生之間的差別...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儒家也不贊成那種只考慮肉體需求的人,但對于這種不體面的狀態,他又試圖通過福利和自上而下的教育來消除(《論語·子路篇》:“子適衛,冉有什。子曰:‘庶已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儒家)認為,人與人之間并沒有根本的差別,每個人都可以達到德本身。相反,神秘主義的道家則認為,卡里斯馬天賦的差別是受到神秘主義恩寵的人同蕓蕓眾生之間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