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出入生活 (3)

你想走入實生活里去,這是文藝界進步分子的普遍要求。平淡的生活只能產生平淡的文章;在你讀的一些書里,你不曾把“文藝思潮”一類流行書籍列入;對于學校,你似乎也不太感興趣。我覺得你是在走著一條正確的路。一個創作者所需要的首先是一具敏銳的感官,一對不忽略細節的眼睛,和一支聽受使喚的筆。這以外;我還得添上一幅觀察生活的地圖!這里首先是闡明興衰因果的社會科學,有解釋人類行為的心理學,和許多其他有用的知識;但由于與實生活隔絕,許多文學士是徒然地握著這樣幾張地圖;悶在房里看地圖固然沒什么可收獲,任性漫游也不是個辦法。文藝的價值大部在于認識、了解和描寫的深度。有希望的作者應當是一個手握地圖的旅行家。他有著承受現狀刺激的敏感,也還不缺乏甄別體驗現狀的銳力。因此,一些屬于地圖性質的科學是象你這樣一位文藝者所不宜忽略的。

蕭乾(1910―1999),原名蕭秉乾,化名蕭若萍。祖籍黑龍江省興安嶺地區,生于北京。蒙古族。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記者、文學翻譯家。1961年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1979年起,歷任中國作協理事,中央文史館館長,全國政協委員、常委,民盟中央常委等職。主要著譯作有《籬下集》、《夢之谷》、《人生百味》、《一本褪色的相冊》《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尤利西斯》等。1998年10月出版的《蕭乾文集》(1-10)收集了他的主要著譯作。

《生活的輿圖》:“一切有著才能的人都不缺乏可抱怨的事,正象作了佳人就的帶病容。”時下的文壇浮躁和短視的風氣十分盛行,作為一個文學作者首先要有開闊的視野,多方面的知識,還要有謙虛的態度,但是,在向優秀作品學習的同時還要有敢于超越的“野心”。生活的輿圖其實就是進行文學創作的有效途徑:走入實生活。

儲安平:幸福

親愛的小兄弟:

這兩天我早就應該給信你們了,可實在近來又夠忙。昨天下午,偶而寫下了一段短短的小品,題目叫《幸福》,今天早上忽而想到抄一份給你們看也好,因為借此我可以不再去想別的話寫了,以下是正文。

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對于幸福都是憧憬的。

每個人有他自己的影子,這影子跟著他的主人跑,而且永遠占據在和他主人身體所占據下的那空間之另一空間。關于幸福的憧憬也是這樣。

然而幸福給每個憧憬著幸福的人卻是幻滅。

什么是幸福呢?

“憧憬的現實就是幸福”。

但憧憬是沒有底的淵。

只有跳在圈圈外面,才能細嚼到圈圈里面的勝味。因為你不是孩子,所以你才覺得孩子時代是神仙的;因為你病了,你才覺得健康是幸福的。

西湖是明媚綺麗的,這樣,大家在春天跑到西湖去。但縱然一個人淌在平軟的湖面上,他看到的,還是在他船身以外的島亭或山景。

所以,幸福,永遠是一個抽象的東西,不兌現的“現實”。縱然一種幸福的憧憬到了現實,那時,那現實了的又不叫“幸福”了。

知識和欲望是正比例的。欲望的原型是一雙新的襪筒,知識的腳,一日伸了進去,襪筒就永遠沒有還復到原來那樣緊小的希望了。但知識和欲望雖然是正比例,而知識與幸福卻成反比例。如知識為零,幸福就無限大。

大部分人希望以增加知識而得到增加他們的幸福,結果是一個不幸的相反。

知識是無邊際的,從此邊際的諸知識中的某一種知識所吐出來的欲望,又是一個無邊際。這無邊際的欲望的光射到無邊際的所得對象上。在一所得對象上系下了滿足的絲,立刻,另一所得對象又和你的欲望在傳情,在一切無邊際中,你的能力和年齡是有限止的。

幸福的憧憬從幾千年前掛下來,仍舊向無極的“以后”掛下去。幸福的憧憬將和人類進化線并行著。

幸福是夏夜的風,不會使人風涼到厭的。

中國人的戀愛,常在失戀后一個自殺,日本人的戀愛,常在頂熱戀的時候雙雙自殺,這是日本哲學的高一籌處。

(選自《給弟弟們的信》,開明書店1936年初版)

儲安平(1909~1966)中國新聞家。1909年7月生于江蘇宜興。1949年后,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專員、新華書店總店副總經理、出版總署發行局副局長等職。1957年任《光明日報》總編輯。同年,在反右派斗爭中被劃為右派分子。

《幸福》:世界上的人憧憬幸福,追求幸福,幸福是人們永遠不會過時的話題,因為時空的不同,不同的人對于幸福就會有不同的詮釋。而在作者看來,幸福的憧憬就像影子一樣,“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影子,這影子跟著他的主人跑,而且永遠占據在和他主人身體所占據下的那空間的另一空間。”其實幸福也很簡單,那些得不到的和已經失去的,其實就是幸福的憧憬目標。作者還提出了一系列與眾不同的觀點,知識和欲望是成正比例的,而知識與幸福是成反比例的。“大部分人希望以增加知識而增加他們的幸福,結果是一個不幸的相反。”因為知識是沒有邊際的,那么欲望也就是沒有邊際的,把滿足欲望作為衡量幸福的標準,幸福也就沒有了邊際。與其痛苦地追求沒有邊際的幸福,不如滿足于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周作人:故鄉的野菜

我的故鄉不止一個,凡我住過的地方都是故鄉。故鄉對于我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情分,只因釣于斯游于斯的關系,朝夕會面,遂成相識,正如鄉村里的鄰舍一樣,雖然不是親屬,別后有時也要想念到他。我在浙東住過十幾年,南京東京都住過六年,這都是我的故鄉,現在住在北京,于是北京就成了我的家鄉了。

日前我的妻往西單市場買菜回來,說起有薺菜在那里賣著,我便想起浙東的事來。薺菜是浙東人春天常吃的野菜,鄉間不必說,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園的人家都可以隨時采食,婦女小兒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籃”,蹲在地上搜尋,是一種有趣味的游戲的工作。那時小孩們唱道:“薺菜馬蘭頭,姊姊嫁在后門頭。”后來馬蘭頭有鄉人拿來進城售賣了,但薺菜還是一種野菜,須得自家去采。關于薺菜向來頗有風雅的傳說,不過這似乎以吳地為主。《西湖游覽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薺菜花。諺云:三春戴養花,桃李羞繁華。”顧祿的《清嘉錄》上亦說,“薺菜花俗呼野菜花,因諺有三月三螞蟻上灶山之語,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陘上,以厭蟲蟻。侵晨村童叫賣不絕。或婦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號眼亮花。”但浙東人卻不很理會這些事情,只是挑來做菜或炒年糕吃罷了。

黃花麥果通稱鼠曲草,系菊科植物,葉小微圓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黃色,簇生梢頭。春天采嫩葉,搗爛去汁,和粉作糕,稱黃花麥果糕。小孩們有歌贊美之云:

黃花麥果韌結結,

關得大門自要吃,

半塊拿弗出,一塊自要吃。

清明前后掃墓時,有些人家--大約是保存古風的人家--用黃花麥果作供,但不作餅狀,做成小顆如指頂大,或細條如小指,以五六個作一攢,名曰繭果,不知是什么意思,或因蠶上山時設祭,也用這種食品,故有是稱,亦未可知。自從十二三歲時外出不參與外祖家掃墓以后,不復見過繭果,近來住在北京,也不再見黃花麥果的影子了。日本稱作“御形”,與薺菜同為春天的七草之一,也采來做點心用,狀如艾餃,名曰“草餅”,春分前后多食之,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總是日本風味,不復是兒時的黃花麥果糕了。

掃墓時候所常吃的還有一種野菜,俗稱草紫,通稱紫云英。農人在收獲后,播種田內,用作肥料,是一種很被賤視的植物,但采取嫩莖滴食,味頗鮮美,似豌豆苗。花紫紅色,數十畝接連不斷,一片錦繡,如鋪著華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狀若蝴蝶,又如雞雛,尤為小孩所喜,間有白色的花,相傳可以治痢。很是珍重,但不易得。日本《俳句大辭典》云:“此草與蒲公英同是習見的東西,從幼年時代便已熟識。在女人里邊,不曾采過紫云英的人,恐未必有罷。”中國古來沒有花環,但紫云英的花球卻是小孩常玩的東西,這一層我還替那些小人們欣幸的。浙東掃墓用鼓吹,所以少年常隨了樂音去看“上墳船里的姣姣”;沒有錢的人家雖沒有鼓吹,但是船頭上篷窗下總露出些紫云英和杜鵑的花束,這也就是上墳船的確實的證據了。

十三年二月

(1924年2月作,選自《雨天的書》)

周作人(1885~1967)現代散文家、詩人、文學翻譯家,原名壽,字星杓,后改名奎緩,自號起孟、啟明(又作豈明)、知堂等,筆名仲密、藥堂、周遐壽等,浙江紹興人。魯迅二弟。主要著作有散文集《自己的園地》、《雨天的書》、《澤瀉集》、《談龍集》、《談虎集》、《永日集》、《看云集》、《夜讀抄》、《苦茶隨筆》、《風雨談》、《瓜豆集》、《秉燭談》、《苦口甘口》、《過去的工作》、《知堂文集》,詩集《過去的生命》,小說集《孤兒記》,論文集《藝術與生活》、《中國新文學的源流》,論著《歐洲文學史》,文學史料集《魯迅的故家》、《魯迅小說里的人物》、《魯迅的青年時代》,回憶錄《知堂回想錄》,另有多種譯作。

《故鄉的野菜》:周作人的散文風格平和沖淡,清雋而幽雅。“我的故鄉不止一個,凡我住過的地方都是故鄉。”似乎作者是一個適意灑脫的人。而妻子從菜市場買回來的薺菜卻讓作者打開了對于故鄉的記憶的閘門,浙東的風俗習慣,市井風情在作者的筆下娓娓道來,這細致入微的記憶其實正是作者對于故鄉的思念的最好體現。

葉圣陶:藕與莼菜

同朋友喝酒,嚼著薄片的雪藕,忽然懷念起故鄉來了。若在故鄉,每當新秋的早晨,門前經過許多鄉人:男的紫赤的胳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軀干高大且挺直,使人起康健的感覺;女的往往裹著白地青花的頭巾,雖然赤腳,卻穿短短的夏布裙,軀干固然不及男的那樣高,但是別有一種康健的美的風致;他們各挑著一副擔子,盛著鮮嫩的玉色的長節的藕。在產藕的池塘里,在城外曲曲彎彎的小河邊,他們把這些藕一再洗濯,所以這樣潔白。仿佛他們以為這是供人品味的珍品,這是清晨的畫境里的重要題材,倘若涂滿污泥,就把人家欣賞的渾凝之感打破了;這是一件罪過的事,他們不愿意擔在身上,故而先把它們洗濯得這樣潔白,才挑進城里來。他們要稍稍休息的時候,就把竹扁擔橫在地上,自己坐在上面,隨便揀擇擔里過嫩的“藕槍”或是較老的“藕樸”,大口地嚼著解渴。過路的人就站住了,紅衣衫的小姑娘揀一節,白頭發的老公公買兩支。清淡的甘美的滋味于是普遍于家家戶戶了。這樣情形差不多是平常的日課,直到葉落秋深的時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阳县| 台南县| 高淳县| 天峻县| 灵寿县| 五大连池市| 绿春县| 都兰县| 延长县| 普安县| 米易县| 高州市| 章丘市| 保亭| 织金县| 邓州市| 门头沟区| 新和县| 略阳县| 菏泽市| 石河子市| 旬阳县| 逊克县| 天津市| 常宁市| 蒲城县| 翁牛特旗| 彭山县| 淳化县| 巴楚县| 青州市| 沐川县| 剑阁县| 凤山市| 杭锦旗| 禹州市| 思茅市| 彰化县| 陈巴尔虎旗| 封开县| 安丘市|